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29|回复: 2

[成语典故] 易如反掌

[复制链接]
买椟还珠 发表于 2016-9-26 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如反掌》相关人物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或字子舆,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易如反掌》涵义

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易如反掌》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又,“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易如反掌》辨析

《易如反掌》读音:yì rú fǎn zhǎng

《易如反掌》近义词:十拿九稳、稳操胜算、轻而易举、瓮中捉鳖、唾手可得、垂手可得、一挥而就、信手拈来、易如拾芥

《易如反掌》反义词:谈何容易、难于登天、挟山超海、来之不易

《易如反掌歇后语》:如来佛捉孙悟空

《易如反掌》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易如反掌》造句

1、你精通德文,要把这段文字译成汉语,那当然是易如反掌的事啰!

2、我叔叔是个船长,要我介绍你去做海员,真是易如反掌的事。

3、他可是举重冠军,抬个柜子简直易如反掌

4、它同样使基于状态的应用和业务流程驱动的应用的开发易如反掌

5、你放心,这点小事,对我来说简直像探囊取物,易如反掌

6、你不要以为作现代诗是易如反掌的事,它也有一些要求的。

7、我这么聪明出个监狱还不是简简单单易如反掌的事情!

8、对他来说,学会像狼一样厮杀易如反掌,因为这是与他血脉相通的本性。

9、对人类来说这只是很小的一个数字,但是对于现代的计时技术,测量如此小的数字是易如反掌的。

10、记得在彩票登记处时,我还得开动自己的大脑去算中奖率,而如今,计算机就可以把一切都搞定,而且,看起来易如反掌

《易如反掌》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主张推行“仁政”、“王道”,他的弟子公孙丑问他到齐国去能否像管仲、晏婴一样有所作为。孟子很不高兴,说:“管仲辅佐齐桓公,晏婴辅佐齐景公,是因为齐国地广人多,推行王道统一天下就像翻转手掌那样容易。

《易如反掌》成语接龙:

易如反掌→掌上明珠→珠联璧合→合二为一→一手托天→天夺其魄→魄散魂消→消极怠工→工力悉敌→敌不可纵→纵横捭阖→阖门百口→口呆目钝→钝学累功→功成弗居→居安资深→深山穷林→林下风致→致远任重→重熙累绩→绩学之士→士死知己→己饥己溺→溺心灭质→质非文是→是非口舌→舌挢不下→下落不明→明堂正道→道貌岸然→然糠自照→照功行赏→赏不当功→功德圆满→满腹狐疑→疑行无成→成败论人→人多手杂→杂乱无章→章甫荐履→履舄交错→错落不齐→齐心并力→力争上游→游谈无根→根深蒂结→结发夫妻→妻梅子鹤→鹤长凫短→短刀直入→入死出生→生桑之梦→梦笔生花→花说柳说→说短论长→长街短巷→巷尾街头→头上著头→头上安头→头上着头→头焦额烂→烂熳天真→真才实学→学疏才浅→浅尝辄止→止暴禁非→非分之想→想望丰采→采及葑菲→菲食薄衣→衣狐坐熊→熊经鸟曳→曳兵之计→计无复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错→错彩镂金→金尽裘敝→敝绨恶粟→粟陈贯朽

济世 发表于 2025-3-31 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释"易如反掌"之典要》

"易如反掌"一典,实肇端于战国儒家亚圣孟子。《公孙丑上》篇以"反手""运掌"为喻,言王道之易行,犹翻掌运物之轻捷。孟子所谓"以齐王,由反手也",乃谓以齐国之力行王道,其易若反手;至若商王武丁之治天下,亦"犹运之掌也"。此二喻皆以手掌翻覆之简易,喻指事功之可速成,其修辞之精妙,已开后世成语之先河。

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更将"易如反掌"与"危于累卵"对举,形成强烈反差。其文曰:"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不仅完善了成语结构,更赋予其"转危为安"的深层意蕴。考其语法,此语属偏正式结构,可作谓语、定语、状语,如"译事于通德文者易如反掌",即显其状谓功能。

至其近义,若"十拿九稳""唾手可得"等,皆言事之必成;而反义如"难于登天",则极言其艰。歇后语"如来佛捉孙悟空",更以禅宗公案之趣,申明绝对掌控之意。然需辨明:此语所喻之"易",当建立于充分条件之上,若孟子所言必以"齐国之力"为前提,非谓凡事皆可轻忽为之。今人用此语时,当思孟轲立言之本旨,方不失其真义。
今日平说 发表于 2025-4-14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易如反掌"的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易如反掌"这一成语肇端于《孟子·公孙丑上》,其"以齐王,由反手也"的表述,展现了孟子对王道政治的高度自信。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此处并非单纯强调技术层面的简易性,而是通过"反掌"这一身体隐喻,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哲学体系。从训诂学角度考察,"反"字在甲骨文中作"又"形,本义为手掌翻转,后引申为事物的对立转化,这与《周易》"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思维一脉相承。

在孟子思想体系中,"易如反掌"蕴含着三层哲学维度:其一为道德实践的必然性,认为推行仁政如同手掌翻转般符合自然规律;其二为政治效能的确定性,将王道政治的成效比作掌中运物;其三为主体能力的超越性,暗含"万物皆备于我"的心性论主张。这种思维模式与《中庸》"治国其如示诸掌乎"的表述形成互文,共同构建了儒家"内圣外王"的理论范式。

汉代枚乘在《上书谏吴王》中对此成语的化用,则实现了从政治哲学向劝谏艺术的转化。他将"易如反掌"与"危于累卵"对举,通过空间意象的强烈对比,形成极具张力的修辞效果。这种二元对立的表达方式,恰与《易经》"阴阳相推"的变易哲学暗合,展现出汉语成语特有的辩证思维特征。

当代语境中,"易如反掌"的语义场已从政治领域扩展到日常生活。但需警惕的是,技术理性主导下的"易如反掌"认知,往往消解了孟子原典中的道德内涵。当现代人说"编程易如反掌"或"炒股易如反掌"时,其背后是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僭越。这提醒我们,在运用传统成语时,应当保持对其本真意义的敬畏。

该成语的接龙游戏"掌上明珠→珠联璧合"等,实则暗含中国文化"以象尽意"的思维传统。每个衔接词语都构成新的意象组合,这种语言游戏本身,正是对"易如反掌"所代表的中国式智慧的最佳诠释——在看似简单的语言形式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密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