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62|回覆: 1

[人物簡介] 顧劭

[複製連結]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10-7 12: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東吳五君之一:顧邵,其有識人之才,少時便與陸績齊名

顧劭(?-217)字孝則,三國時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市)人。出身於江東名門大族“顧陸朱張”中的顧家,爲顧雍長子,顧承、顧譚之父。少年時與舅父陸績齊名,勝過陸遜、張敦、卜靜等人。周瑜病死之後去弔喪時,被龐統評價爲“駑牛能負重致遠”。二十七歲的時候拜爲豫章太守,孫權許以孫策之女。顧劭有知人之能,提拔的平民張秉、殷禮後來都當了太守,吳粲升到太子少傅,而丁諝官至典軍中郎。在任五年後逝世,爵位由顧譚繼承。

相關史料

顧劭,字孝則,博覽書傳,好樂人倫。少與舅陸績齊名,而陸遜、張敦、卜靜等皆亞焉。自州郡庶幾及四方人士,往來相見,或言議而去,或結厚而別,風聲流聞,遠近稱之。權妻以策女。年二十七,起家爲豫章太守。下車祀先賢徐孺子之墓,優待其後;禁其淫祀非禮之祭者。小吏資質佳者,輒令就學,擇其先進,擢置右職,舉善以教,風化大行。初,錢唐丁諝出於役伍,陽羨張秉生於庶民,烏程吳粲、雲陽殷禮起乎微賤,劭皆拔而友之,爲立聲譽。秉遭大喪,親爲制服結絰。劭當之豫章,發在近路,值秉疾病,時送者百數,劭辭賓客曰:“張仲節有疾,苦不能來別,恨不見之,暫還與訣,諸君少時相待。”其留心下士,惟善所在,皆此類也。諝至典軍中郎,秉雲陽太守,禮零陵太守,粲太子少傅。世以劭爲知人。在郡五年,卒官,子譚、承雲。

張曼玉哦 發表於 2025-4-13 21: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顧劭之知人雅量與江東士風】

顧劭其人,實爲漢魏之際江東士族文化之典範。其"好樂人倫"之特質,非止於尋常品藻人物,實乃承繼東漢清議傳統而開東吳名理之先聲。觀其"少與舅陸績齊名"一事,當置於漢末吳會地區"顧陸朱張"四姓競秀的語境中理解。陸績以【周易】象數之學顯名,而顧劭所長則在人物鑑識,二者並稱正可見當時江東士族學術之多元格局。

其知人之明尤具制度意義。所拔擢之丁諝、張秉、吳粲、殷禮四人,或出役伍,或起微賤,然皆得位列二千石。此等舉措,突破了漢代察舉制重門第的積弊,與曹操"唯才是舉"令遙相呼應,卻比曹氏政策早十餘年。值得注意的是,顧劭對張秉"親爲制服結絰"之舉,非僅私誼,實爲重塑士庶交往範式的重要實踐,此即【三國志】特書"其留心下士,惟善所在"的深意所在。

任豫章太守期間的施政尤見其文化抱負。下車即祀徐孺子墓,此非簡單崇古,乃刻意以東漢名士風範教化南土。其"禁淫祀"與"令小吏就學"二事,前者承王肅正祀之統,後者開東吳官學之漸。這種將中原禮制與江東實際相結合的治理方式,正是後來陸遜、諸葛恪等治國方略的先導。

龐統"駑牛負重"之評,需作新解。時人常視此爲貶語,然考顧劭二十七歲即領大郡,五年間政教斐然,恰證明其穩健持重的特質正合守成之需。孫權以孫策女妻之,實有借重顧氏門望以固孫氏政權之意,而顧劭能在保持士族獨立性的同時效忠孫吳,這種平衡藝術正是其政治智慧的體現。

顧劭早逝誠爲江東文教之失,然其子顧譚、顧承皆顯於朝,顧氏一脈終成東吳士族領袖。要言之,顧劭其人其事,實爲理解三國時期江東文化自覺與政治轉型的關鍵個案,其融合中原傳統與江南特色的嘗試,對六朝士族文化之形成具有奠基意義。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