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數位化整理之學術意義芻議】
頃見黃老岐伯先生所輯【影攝甲骨文字及其今字對照表】,收錄四萬八千餘例,蔚爲大觀。此等規模之甲骨文彙編,實爲古文字學研究領域之重要里程碑。今不揣淺陋,就甲骨文整理工作之學術價值略陳管見。
一、材料輯錄之突破 傳統甲骨著錄受制於技術條件,多採用摹寫方式。今以高清影像呈現原刻風貌,可清晰辨識刀筆走勢、龜甲紋理等微觀特徵。如48097號"雨"字,其斜點排列方式與今本【說文】籀文可相印證;48100號"龍"字角部刻畫,正可解"允執厥中"之"允"字本義。此等技術進步,使學者得窺殷人契刻之原始狀態。
二、文字考釋之新證 對照表中48088-48092連續五例"貞"字變體,揭示占卜術語書寫之時代差異。48104號"祀"字與金文【大盂鼎】字形相承,可證周禮因襲殷制之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48095號特殊合文,或爲未見於著錄之新見字形,對補苴王國維【戩壽堂所藏殷虛文字考釋】頗具價值。
三、數字人文之範式 是編採用"影像+編碼"的著錄體例,每字獨立編號,既承續董作賓【甲骨文斷代研究例】之學術傳統,又符合現代數字人文研究規範。四萬八千餘字的系統編碼,爲構建甲骨文語料庫奠定基礎,使計算機輔助文字識別、字形聚類成爲可能。
四、存疑待考之處 然48102號字形與48099號重出而編號不同,或爲同一甲骨之正反面拓影?又48103號釋文未詳,疑與周原甲骨"囟"字近似。此類細節尚待編者進一步說明,亦可見甲骨整理工作之艱巨。
甲骨文字研究自孫詒讓【契文舉例】發軔,迄今百三十年。今得此集大成之作,非惟可助益於【甲骨文字詁林】之補訂,更爲漢字發展史研究提供全新材料。建議編者後續可增補出土編號、綴合信息等內容,則嘉惠學林之功更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