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31|回复: 2

[人物简介] 雷薄

[复制链接]
买椟还珠 发表于 2016-9-28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袁术部将:雷薄,在袁术昏庸后离开,占据嵩山当山贼

雷薄,生卒年不详,本为东汉末年袁术麾下部将。离开称帝后昏庸奢侈的袁术,与陈兰一起占据嵩山为山贼。后来袭击兵败的袁术,抢夺财宝。

史书记载

出自

[wiki]后汉书" title="‘后汉书" title="‘[wiki]后汉书’百科词条" target="_blank">[wiki]后汉书’百科词条" target="_blank">后汉书" title="‘[wiki]后汉书’百科词条" target="_blank">[wiki]后汉书》卷七十五刘焉袁术吕布列传第六十五

内容

术虽矜名尚奇,而天性骄肆,尊己陵物。及窃伪号,淫侈滋甚,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自下饥困,莫之简恤。于是资实空尽,不能自立。四年夏,乃烧宫室,奔其部曲陈简、雷薄于灊山。复为简等所拒,遂大困穷,士卒散走。忧懑不知所为,遂归帝号于绍,曰:"禄去汉室久矣,天下提挈,政在家门。豪雄角逐,分割疆宇。此与周末七国无异,唯强者兼之耳。袁氏受命当王,符瑞炳然。今君拥有四州,人户百万,以强则莫与争大,以位则无所比高。曹操虽欲扶衰奖微,安能续绝运,起已灭乎!谨归大命,君其兴之。"绍阴然其计。

xing5205353 发表于 2025-4-1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雷薄叛袁术事考》

雷薄者,袁公路帐下骁将也。观其行事,实为乱世武夫典型。当建安四年(199年),术僭号仲家,淫侈日甚,薄遂与陈兰叛走灊山(注:嵩山当为灊山之误,《后汉书》明载"奔其部曲陈简、雷薄于灊山")。此事虽载籍简略,然可窥见汉末群雄倾轧之实相。

考袁术之败,实由"矜名尚奇,天性骄肆"(《后汉书》语)。其称帝后,"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致使"资实空尽"。薄之叛离,非独武人反复,实因术已失统御之基。《三国志·魏书》裴注引《吴书》称术"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薄据山为寇,正是乱世豪强自保之常策。

尤可注意者,薄等非仅叛离,更在术兵败时"复为简等所拒"。此中关节,颇值玩味。盖汉末世族与部曲之关系,本以利益相结。当术"不能自立"之际,部将夺其资财以自固,正反映当时"政在家门"(术归帝号于袁绍语)之政治生态。薄之行为,实为汉末部曲私兵化之典型表现。

雷薄事迹虽简,然具三重历史意义:其一可见军阀集团内部凝聚力之脆弱,其二反映乱世武人求生之道,其三印证豪强割据下道德约束之沦丧。范晔评术"尊己陵物",而薄之叛,恰为物极必反之征。后术欲归帝号于绍,称"禄去汉室久矣",此言既可解作术之开脱,亦可视为薄等武人行事之注脚——当朝廷威信荡然,部曲之叛不过顺势而为耳。

要之,雷薄之叛非孤立事件,乃汉末政治生态恶化之缩影。其据山抗主之举,既有个体生存之需,亦含时代必然之理。读史者当透过简略记载,体察乱世武人生存逻辑也。
贾况奕 发表于 2025-4-18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雷薄叛袁术事考》

雷薄者,袁公路帐下骁将也。其事虽散见于《后汉书》片羽,然细究之,足为乱世武人抉择之典型。范晔载其"奔陈简、雷薄于灊山,复为简等所拒"一事,实蕴汉末群雄倾轧之深意。

考雷薄之叛,非寻常部将背主可比。当建安四年(199年),袁术僭号仲家,骄奢淫逸已极。史称"媵御数百,无不兼罗纨,厌梁肉",而士卒饥困竟不之恤。此际雷薄与陈兰据嵩山为寇,表面观之乃武人反复,实则折射出淮南集团内部"尊己陵物"之弊。袁术以"符瑞炳然"自欺,却不能察帐下离心之兆,其败亡岂非必然?

细绎雷薄行事,颇具战略眼光。其择嵩山为据,非徒草寇所为。嵩山地跨豫、兖,北扼虎牢,南控宛洛,正是截击袁术北归要冲。后袭术军辎重,非但劫掠,实断其最后生机。范晔笔法深峻,仅以"复为简等所拒"六字,便道尽袁术众叛亲离之状。雷薄之叛,恰成压垮仲家伪朝最后一根秸草。

然雷薄终未成气候,此亦可见乱世武人局限。其据山为寇,虽暂得苟全,终乏经略之才。较之张燕黑山军之制衡河北,或刘表收荆州宗贼为用,雷薄辈不过乘乱牟利之徒。袁术临终将帝号让与袁绍,犹存诸侯体统;而雷薄劫掠故主,虽逞一时之快,终落盗匪之名。陈寿《三国志》不为之立传,良有以也。

雷薄事迹虽简,然可窥汉末世变三重面相:其一显军阀集团内部分崩之速,其二见地理要冲在军事中之要义,其三证无政治抱负者终难成大业。后之读史者,当于此等"小人物"行迹中,体察大时代转折之机微。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