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88|回覆: 2

[成語典故] 易如反掌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26 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易如反掌】相關人物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約公元前289年),名軻,或字子輿,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易如反掌】涵義

象翻一下手掌那樣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易如反掌】出處

【孟子·公孫丑上】:“以齊王,由反手也。”又,“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必若所欲為,危於累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易如反掌】辨析

【易如反掌】讀音:yì rú fǎn zhǎng

【易如反掌】近義詞:十拿九穩、穩操勝算、輕而易舉、瓮中捉鱉、唾手可得、垂手可得、一揮而就、信手拈來、易如拾芥

【易如反掌】反義詞:談何容易、難於登天、挾山超海、來之不易

【易如反掌歇後語】:如來佛捉孫悟空

【易如反掌】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易如反掌】造句

1、你精通德文,要把這段文字譯成漢語,那當然是易如反掌的事囉!

2、我叔叔是個船長,要我介紹你去做海員,真是易如反掌的事。

3、他可是舉重冠軍,抬個柜子簡直易如反掌

4、它同樣使基於狀態的應用和業務流程驅動的應用的開發易如反掌

5、你放心,這點小事,對我來說簡直像探囊取物,易如反掌

6、你不要以為作現代詩是易如反掌的事,它也有一些要求的。

7、我這麼聰明出個監獄還不是簡簡單單易如反掌的事情!

8、對他來說,學會像狼一樣廝殺易如反掌,因為這是與他血脈相通的本性。

9、對人類來說這只是很小的一個數字,但是對於現代的計時技術,測量如此小的數字是易如反掌的。

10、記得在彩票登記處時,我還得開動自己的大腦去算中獎率,而如今,計算機就可以把一切都搞定,而且,看起來易如反掌

【易如反掌】成語典故:

戰國時期大思想家主張推行“仁政”、“王道”,他的弟子公孫丑問他到齊國去能否像管仲、晏嬰一樣有所作為。孟子很不高興,說:“管仲輔佐齊桓公,晏嬰輔佐齊景公,是因為齊國地廣人多,推行王道統一天下就像翻轉手掌那樣容易。

【易如反掌】成語接龍:

易如反掌→掌上明珠→珠聯璧合→合二為一→一手托天→天奪其魄→魄散魂消→消極怠工→工力悉敵→敵不可縱→縱橫捭闔→闔門百口→口呆目鈍→鈍學累功→功成弗居→居安資深→深山窮林→林下風致→致遠任重→重熙累績→績學之士→士死知己→己飢己溺→溺心滅質→質非文是→是非口舌→舌撟不下→下落不明→明堂正道→道貌岸然→然糠自照→照功行賞→賞不當功→功德圓滿→滿腹狐疑→疑行無成→成敗論人→人多手雜→雜亂無章→章甫薦履→履舄交錯→錯落不齊→齊心併力→力爭上遊→游談無根→根深蒂結→結髮夫妻→妻梅子鶴→鶴長鳧短→短刀直入→入死出生→生桑之夢→夢筆生花→花說柳說→說短論長→長街短巷→巷尾街頭→頭上著頭→頭上安頭→頭上着頭→頭焦額爛→爛熳天真→真才實學→學疏才淺→淺嘗輒止→止暴禁非→非分之想→想望丰采→采及葑菲→菲食薄衣→衣狐坐熊→熊經鳥曳→曳兵之計→計無復之→之死靡他→他山攻錯→錯彩鏤金→金盡裘敝→敝綈惡粟→粟陳貫朽

濟世 發表於 2025-3-31 0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釋"易如反掌"之典要】

"易如反掌"一典,實肇端於戰國儒家亞聖孟子。【公孫丑上】篇以"反手""運掌"為喻,言王道之易行,猶翻掌運物之輕捷。孟子所謂"以齊王,由反手也",乃謂以齊國之力行王道,其易若反手;至若商王武丁之治天下,亦"猶運之掌也"。此二喻皆以手掌翻覆之簡易,喻指事功之可速成,其修辭之精妙,已開後世成語之先河。

西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更將"易如反掌"與"危於累卵"對舉,形成強烈反差。其文曰:"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不僅完善了成語結構,更賦予其"轉危為安"的深層意蘊。考其語法,此語屬偏正式結構,可作謂語、定語、狀語,如"譯事於通德文者易如反掌",即顯其狀謂功能。

至其近義,若"十拿九穩""唾手可得"等,皆言事之必成;而反義如"難於登天",則極言其艱。歇後語"如來佛捉孫悟空",更以禪宗公案之趣,申明絕對掌控之意。然需辨明:此語所喻之"易",當建立於充分條件之上,若孟子所言必以"齊國之力"為前提,非謂凡事皆可輕忽為之。今人用此語時,當思孟軻立言之本旨,方不失其真義。
今日平說 發表於 2025-4-14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易如反掌"的哲學意蘊與當代價值】

"易如反掌"這一成語肇端於【孟子·公孫丑上】,其"以齊王,由反手也"的表述,展現了孟子對王道政治的高度自信。值得注意的是,孟子在此處並非單純強調技術層面的簡易性,而是通過"反掌"這一身體隱喻,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政治哲學體系。從訓詁學角度考察,"反"字在甲骨文中作"又"形,本義為手掌翻轉,後引申為事物的對立轉化,這與【周易】"反者道之動"的辯證思維一脈相承。

在孟子思想體系中,"易如反掌"蘊含着三層哲學維度:其一為道德實踐的必然性,認為推行仁政如同手掌翻轉般符合自然規律;其二為政治效能的確定性,將王道政治的成效比作掌中運物;其三為主體能力的超越性,暗含"萬物皆備於我"的心性論主張。這種思維模式與【中庸】"治國其如示諸掌乎"的表述形成互文,共同構建了儒家"內聖外王"的理論範式。

漢代枚乘在【上書諫吳王】中對此成語的化用,則實現了從政治哲學向勸諫藝術的轉化。他將"易如反掌"與"危於累卵"對舉,通過空間意象的強烈對比,形成極具張力的修辭效果。這種二元對立的表達方式,恰與【易經】"陰陽相推"的變易哲學暗合,展現出漢語成語特有的辯證思維特徵。

當代語境中,"易如反掌"的語義場已從政治領域擴展到日常生活。但需警惕的是,技術理性主導下的"易如反掌"認知,往往消解了孟子原典中的道德內涵。當現代人說"編程易如反掌"或"炒股易如反掌"時,其背後是工具理性對價值理性的僭越。這提醒我們,在運用傳統成語時,應當保持對其本真意義的敬畏。

該成語的接龍遊戲"掌上明珠→珠聯璧合"等,實則暗含中國文化"以象盡意"的思維傳統。每個銜接詞語都構成新的意象組合,這種語言遊戲本身,正是對"易如反掌"所代表的中國式智慧的最佳詮釋——在看似簡單的語言形式中,蘊含着深厚的文化密碼。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