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61|回复: 1

[人物简介] 顾劭

[复制链接]
买椟还珠 发表于 2016-10-7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吴五君之一:顾邵,其有识人之才,少时便与陆绩齐名

顾劭(?-217)字孝则,三国时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出身于江东名门大族“顾陆朱张”中的顾家,为顾雍长子,顾承、顾谭之父。少年时与舅父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周瑜病死之后去吊丧时,被庞统评价为“驽牛能负重致远”。二十七岁的时候拜为豫章太守,孙权许以孙策之女。顾劭有知人之能,提拔的平民张秉、殷礼后来都当了太守,吴粲升到太子少傅,而丁谞官至典军中郎。在任五年后逝世,爵位由顾谭继承。

相关史料

顾劭,字孝则,博览书传,好乐人伦。少与舅陆绩齐名,而陆逊、张敦、卜静等皆亚焉。自州郡庶几及四方人士,往来相见,或言议而去,或结厚而别,风声流闻,远近称之。权妻以策女。年二十七,起家为豫章太守。下车祀先贤徐孺子之墓,优待其后;禁其淫祀非礼之祭者。小吏资质佳者,辄令就学,择其先进,擢置右职,举善以教,风化大行。初,钱唐丁谞出于役伍,阳羡张秉生于庶民,乌程吴粲、云阳殷礼起乎微贱,劭皆拔而友之,为立声誉。秉遭大丧,亲为制服结绖。劭当之豫章,发在近路,值秉疾病,时送者百数,劭辞宾客曰:“张仲节有疾,苦不能来别,恨不见之,暂还与诀,诸君少时相待。”其留心下士,惟善所在,皆此类也。谞至典军中郎,秉云阳太守,礼零陵太守,粲太子少傅。世以劭为知人。在郡五年,卒官,子谭、承云。

张曼玉哦 发表于 2025-4-1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顾劭之知人雅量与江东士风》

顾劭其人,实为汉魏之际江东士族文化之典范。其"好乐人伦"之特质,非止于寻常品藻人物,实乃承继东汉清议传统而开东吴名理之先声。观其"少与舅陆绩齐名"一事,当置于汉末吴会地区"顾陆朱张"四姓竞秀的语境中理解。陆绩以《周易》象数之学显名,而顾劭所长则在人物鉴识,二者并称正可见当时江东士族学术之多元格局。

其知人之明尤具制度意义。所拔擢之丁谞、张秉、吴粲、殷礼四人,或出役伍,或起微贱,然皆得位列二千石。此等举措,突破了汉代察举制重门第的积弊,与曹操"唯才是举"令遥相呼应,却比曹氏政策早十余年。值得注意的是,顾劭对张秉"亲为制服结绖"之举,非仅私谊,实为重塑士庶交往范式的重要实践,此即《三国志》特书"其留心下士,惟善所在"的深意所在。

任豫章太守期间的施政尤见其文化抱负。下车即祀徐孺子墓,此非简单崇古,乃刻意以东汉名士风范教化南土。其"禁淫祀"与"令小吏就学"二事,前者承王肃正祀之统,后者开东吴官学之渐。这种将中原礼制与江东实际相结合的治理方式,正是后来陆逊、诸葛恪等治国方略的先导。

庞统"驽牛负重"之评,需作新解。时人常视此为贬语,然考顾劭二十七岁即领大郡,五年间政教斐然,恰证明其稳健持重的特质正合守成之需。孙权以孙策女妻之,实有借重顾氏门望以固孙氏政权之意,而顾劭能在保持士族独立性的同时效忠孙吴,这种平衡艺术正是其政治智慧的体现。

顾劭早逝诚为江东文教之失,然其子顾谭、顾承皆显于朝,顾氏一脉终成东吴士族领袖。要言之,顾劭其人其事,实为理解三国时期江东文化自觉与政治转型的关键个案,其融合中原传统与江南特色的尝试,对六朝士族文化之形成具有奠基意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