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743|回覆: 0

[醫藥臨床] 王玉英從肺、脾、肝三髒着手論治痤瘡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11-11 09: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玉英教授出身中醫世家,師從著名中醫學家劉渡舟先生、馬雨人先生等,從事中醫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數十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精通內、婦、兒、皮膚等各科常見病和疑難雜症的治療,對於痤瘡的治療,也有獨到的經驗和體會,臨床療效顯著。

痤瘡又稱粉刺,是中青年人群中常見的皮膚疾患,以青春期和女性患者較為多見。其病程緩慢,易於反覆,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王玉英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對本病進行了深入研究,認為痤瘡的發病與肺、脾胃、肝等臟腑氣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有諸內必形諸外,因此在治療上必須從整體出發,詳辨患者全身氣血、寒熱、虛實的變化,綜合調理患者體質,使其恢復陰陽平衡。頭面部肌膚氣血通調,痤瘡即愈。從肺、脾、肝三髒着手論治,內外兼治,因人制宜,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遠期療效亦佳。現將王玉英對痤瘡的認識和治療經驗介紹如下。

【理氣宣肺,解表散邪】

從肺的生理功能來看,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布津於皮毛,故肺其華在毛,在體合皮。肺氣宣降正常,則體表皮膚腠理氣機通達。若素體偏熱,內生之火熱或濕熱上熏顏面,外來之邪氣阻遏肺氣,體表肌膚氣機不暢,鬱積而成痤瘡。正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所言:『汗出見濕,乃生痤痱。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此文指出其病因是『勞汗當風』,風、寒、濕邪外襲,汗出不暢,肌腠氣機被郁,久則化熱而發。故熱是痤瘡的表象,而邪氣外束、肌腠氣機不利是導致痤瘡發生的直接原因。此外,從發病的部位來看,根據【內經】『其在皮者,汗而發之』的原則,也應該採用發散之法,因勢利導,使病從表而解。因此,王玉英治療痤瘡時,除了根據患者的整體情況進行個體化的辨證論治外,還重視理氣宣肺、解表散邪之法的應用。

常用的辛溫類發散藥物有荊芥、防風、白芷、蘇葉、蘇梗、皂刺、藿香、佩蘭等;對於體質偏熱的患者也應用辛涼類發散藥物,如柴胡、升麻、浮萍、薄荷、桑葉、蟬蛻、刺蒺藜等。王玉英在臨床中發現,多數患者平時不易汗出,以致邪無出路,因此悟出對發散類藥物應用的要點,在於以服藥後微汗出為宜,且用量宜輕。應用發散類藥物助肺氣宣發肅降,肌膚氣機通調,給在表之邪以出路,使病從表而解,可作為本病的基礎治療之一。

對於少數內熱較盛,平素易汗出的患者,在清內熱的同時,也可酌情少量應用辛涼藥物透發,以免過用寒涼冰伏其邪。此類型多見於青春期,臨床表現為痤瘡色紅,局部腫痛,易起丘疹膿疱,頭髮、皮膚油膩,舌紅,脈滑有力,常伴有口渴喜冷飲,便秘溲黃等。此多屬肺經風熱或者肺胃濕熱之證。治療可用銀翹散加減,內清外透,肺胃有濕熱者還可加清利濕熱之品,如薏苡仁、澤瀉、茵陳、大黃等,導濕熱從二便而出。

【健脾和胃,扶正祛邪】

本治法可用於不同年齡階段的患者。其適用範圍分為以下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患者素體脾胃虛弱。脾主肌肉,脾虛則肌肉失養,肌膚不榮,且氣虛腠理不固,更易汗出見濕,發為痤瘡;或因脾虛水谷不化,痰濕內生,積聚於肌膚而成痤瘡;或因脾胃氣虛,運化功能減弱,胃腑通降失調,水谷停滯胃中,蘊久則化熱,胃熱上蒸,出現面生痤瘡和其他熱象;另一種情況是患者痤瘡反覆發作,遷延日久,醫者見痤瘡即認為有『熱』而恣用寒涼,苦寒傷胃,而又冰伏其邪,導致痤瘡反覆不愈,這種情況在臨床中經常可以見到。

王玉英認為,以上兩種情況均具有痤瘡反覆發作不愈和脾胃運化功能減退的特點,常見的症狀有痤瘡不紅腫或紅腫不甚,呈囊腫或結節狀,反覆發作,食少納差,不敢飲冷,便溏,手足不溫,或見頭面油垢、痰多、口瘡、胃痛、便秘等虛火症狀。證屬本虛標實,治療當健脾和胃,扶正祛邪,輔以辛溫發散,可用補中益氣湯或香砂六君子湯加減,並加炒三仙、雞內金、萊菔子等消積導滯之品。若見脾胃濕熱,虛火症狀明顯者,加黃芩、黃連、梔子、薏苡仁、澤瀉、白豆蔻、大黃等。

【理氣活血,調肝補肝】

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主藏血。因此,肝與人體氣血運行關係密切。如情志內傷,肝失條達,氣機不利,郁而化熱,或肝鬱血虛,沖任失調,氣血不榮於面,熱郁局部而發為痤瘡。此類型的患者以女性居多,且具有情緒異常和內分泌失調的特點。常見的症狀有痤瘡反覆發作,皮損可有丘疹、囊腫、結節並見,或有瘢痕,素心煩易怒或情緒抑鬱,精神易緊張,工作壓力大,眠少,失眠等,或伴有納差、便秘等消化系統症狀。女性患者還可見經前痤瘡加重,乳房脹痛,痛經,月經先後不定期,量少,甚或閉經,多毛,肥胖等,內分泌檢查往往可見睾酮偏高,雌二醇、孕酮水平低下。

治療當從肝論治,理氣活血,調肝補肝,在此基礎上輔以辛溫發散。方用逍遙散加減。熱象重、平時易『上火』者,加丹皮、梔子、黃芩等;血虛症見月經量少、閉經者可合入四物湯、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杜仲、紫河車等補益肝腎精血之品;血瘀症見舌質暗有瘀斑、痤瘡日久呈結節或疤痕狀、痛經、經行乳脹等加桃仁、紅花、澤蘭、益母草、川牛膝等;氣鬱症見心煩、緊張、脅痛等加香附、鬱金、青皮、合歡花等;納差者可合入六君子湯;失眠者加天麻、酸棗仁、柏子仁、煅龍牡等。對女性患者還應當重視其月經情況,要知道痤瘡可能只是患者內分泌失調所出現的症狀之一,並最好結合現代醫學的檢查作為辨證的輔助資料,治療應順應月經生理周期,注意有無其他疾病,綜合整體情況而遣方用藥。另外,對於閉經、多囊卵巢綜合徵患者的痤瘡,即使無肝鬱症狀,也當從肝論治,以補益肝血為主,輔以理氣活血和發散之法。

【內外兼治,因人制宜】

通過外敷藥物,直接作用於面部皮膚,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修復痤瘡,也是王玉英治療痤瘡的特色之一。王玉英認為,藥物內服與外用各有優勢,內服用藥重在辨證論治、整體治療,外用藥物側重於治標、局部治療。因此,將兩者結合應用可縮短病程、提高療效,特別是對於病程較長的重度痤瘡尤為適宜。常用的外用藥物有白芷、白芍、白僵蠶、白附子、白茯苓、生石膏、玄明粉、桃仁、川芎、薏苡仁、生牡蠣等。將諸藥物研末,用溫開水調成糊狀,敷於面部,1小時後洗淨。外用藥物集寒涼清熱、辛溫發散和活血散結之藥於一方,並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和調整各類型藥物的劑量比例。

靈樞·師傳】云:『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王玉英繼承和應用了【內經】的這一學術思想。她常說,治病必須治人,治人必不能忽視患者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尤其是對於痤瘡這種與生活方式和習慣密切相關的疾病而言,更應該重視。因人制宜不僅體現在為患者處方用藥的過程中,也體現在給患者的醫囑中。如告誡患者慎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烳之品;對於愛使用化妝品的患者,囑其勿過度使用化妝品,並於臨睡前卸妝清水洗淨臉;對缺乏運動,不易汗出的患者,囑其加強鍛煉;對因減肥或睡眠時間少等導致內分泌失調而產生痤瘡者,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痤瘡與情緒因素相關者,常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勸其保持樂觀的情緒,移情易性等。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醫囑,調節患者的生活習慣與方式,對於治癒痤瘡、防止復發起到重要的作用。

【典型病例】

病案一

王某,女,29歲,從事銷售工作,2010年1月14日初診。主訴面部痤瘡反覆發作一年余,失眠近半年。現痤瘡以唇周、兩頰較多,疹色紅,白頭粉刺,有少量囊腫,經前痤瘡加重。平時工作壓力較大,精神緊張,失眠,多夢。大便偏干,三天一次。月經周期、量、色均正常,末次月經2009年12月19日。納可。體質可,舌尖紅,苔白微黃略厚,脈滑有力,手涼。證屬肝鬱化熱、氣滯血瘀。治療當疏肝理氣、清熱活血、養血安神。處方以丹梔逍遙散加減:丹皮10克,梔子10克,醋柴胡6克,當歸20克,生白朮12克,茯苓20克,甘草6克,萊菔子30克,生山楂20克,酸棗仁30克,柏子仁30克,天麻30克,鈎藤15克,刺蒺藜15克,生龍牡各30克,薏苡仁30克,僵蠶15克,蟬蛻10克,丹參20克,7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2010年1月21日):痤瘡減輕。昨日行經,既往經前三天痤瘡加重,而本次服藥後經前無新痤瘡長出。本周大便通暢,日一次。睡眠好轉,仍不實,晨起疲乏。舌紅潤,苔白,脈滑。手涼好轉。行經期間,治療當多佐以活血調經之品,除舊生新,以利於氣血條達。前方去萊菔子、蟬蛻,加益母草12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7劑,水煎服,日1劑。

此後仍以前方加減治療1月,至2010年2月20日月經來潮,痤瘡基本消失,經前亦未有新的痤瘡出現。面色紅潤光澤,眠好,大便通暢。數月後介紹其友人來診,言痤瘡未復發。

病案二

李某,男,22歲,某高校學生,2009年3月7日初診。面、頸及胸背部痤瘡反覆發作七年。迭經中西藥物治療(中藥治療以清熱為主),效果不明顯。現痤瘡囊腫、結節狀並見,並有瘢痕,局部不紅不痛。頭面部油多,不易汗出,飲水少,且喜冷飲,但飲後腹脹,納可。咽中常有白色泡沫樣痰,喜吐唾沫。夜睡磨牙,多夢。小便色黃,大便正常。體偏瘦,面白少華。舌胖大質紅,苔白微黃水滑,脈沉滑。證屬脾胃虛弱,中焦不運,食積、水飲內停,寒熱錯雜。初診治療以清熱利濕為主,輔以發散。處方:銀花12克,連翹12克,黃芩9克,柴胡15克,茵陳15克,薏苡仁20克,甘草6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清半夏15克,陳皮10克,山楂12克,防風6克,皂刺5克,生薑五片,5劑,水煎服,日1劑。

二診(2009年3月28日):服前方5劑後見效,又自服5劑。現痤瘡較前好轉,囊腫消去一部分。痰仍多,小便轉清,大便偏稀。舌淡胖,苔白水滑。此為熱已清,本虛之象漸顯。治療當健脾胃,辛溫發散,透痤瘡外達。處方以補中益氣湯加減:生黃芪15克,白朮12克,升麻9克,柴胡6克,茯苓15克,黨參12克,甘草6克,白芷9克,蘇葉9克,荊芥9克,14劑,水煎服,日1劑。囑服藥後若痤瘡加重,可不必擔心,繼續服用。

三診(2009年5月21日):服上方10劑後電話告知,新發痤瘡較多,似有加重的趨勢,但痤瘡從長出到成熟時間明顯縮短,且多為小的痤瘡,大的痤瘡不再長出。囑續服前方。至2009年5月21日來診,無新的痤瘡出現,面、頸及胸背部舊有的痤瘡基本消失,僅剩下瘢痕和痤瘡消退後的紅斑。已不吐唾沫和痰,眠好。近日胃納不佳,小便又黃。仍以昇陽健胃為主,兼以活血化瘀消斑。處方:升麻6克,柴胡6克,白芷6克,黃芪10克,白朮12克,山藥15克,荷葉10克,丹皮10克,益母草10克,山楂10克,甘草5克,7劑,水煎服,日1劑。

四診(2009年5月27日):胃納轉佳,余症同前。考慮到紅斑與瘢痕的消退非一日之功,故囑其續服前方半月,並服香砂六君子丸三個月以鞏固療效。

2010年8月與患者偶遇,見其痤瘡基本消失,紅斑不明顯,僅剩下少部分瘢痕未消退。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