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歷史研究的方法愈益呈現多元化之勢,區域史是頗為強勁也頗為有效的一種。在海內外史學界,幾乎所有的領域都有學者採用區域史研究的視角,發表了大量有影響的論著。儘管如此,由於人類活動的地域極為廣闊,尚有太多可以繼續研究的區域。以中國近代農村史而言,如果說華北、江南、華南地區研究較多,而其他地區,尤其是偏離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的區域,則仍處於相對薄弱乃至空白的狀態。黃正林教授的新著【農村經濟史研究——以近代黃河上游區域為中心】(商務印書館2015年12月版),聚焦的就是這樣一個以往學界關注較少的區域,其彌補學術窪地的意義也因此可以斷定。
歷史區域的選擇原本是開放的,既可以是地方行政區域,如一省、一縣、一鄉、一鎮、一村,也可以是自然區域、經濟區域、人文區域,如一個流域、一個邊界交叉地區,乃至一個廣及數省的區域。也就是說,任何區域都有其研究價值。不過,比較嚴格意義的區域史,更多還是指後者,也即內在聯繫緊密的、具有明顯同一性的獨特區域。近代黃河上游區域,或者說甘寧青三省,就是一個在自然、經濟和人文等方面相近的、具有顯著特性的歷史空間。不僅如此,與華北、江南、華南地區一樣,還可以將這一地區稱為『學術區域』。之所以做此判斷,是因為這一區域有足夠多的問題和足夠大的學術價值,能夠吸引海內外學者登堂入室,孜孜以求,逐漸形成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學術區域。可以相信,作為第一部全面探討該區域農村經濟史的專著,正林教授的新著無論在中國近代鄉村史還是區域史的學術史上都將贏得其應有的地位。
既然區域史是以特性、特色立足的,如何挖掘和彰顯出區域特性、區域特色,就成為研究者最為重要的任務。通覽正林教授的專著,可以說緊系『特色』之弦,非常出色地實現了這一目標。黃河上游區域之所以自成一系,其根源在於它具有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正如作者所指出的,該區域位於中國的西北部,既有綠洲、草原、森林,也有黃土高原、高山、沙漠和戈壁。這裡遠離海岸,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乾旱少雨。這種環境,對於土地的分配和利用,對農業、手工業、畜牧業的生產都是具有基礎性的制約力量。該區域還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權力結構、文化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它們同樣是影響區域社會經濟構造的基礎性因素。
以上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決定了這一區域的經濟結構中,最具特色的是畜牧業。這一區域自古以來就是游牧民族活動的舞台。作者不僅細緻地闡述了近代黃河上游區域畜牧業的概況,還分別研究了游牧區和農業區的畜牧業狀態,也探討了畜牧業的現代化趨勢及其影響。作者認為,少數民族游牧業的生產方式依然滯留於傳統的『逐水草而牧』的狀態,半農半牧地區的經營方式也未發生多大變化,傳統農業區的畜牧業以農家副業的形式繼續存在。不過,畜牧業的發展改變了本區域社會經濟的封閉狀態,提高了畜牧業的商品化程度,也推進了城市化進程。比較而言,作者關於畜牧業的研究是本書最具特色,也最具分量的一章。其中,所述游牧區畜牧業的經營方式、草山權屬、部落牲畜占有關係、牲畜租佃關係等,尤為精彩。
除了畜牧業之外,其他各章所涉及的問題,也都儘量體現了黃河上游區域的經濟特性。譬如關於土地利用和農作物結構,受自然環境的制約,竟有9個不同的農業經濟區,即隴南小麥水稻區、隴東南小麥玉米區、隴東小麥小米區、隴東北春小麥雜糧區、隴中春小麥雜糧煙草區、隴西南青稞林牧區、河西春麥畜牧區、寧夏春麥水稻區和西寧青稞畜牧區。在一個區域內,農業區劃如此之複雜,是其他區域鮮見的。市場的結構也因此帶有不同地區的交錯性特徵,在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地區,以普通的集市貿易為主。而以牧業經濟為主的少數民族地區,則主要利用寺院會集進行貿易。不僅如此,作者還注意到,近代黃河上游區域經濟也有其歷史縱向變化的不同特徵。抗日戰爭時期,在長江中下游、華北以及黃淮平原等傳統發達地區,遭遇空前的災難,經濟發展幾乎完全處於停滯狀態,但在黃河上游等區域卻迎來了經濟的快速發展。以農業經濟為例,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產量都達到歷史的最高峰,由此為支持中國抗戰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成就的取得,既與抗戰期間的發展空隙有關,也與這一時期推行開發西北政策、實施農貸、倡導農田水利建設和農業技術改良有關。
區域史研究,除了追求本地的特性以外,也不忽視與其他區域的『共性』,並為整體史的解釋作出努力。該書所反映的共性,不僅僅限於經濟結構上,如黃河上游區域與其他區域都涉及土地、農業、手工業、借貸、賦稅以及農民生活等方面,更對其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不同區域都有的『共性』之見。譬如,通過對本區域地權狀況的考察,作者認為,地權分配與生態環境、宗教勢力有密切的關係,生態環境優越的地區地權比較集中,生態環境惡劣的地區地權比較分散;在宗教勢力占絕對優勢的地區地權主要集中在寺院和高級僧侶手中。這一區域的地權分配,雖然不是十分集中,但貧富階層仍表現出一定的不平衡,一些人口沒有耕地或耕地不足,仍然是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極大問題。對於手工業的發展對農村社會經濟的影響,作者認為,這一發展使黃河上游區域出現了『半工業化』的新氣象,無論是生產工具還是生產技術都有了明顯進步;隨着手工業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手工業比較發達的市鎮;手工業還使農村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手工業產值在經濟總值中的地位上升。以上觀點,與其他許多區域比較,都是具有『共性』的認識。其他例子尚多,不再枚舉。這種實證研究,無疑為整個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基本實態和發展趨勢提供了具有說服力的解釋。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