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84|回覆: 2

[醫藥臨床] 論治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6-11-11 08: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田淑霄是河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第三、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十二大名中醫之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田淑霄對婦科病症的治療經驗頗豐,尤其是對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治療思路及用藥特點。筆者整理田淑霄治療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的獨特思路及用藥特點等經驗如下:

【對本病的認識】

子宮內膜增生分爲四種類型:單純性增生、複雜性增生、單純性不典型性增生、複雜性不典型性增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占子宮內膜增生病例的三分之二,其癌變率僅1%,是可逆性疾病。有學者研究發現子宮內膜增生約50%發生在圍絕經期。所以,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在臨床上比較常見。該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陰道不規則出血,月經稀發,閉經或閉經一段後出血不止,常屬不排卵功血。

對於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西醫常用的治療方法是診斷性刮宮、性激素治療、子宮內膜切除。診斷性刮宮是常用的止血方法,但反覆診刮對機體的損傷較大。孕激素是保守治療方法的首選方法,但有體重增加、影響肝腎功能等副作用,另外孕激素類型、治療劑量和療程還有待規範。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是治療子宮內膜增生保守且有效的新方法,但會有不規則出血的問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芳香化酶抑制劑、米非司酮、達那唑是治療子宮內膜增生的選擇,但其長期使用的副作用限制了廣泛應用。性激素治療還會有子宮內膜激素撤退性大量出血的可能。由於患者已經處於圍絕經期,而且長期反覆發生陰道大量和長期出血後導致了貧血,故診刮效果和保守治療不佳者則多採用子宮切除。切除子宮後會導致陰道乾燥、內分泌失調、性生活不協調等很多問題,降低了婦女的生活質量,嚴重影響了婦女的身心健康。

基於辨證論治,中醫藥在該病的保守治療中有獨特優勢。根據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患者的臨床表現爲月經血量多或流血時間長,本病當屬於中醫崩漏的範疇。但田淑霄認爲本病的發生是由於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增生在中醫屬症瘕範疇,所以本病除歸屬崩漏範疇外,還應該歸在症瘕的範疇。

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爲月經血量多或陰道流血時間長,屬崩漏範疇,治療應該急則治其標,止崩漏爲主。治療時諸多醫家因其發生在圍絕經期,多認爲病機是陰虛,尤其是認爲腎陰虛是本病發生的根本病機,不論患者舌脈的表現如何,治療多從滋腎陰入手。田淑霄認爲,不能只根據發病時期在絕經期就一味滋陰,應該抓元氣大虛,中氣不舉這一主要病機,平脈辨證、四診合參,分清陽虛、陰虛、血熱等不同,在升提元氣止血基礎上加配溫經止血、滋陰止血、清熱止血等不同方法。崩漏止後,應緩則治其本,根據病症發生的根本原因是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屬症瘕範疇,當消症瘕,治療以軟堅散結爲主。田淑霄還認爲,崩漏止、症瘕消除後不應馬上停藥,由於本病發病時間較長,氣血陰陽失調較久,故主張應該繼續調理一段時間氣血陰陽,以期陰平陽秘,以防復發。

【治療思路及用藥特點】

首先升提元氣爲主,配以調陰、陽、寒、熱治崩漏

患者就診時多主訴發病之前多因勞倦發病或因勞倦而復發,田淑霄認爲勞倦傷脾,脾虛日久導致元氣大虛,中氣不舉。蓋血隨氣行,氣升血升,氣脫血脫,元氣大虛,中氣不舉,氣既下陷,血亦隨之。況氣爲血固,血爲氣戀,未崩之先,脾傷氣脫則血無所固,如水無堤,豈能免於橫溢,而崩遂成。既崩之後,血脫則氣無所戀,如魂無依,浮越於外。故本病的主要病機應爲勞倦傷脾,元氣大虛,下陷不舉所致。故本病治療的關鍵是升舉元氣止血。一則由氣虛而成崩,當以補氣爲主,二則血脫者氣亦隨脫,也當以益氣爲主。所以益氣是首要的方法,由此可知參、芪爲必需之要藥,黨參補元氣,黃芪補中,對於此病極爲適宜。見氣血下脫之象者,宜補氣爲主,佐以升舉固澀,升其下陷,澀其下脫也,用升麻、葛根、山茱萸。張錫純對元氣虛及脫之證極其贊同使用山茱萸,他認爲『救脫之藥當以萸肉爲第一』。採用桂圓肉益心脾,補氣血,【本草備要】載有『能引血歸脾而生補之』。採用仙鶴草、烏賊骨、血餘炭、棕櫚炭、阿膠、鹿角膠等止血養血。脈滑數沉取無力、喜涼飲者,提示有血熱,應涼血止血,藥物則選用地榆、大薊、小薊、槐花、生地炭等。脈細數沉取無力、手足心熱,提示有陰虛有熱,應滋陰清虛熱,藥物則選用女貞子、旱蓮草、地骨皮、丹皮等。脈微細欲絕、四肢涼,提示有陽虛,應溫經止血,藥物則選用炮姜、艾炭、茜草等。

再用軟堅散結的藥物消除子宮內膜增生

目前臨床的B超檢查結果成了婦科臨床大夫辨證的延伸,B超的結果爲臨床辨證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增生在中醫辨證中歸屬於症瘕的範疇,治當軟堅散結。當血止後,田淑霄認爲要及時軟堅散結治療子宮內膜增生,這樣可以防止出血的再度發生。在升提元氣基礎上用夏枯草、玄參、昆布、海藻、紫貝齒、大貝母、生牡蠣等軟堅散結藥物以消除增生。

後期調補陰陽防復發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決離,精氣乃決。』陰陽之氣,互根而生,陰陽失衡的狀況不得以調整,崩漏可再次發生。經軟堅散結治療一段時間後,患者的子宮內膜增生恢復正常,但由於患者長期崩漏導致的陰血不足、虛火上炎、陽虛等狀況並不能完全恢復,所以田淑霄認爲後期的治療重在調補陰陽。

以上辨證思路體現田淑霄治療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的獨特思維,這也是田淑霄學術思想的一個體現。首先洞悉本病是中氣不舉,元氣大虛導致崩漏;其次充分藉助現代儀器檢查結果爲子宮內膜增生,在治療中期採用軟堅散結消除增生;最後調補陰陽防病復發。如此精妙的辨證思路和恰當的治療步驟在臨床中每每見效。

【典型病例】

患者劉某,女,48歲,於2009年12月6日初診。主訴:月經持續月余不止,量多,色暗紅,有血塊。患者2008年2月,曾因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來就診,經3個月的治療子宮內膜厚度及月經周期恢復正常停藥,半年隨訪未復發。近1個月來因過度勞累出現月經來潮後不止,近月余,量多,色暗紅,有血塊,伴有腰痛。西醫診斷爲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B超示子宮內膜厚度爲1.2厘米。患者面黃,舌質淡,有齒痕,苔稍黃。脈滑數,沉取無力,尺脈尤甚。中醫診斷爲崩漏,證屬脾虛致元氣下陷兼血熱,治宜升舉元氣,補氣涼血止血。處方:黨參20克,黃芪20克,葛根12克,升麻炭6克,山萸肉20克,桂圓肉20克,仙鶴草15克,烏賊骨3O克,血餘炭20克,棕櫚炭15克,大薊10克,小薊10克,阿膠20克,鹿角膠20克,狗脊20克,川斷18克。20劑,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二診(2009年12月29日):服14劑後經血止,已無腰痛。乏力,舌質淡紅,有齒痕,脈滑數。以軟堅散結爲主。處方:夏枯草15克,玄參10克,鱉甲30克,生牡蠣30克,紫貝齒30克,大貝母12克,黨參20克,黃芪20克,葛根12克,升麻炭6克,山萸肉20克,桂圓肉20克,仙鶴草15克,烏賊骨3O克。20劑,日1劑,水煎分2次服。

三診(2010年2月28日):服20劑後,B超示子宮內膜厚度爲1.0厘米。現陰道癢,陰道乾澀,晚間燥熱,舌質淡紅,胖大有齒痕,脈細數,尺無力。治療以滋陰清熱爲主。處方:女貞子30克,旱蓮草30克,丹皮15克,地骨皮20克,魚腥草30克,敗醬草30克,土茯苓20克,黨參20克,黃芪20克,山萸肉20克,桂圓肉20克,葛根12克,升麻炭6克,蛇床子12克,地膚子12克。10劑,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四診(2010年3月23日):諸症減輕,月經已經停經3個月。如上方繼續服用7劑,以觀後效。隨訪半年未復發。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馬而 發表於 2025-4-2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田淑霄教授治療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的學術思想探析

田淑霄教授作爲當代著名中醫婦科專家,對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的治療形成了獨到的理論體系與臨床經驗。本文就其學術思想進行系統梳理與分析。

一、病機認識的創新性

田教授突破傳統將本病單純歸屬於"崩漏"範疇的局限,創造性地提出"症瘕"與"崩漏"並重的雙重病機理論。她認爲,子宮內膜增生屬中醫"症瘕"範疇,而異常出血則屬"崩漏"表現,二者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這種認識既符合現代醫學的病理改變,又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念。

在病機分析上,田教授不囿於"腎陰虛"的常規認識,而是強調"肝鬱脾虛"的核心地位。她指出,圍絕經期女性情志易郁,肝失疏泄,氣滯血瘀;加之脾胃功能漸衰,運化失司,濕濁內生,與瘀血互結,形成本虛標實之證。這種認識突破了單純滋陰的局限,爲臨床治療提供了新思路。

二、治療原則的特色性

田教授確立"標本兼顧、分期論治"的治療策略:
1. 出血期以"塞流"爲主,注重益氣攝血與活血止血並用,避免單純收斂導致瘀血內停。
2. 緩解期側重"澄源",採用疏肝健脾、化痰祛瘀法,消除增生病理基礎。
3. 善後調理強調"復舊",通過調理肝脾腎功能,恢復機體平衡。

這種分期論治模式既遵循傳統崩漏治療原則,又針對子宮內膜增生的特殊病理,體現了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診療思路。

三、用藥經驗的獨特性

田教授組方具有以下特點:
1. 善用對藥:如黃芪配三七,益氣活血止血;蒼朮配香附,健脾疏肝解郁。
2. 注重引經:常加桂枝、牛膝等引藥下行,直達病所。
3. 攻補兼施:在活血化瘀藥中佐以健脾益氣之品,祛邪不傷正。
4. 重視現代藥理:選用具有調節雌激素作用的藥物如丹參、莪朮等。

其代表方劑常以四君子湯、逍遙散爲基礎,配伍失笑散、桂枝茯苓丸等化裁,體現了"調和肝脾,活血消症"的治療理念。

四、臨床價值的啟示性

田教授的學術思想對當代中醫婦科臨床具有重要啟示:
1. 辨證論治需要與時俱進,在傳統理論基礎上結合現代醫學認識。
2. 複雜病症的治療應當多角度思考,避免思維定式。
3. 組方用藥要講究策略性,做到標本兼顧、動靜結合。
4. 中醫藥在婦科疑難病症治療中具有獨特優勢,值得深入挖掘。

田淑霄教授的治療經驗不僅爲圍絕經期單純性子宮內膜增生提供了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案,更豐富了中醫婦科理論體系,對提高臨床療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其學術思想體現了中醫傳承與創新的有機結合,值得後學者深入研究與發揚。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2 20:3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