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52|回覆: 1

[成語典故] 巴前算後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6-10-10 21: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巴前算後】涵義

思前想後,反覆考慮。

【巴前算後】出處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勞生憂憂,巴前算後,每懷不足之心,空白了頭,沒用處,不如隨緣度日的好。”

【巴前算後】辨析

【巴前算後】讀音:bā qián suàn hòu

【巴前算後】近義詞:思前想後

【巴前算後】用法:聯合式;作謂語

【巴前算後】造句

1、巴前算後不一定是件好事,有些時候會讓你錯過一些機遇。

2、他做事很謹慎,什麼事情都要巴前算後一陣子。

3、勞生擾擾,巴前算後,每懷不足之心,空白了頭沒用處,不如隨緣過日的好。

【巴前算後】成語接龍:

巴前算後→後進之秀→秀外慧中→中飽私囊→囊里盛錐→錐刀之利→利析秋毫→毫無遜色→色膽包天→天荊地棘→棘地荊天→天香國色→色膽迷天→天上人間→間不容緩→緩步代車→車塵馬足→足智多謀→謀財害命→命里註定→定亂扶衰→衰當益壯→壯志凌雲→雲譎波詭→詭譎怪誕→誕幻不經→經國之才→才大如海→海楛石爛→爛額焦頭→頭足異所→所向無敵→敵力角氣→氣斷聲吞→吞吞吐吐→吐故納新→新人新事→事與願違→違利赴名→名山勝水→水月鏡花→花攢錦聚→聚螢映雪→雪鬢霜毛→毛羽未豐→豐草長林→林下風氣→氣沖牛斗→斗霜傲雪→雪天螢席→席捲而逃→逃之夭夭→夭桃穠李→李代桃僵→僵桃代李→李郭同舟→舟車勞頓→頓腹之言→言聽行從→從井救人→人盡其才→才高七步→步月登雲→雲期雨約→約法三章→章句小儒→儒雅風流→流言風語→語焉不詳→詳情度理→理所不容→容膝之地→地獄變相→相帥成風→風流倜儻→儻來之物→物競天擇→擇地而蹈→蹈火赴湯→湯池鐵城

陸交 發表於 2025-4-7 12:43 | 顯示全部樓層
【"巴前算後"考釋與處世智慧抉微】

"巴前算後"作爲明代白話小說中凝練的處世哲學,其語義內核與【周易】"慎始慮終"、【尚書】"惟幾惟康"一脈相承。凌濛初在【二刻拍案驚奇】中藉此語道破世相:表面是形容人反覆權衡的謹慎之態,實則暗含對過度算計的諷喻。考其字形,"巴"字取【說文】"蟲也"本義,引申爲攀附糾纏之狀;"算"字從竹從具,暗合古人籌算時竹簡排布的繁複意象,二字連用生動勾勒出思慮纏繞之態。

此語在近義系統中尤具辯證色彩。較之"思前想後"的中性表述,"巴前算後"通過"巴"字的黏著感與"算"字的功利性,傳遞出過度計較的貶義傾向。明代商品經濟勃興背景下,此語恰映照市井階層患得患失的心理狀態。凌氏所引"空白了頭"之嘆,更與【菜根譚】"事事要留個有餘不盡"的智慧形成鮮明對照。

其用法之妙見於語境張力。作謂語時既可客觀陳述深思熟慮(如例2),亦可暗含批評優柔寡斷(如例1)。這種雙重性源自中國哲學"過猶不及"的中道觀:【論語】載"再思可矣"反對三思而行,【道德經】"俗人昭昭,我獨昏昏"皆可爲此語作注。成語接龍中"後進之秀→秀外慧中"的演進,恰似對"算計太過反失本真"的隱喻式詮釋。

今人運用此語,當知【淮南子】"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的警示。商業決策需權衡而非算計,人際交往宜真誠而非揣度。若將"巴前算後"的謹慎異化爲錙銖必較,則如東坡所言"長恨此身非我有",終陷於自我消耗的困境。智者當效法【圍爐夜話】"處事要代人作想",在審慎與灑脫間覓得中道,方不負此語歷經四百年的淬鍊。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