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大家胡希恕曾說:『方證是辨證的尖端。』方證對應是中醫臨床之法寶,然而什麼是方證對應,又怎樣做到方證對應,方證對應就是與條文對應嗎?筆者有幸侍診胡希恕弟子、中日友好醫院馮世綸教授,現通過分析馮世綸教授的一則醫案來談一下筆者對此問題的認識。
韓某,女,66歲,於2015年12月15日初診。
患者自訴全身疼痛近2年,2015年9月查血沉增快(40mm/h),血糖、血壓高,雙髖疼,腰痛,兩腿沉如灌鉛,出汗不多,用電熱毯則出汗,口乾能飲,納差,矢氣多,手足熱,下半身怕涼,心慌氣短,大便1~2日一次,小便正常。P:150次/分,舌暗苔白,脈弦數右大。
方藥:木防己湯加苓術苡仁。防己10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生薏苡仁30克,黨參10克,蒼朮15克,生石膏45克。7劑,水煎服,日1劑。
身疼、背痛、腰痛爲有表,口乾能飲、手足熱爲有熱,無口苦、噁心、脅痛則熱在陽明,腿沉、心慌氣短、下半身怕涼爲水飲停聚,納差、矢氣多爲胃虛。辨六經爲太陽陽明太陰合病,外寒里飲兼有內熱。方選木防己湯,以桂枝解表,防己並苓術利飲,石膏清熱,人參(本方中換用黨參)健胃,復加生苡仁助清熱去飲,方藥緊扣病機。
二診(2015年12月29日):血沉下降(33mm/h),雙髖痛顯減,睡眠好轉,腰痛亦減,腿沉乏力減,口乾,手足熱,大便日一行,苔白,脈弦數右大,P:120次/分,上方增桂枝至15克,加炙甘草6克。
複診效佳,證明一診用方得當。現諸症減而未愈,木防己湯證仍在,因其脈快,患者自覺有心悸,故原方合桂枝甘草湯,桂枝增至15克。後隨訪療效甚佳。
按:木防己湯原文言:『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喘滿、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均爲支飲之證,心下痞堅爲胃虛之徵,故吐下之不愈,方中並無陽明熱象之描述,然以藥測證,方用石膏當有熱,且喘滿因於熱者亦爲石膏之適應證。方宜於太陽陽明太陰合病,水飲上沖並胃虛夾熱者。上案並無喘滿、面色黧黑、心下痞堅之症狀,然用之亦見顯效者,只因其病機符合本方『太陽陽明太陰合病,水飲上沖並胃虛夾熱』之病機。馮世綸教授多次告誡我等,方證對應不等於死扣條文症狀。實踐證明:方證對應≠條文對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