【路不拾遺】相關人物
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路不拾遺】涵義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路不拾遺】出處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國無盜賊,道不拾遺。”
【路不拾遺】辨析
【路不拾遺】讀音:lù bù shí yí
【路不拾遺】近義詞:夜不閉戶、路無拾遺
【路不拾遺】反義詞:渾水摸魚、巧取豪奪
【路不拾遺】用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路不拾遺】造句
1、中文課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遺"這個成語引申一下。
2、這個地方的社會風氣很好,人人路不拾遺,家家夜不閉戶。
3、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正是社會治安良好的最佳寫照。
4、爹爹常說,華下天府是文化禮義之邦,王道教化,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仁義和愛。
5、如果再有十年,一切風調雨順的話,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不再是傳說,中原大地將成為真正的世間桃源,人間樂土。
6、這個小鎮的治安還算良好,居民雖然不能夜不閉戶,最少大家路不拾遺。
7、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並非只是一種奢望。
8、當今世界,哪個國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9、就當前世道人心而言,能夠做到路不拾遺的君子,恐怕為數不多。
10、你可知,我夢有個路不拾遺的大同社會;我祈盼天下為公,講信修睦外戶而不閉。
【路不拾遺】成語典故:
秦孝公任用商鞅為重臣,聽從他的建議,制定新法,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舊法,實行改革。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商鞅變法”。商鞅堅決主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麼人,只要對國家有貢獻,就應該予以獎勵。他廢除貴族世襲制度,按軍功的大小分封不同的爵位等級。他鼓勵耕織,發展農業生產,興修水利,規定生產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由於商鞅積極推行變法,秦國的老百姓生產積極性提高了,軍隊紀律嚴明,士兵們都願意去打仗。老百姓的生活逐漸富裕。社會秩序安定,民風也變得淳樸起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意思就是說人們晚上睡覺都不用關門窗,在路上丟了東西也不用擔心被別人撿走。秦國一天天強大起來,各諸侯國都開始畏懼它的國力。
【路不拾遺】成語接龍:
路不拾遺→遺臭萬年→年穀不登→登界遊方→方便之門→門禁森嚴→嚴於律己→己溺己飢→飢鷹餓虎→虎口拔牙→牙白口清→清宮除道→道殣相屬→屬垣有耳→耳聽心受→受制於人→人神同嫉→嫉閒妒能→能言快語→語笑喧譁→嘩世取名→名同實異→異寶奇珍→珍饈美饌→饌玉炊珠→珠璧交輝→輝光日新→新益求新→新愁舊恨→恨海難填→填街塞巷→巷議街談→談議風生→生張熟魏→魏紫姚黃→黃天焦日→日省月修→修辭立誠→誠惶誠恐→恐後無憑→憑軾旁觀→觀往知來→來回來去→去粗取精→精神煥發→發憤自厲→厲精更始→始終不易→易子而食→食不糊口→口不擇言→言談林藪→藪中荊曲→曲意承迎→迎來送往→往返徒勞→勞思逸淫→淫言詖行→行遠自邇→邇安遠至→至聖至明→明若觀火→火燒火燎→燎髮摧枯→枯木再生→生老病死→死骨更肉→肉飛眉舞→舞文玩法→法海無邊→邊塵不驚→驚心吊魄→魄消魂散→散傷丑害→害群之馬→馬捉老鼠→鼠竄狼奔→奔走如市→市井小人→人心喪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