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多九如』是我國傳統中常用的祝頌之辭。『三多』者,即『多壽、多福、多子孫。』『九如』者,即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出自【詩經·小雅·天保】。詩中連用九個『如』字,列舉出九種禎祥之徵,歌頌有德之君恩澤萬民,福壽延綿不絕,極具氣勢和感染力。 …… 天保定爾,(皇天保佑您寧,) 以莫不興。(萬事無不興盛。) 如山如阜,(好似山岡廣大,) 如岡如陵。(好似高高丘陵。) 如川之方至, (又像大河奔涌,) 以莫不增。(福祿更加昌隆。) …… 如月之恆,(猶如上弦之月,) 如日之升。(猶如旭日東升。) 如南山之壽, (猶如南山常在,) 不騫不崩。(不會虧損塌崩。) 如松柏之茂, (猶如高大松柏,) 無不爾或承。 (永遠鬱鬱蔥蔥。) 後來人們以蝙蝠或佛手諧音『福』,以桃寓意『壽』,以石榴暗喻『多子』,表現『多福多壽多子』的寓意,另用九隻如意與之相配,諧意『九如』,從而構成了一種固定的吉祥紋樣,稱爲『三多九如』,常見於瓷器、玉器、金銀器等等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