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紅怎樣給中學生講好『陰謀飯局』鴻門宴?
(一)
飯局或酒宴,乃中國式社交的基本方式。不知這種傳統積澱多有深,至少可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漢代。【鴻門宴】,就是國人盡知的一個特別飯局。
作為飯局,其魅力不在其飯,乃歸其局。因此,鴻門宴到底是中餐還是晚宴,是吃牛排還是羊肉,是喝一壇還是三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局之中看得見一場政治與軍事鬥爭中的風起雲湧,看得見那種命懸一線的刀光劍影,整個故事充滿了鬥智鬥勇的心靈張力。
聚散有時的我們,此生到底經歷過多少飯局?都是呼啦啦地來,嘩啦啦地散。有哪一餐可以留存世間?我輩之俗世宴飲,不過是在呼朋引類,以口舌之虞去留住生命的歡娛和憶念。
【鴻門宴】則不一樣。那個叫漢代的王朝,早已埋入地下,成了文獻里的鈎沉、文物里的考證,然而,在一代史學宗師司馬遷的文字裡,這一個經典的中國飯局獲得了永生,文字存留了在場人物的衣衫、形貌、話語、聲音、表情與動態,連同那吃食的溫熱氣息,賓主雙方風平浪靜的禮儀與暗流涌動的殺氣。
古往今來,歷史總在以不同的方式流傳,也以不同的方式書寫。同樣一段歷史,可能有民間說唱,有傳說,有歌詠。因為文學,因為藝術化的現場感,因為種種熱氣騰騰和活色生香,歷史才顯出了自己的溫度與質感。可以說,歷史的真相只有一個,歷史的書寫卻異若宵壤。
曾經受過宮刑之辱的一代史官司馬遷,他的經典意義和歷史貢獻會在哪裡呢?除了他臧否人物的標準、秉筆直書的膽識與打撈歷史的深廣之外,還有一點許是其他史官與史書所無以望其項背的。那就是他的文學修為,是他那種語語遞真情、字字立紙上的文學功夫。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史記】堪稱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離騷者,文學之謂也。如果說杜甫的詩史兼具文學與歷史之美,那麼,司馬遷的【史記】也兼具文學與歷史之韻。
(二)
【鴻門宴】是高中【語文】教材里的經典名篇。今天,一個高中生不可能不了解楚漢之爭的歷史,也不可能不知道劉邦與項羽,對於鴻門宴的故事情節,也不會太陌生。我們可以自問的是,面對這樣的名篇,語文課的教學起點到底在哪裡,學生能力與素養的生長點到底在哪裡呢?
文言與白話,前者為漢語之源,後者乃漢語之流。今人閱讀古籍,語言之阻礙正如時空之轉換。然而,古今之譯遠非中英對譯,即使在白話語境中,我們的血脈里依然不乏文言的基因。每一個中國人的生命里,依然天生保留着那種接納古漢語、古音韻的遺傳密碼。就是說,我們很容易就獲得一種關於文言和韻語的語言感受力。
像【鴻門宴】這樣的經典,閱讀的時候,似乎存在太多的文言實詞與虛詞,包括詞類活用、特殊句式、古今異義等。高考及各種考試,往往駐足於文字的識記與理解,讓這樣那樣的知識點以考點的名義,化作課堂細讀的功利型牽引。
由是,我們不難看到如此普遍的教學情景:教師一句句串講,學生一字字記錄,輔以學生的讀、講、議、練。板書在黑板上的,大多是些孤立的字、詞、句。文言的篇幅越長,教學的課時也越多。這樣的教學,或許會在解答語文試題的過程中顯出相應的效果。但是,從本質來說,這樣的文言教學,就像旅遊一樣,顧及了一條小巷,而忽略了整個城鎮;顧及了一條小路,而忽略了整個村莊。
一句話,我們看見了文言,去忽略了文學。
然而,真正打動人心的,恰恰又是文學,又是那種氣韻生動的的文學之美。
黃耀紅怎樣給中學生講好『陰謀飯局』鴻門宴?
(三)
那麼,如何不讓文學之美流失於細碎的文言對譯之中呢?
像【鴻門宴】這樣的文本,傳統的分析框架無外乎情節梳理、人物分析、主題歸納、特色總結之類。這是一種文學鑑賞的知性框架,如同普適的分析工具一般。這樣的框架與工具,很可能定型與固化為支離的結論。
倘若文學課堂為追求結論而來,它便不再具有文學理解的可能性與發散性,而教學過程成了一種由論據到論點的線性歸納過程。實踐表明:當此種工具思維凌駕於文學文本之上,文學的活性力便死於這種知性解讀的途中。
文學理解的過程,本質是什麼?它就是經由文學的一種生命同情。就文字來說,學生憑藉【鴻門宴】課後那麼多細密的注釋,未必就不能讀通課文的大意。這就意味着,如果教師僅僅停留於文言的字義解讀、句子翻譯,那麼,一個語文教師的存在價值,也僅僅相當於功能有限的古漢語字典。
課文,作為一個教學文本,我們是不是有必要為學生指點相應的鑑賞門徑,讓學生真正走近、並擁抱【鴻門宴】這樣的文史經典呢?我以為,越是經典,越是藏着豐富的語感培養的生長點與文學喚醒的生長力。
【鴻門宴】全文不到兩千字,它寫的是一個歷史的切面,可是,我們讀起來的時候,它哪裡又像是一頁沉悶的史書?
在這裡,人物個性殊異,又無不栩栩如生。整個文本,既有歷史散文的厚重,又有小說的驚艷,還有戲劇的緊張。若從文字的細部去管窺,無處不是人心、人情、與人性,無處不是文字的妙着與文學的妙用。
整篇文字幾由人物對話構成。如果用心體會,很多時候,只要一個詞語,就能打開人物的整個內心。
沛公與項羽,是故事的兩個主角吧。這二人的不同的性情,對比起來看,就別具深意。
你看,項王聽說沛公欲王關中的傳信之後,他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呢?大怒。他甚至連反問與調查都沒有,聽完就大怒。再看看,當沛公聽張良說起項王將以進攻的軍事行動之後,沛公的反應又是怎樣的呢?大驚。那我們可以從這個入口來討論:
按當時的情勢,項王到底有沒有大怒的理由?他有沒有大怒的實力?沛公大驚,他所驚的是什麼?
問題驅動之下,學生有可能沒着具體的字句,進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
再細讀,我們又發現,說沛公入關之後的表現,前後說了好幾次,找找看,究竟分別是誰在說?同樣一件事,其說法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黃耀紅怎樣給中學生講好『陰謀飯局』鴻門宴?
一是曹無傷說項王。
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
王者,稱王。此為通風報信之言。
二是范增說項王。
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
三是鯫生說沛公。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四是沛公說項伯。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五是項伯說項王。
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
六是樊噲對項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學生可以找到並朗讀這些句子,一方面順勢可以理解相應的文言字句,更可以組織討論:為什麼要反反覆覆說同樣一件事?
在上述人物的言說中,你喜歡其中的哪一個?你覺得他的智慧表現在哪裡?
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參與到文本之中,而不再是順着文本的結構與秩序,亦步亦趨地理解與接受。
從文言裡跳出來,進到文本的整體觀照,這就要教師對於文本進行重構,更需要一種居高總攬的問題意識與設計思維,讓學生入乎其內,再出乎其外。
如果是我來教此文,可能會想到類似這樣一系列課堂的探究性問題。
比如講人物,我們可否一組一組地展開對比。
黃耀紅怎樣給中學生講好『陰謀飯局』鴻門宴?
張良與范增。
張良是沛公的謀士,而范增是項王的謀士,同樣作為謀士,他們的共同點在哪裡,不同點又在哪裡?
你注意到沛公說話的特點嗎?他老喜歡說,為之奈何?這是他沒有主見的表現嗎?為什麼?
樊噲是鴻門宴里刻畫得極其生動的人物,請從人物的言行細節來說說他的性格?項莊也是武士,也出場了,為什麼他的形象不及樊噲這樣鮮明?
又比如講情節。我們也可以找到支點來撬動過程。
請畫出那天宴席的坐次,你能從這種座將安排里發現什麼秘密嗎?
文中有幾個姓項的,項王不必說,還有項伯與項莊,為什麼張良讓沛公找項伯,又為什麼鴻門宴過程來找來的是項莊?這是偶然與隨意安排的嗎?
鴻門宴的氣氛是逐漸緊張的,充滿了殺氣,請舉出具體的句子,看看這種殺氣是怎麼加重的?
再比如說對文字的理解。
有一個成語叫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哪些地方體現出意在沛公?
讀過全文,這裡面有不少問句,可是,有很多種不同的問法,一起來歸納一下,看有多少種。如:為之奈何?君安與項伯有故?孰與君少長?豈敢反乎!今日之事何如?客為者何?能復飲乎?大王來何操?
當然最後還需要那種上下左右的貫通性問題。
結合當時的形勢,怎麼理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僅僅只是軍事力量的對比嗎?
這個故事裡,反覆用到了比照刻畫的方式,請找相應的一個例子細說。
PPT呈現不同的課文人物頭像後,如果要你也飾演其中一個角色,你會選擇哪一個來演,為什麼選他?
【鴻門宴】是文學性很強的文言文。我思考的問題是,文本的價值,不只是閱讀。一旦它進入到教學的情境之中,它就意味着語文教師要以其專業的修為來將文章重構為一個與課堂相適切的教學文本。
這個文本,永遠是向着學生開放的。它等待着學生來參與、來體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