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儒學發展、佛教傳入、道教勃興,三股思潮在魏晉時期激盪交鋒。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如何堅持文化自信,實現固有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歷史爲我們留下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
三教交鋒·儒佛道如何在中國文化中『相生相剋』?
儒釋道三教交鋒的形成 本土的儒家與道家向來互通有無,即所謂的儒道互補,因而有孔子曾向老子問禮的傳說。這是後世儒教與道教關係的基礎。 自西漢武帝霸氣地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在維護君權神授的專制統治過程中,逐漸被宗教化。東漢末年,儒教逐漸蛻變爲荒誕迷信色彩濃重的讖緯之學,遭到王充等人的猛烈抨擊,面臨信任危機。這時,由先秦老莊、漢代黃老一路走來,以修煉成仙爲基本追求的道教勃然而興。其中,張道陵的五斗米道以及隨後張角的太平道,影響愈演愈烈,並點燃了東漢末黃巾大動亂的烽火。 儘管儒教人士對民間的道教信仰時有微詞,但道教徒們卻一廂情願地支持儒家倫理。魏晉時期,以儒道相調和的面貌出現的玄學實際上偏於道家。即使解釋儒家經典,玄學家們依據的也是老莊思想,故也有新道家之稱。再說,大約在西漢末年,佛教從古印度悄然傳入,並潛滋暗長。魏晉時期,佛教徒們因羽翼尚未豐滿,也紛紛用老莊思想來解釋佛經。就連淨土宗始祖、東晉高僧慧遠大師也曾引老、莊之義以解說佛經【高僧傳】,同時他精通儒學,關心時務,有政治和尚之稱。時至東晉,儒釋道三教或經過脫胎換骨,或經過源源不斷的輸入,均積聚起一定的規模和實力,彼此鼎立格局得以形成。
三教交鋒·儒佛道如何在中國文化中『相生相剋』?
儒佛的碰撞與磨合 佛教傳入中國後,首先直接面對的是被奉爲正統的儒教。漢末魏初,面對儒生們對佛教發出的夷狄之術的攻擊,佛教信奉者只能通過強調儒佛一體或不離不棄來回應。牟子撰【理惑論】構設三十七問,表明儒、佛關係如同金與玉、精與魄,指出事佛與行堯舜周孔之道本是一回事;三國時期的僧侶康僧會則提出了儒佛同一觀,並以佛教的仁道附會孟子的仁政,把仁視爲佛的最高境界;東晉人孫綽在【喻道論】中提出儒即佛、佛即儒,認爲儒、佛在根本旨趣上也是同一的。大致說,聯儒辟道是當時佛教徒們的生存策略。 但這並未避免儒佛二教的交鋒。儒教徒抨擊佛教剃鬚發、不娶妻、不敬養父母等制度有違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養老送終等儒教孝道;並抨擊佛教不理民生、不事王事、不敬王者等出世主義違背了忠道,從而攻訐佛教不符合中國國情。佛教徒則力辯佛教於民生、治道有益無害。如東晉高僧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就說佛教徒是把奉親敬君置於人生第一,而且在得不到君親信任時能退而反省,直至覺悟。 當時,儒佛交鋒還集中表現於神的存滅、因果報應等教理上。佛教徒提出了一套神明成佛理論,把成佛作爲理想目標;而儒教徒則提出形神相即形質神用形死神滅等觀點予以回應。晉宋齊梁期間,圍繞神滅、神不滅和因果報應等問題的論爭曠日持久,並波及後世。
三教交鋒·儒佛道如何在中國文化中『相生相剋』?
道佛的交鋒及其戰果 由於儒教難以抗衡,佛教注意與其緩和關係,轉而與共同在野的道教發生激烈交鋒。儘管佛道共同提倡出世,但道教主張長生久視、肉體成仙,而佛教則宣揚諸行無常、涅槃寂滅,教義自是不同。 爲了爭奪生存空間,兩教分別編造謊言,製造謠言擠兌對方。道教徒的殺手鐧是強調自己有著漢民族文化優越感的華夏起源,拋出夷夏之辯來攻擊佛教的外來戶身份,並時常以老子化胡說來貶低佛教。西晉末年,身爲祭酒的道教徒王浮與當時貴族出身的僧人帛遠展開辯論,但屢辯屢輸。無奈之下,他借著當時流傳的老子化胡說,將【西域傳】改頭換面,偽造出【老子化胡經】,宣稱老子西行轉生爲釋迦佛。道教徒們宣揚的化胡說自然立足於華尊夷卑觀念,仰仗本土文化的優越感拒斥外來的文化價值,甚至強悍地認爲夷狄難於見理。 對此,佛教徒們不甘示弱,以牙還牙,也如法炮製,偽造各種文獻,或聲稱老子轉世爲佛弟子迦葉,或分派迦葉轉生爲老子等,來降低道教的身份。爲爭信徒,佛道二教各自使出渾身解數。 三教交鋒中的因緣際會 當年儒釋道三教之間的交鋒,也留下了不少美談。 相傳和尚慧遠居廬山東林寺時,送客、迎客皆足不過溪。若過溪,寺後老虎就會吼叫,因而此溪被稱爲虎溪。一次,儒士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來訪,三人聊得非常投緣,慧遠送別他們時,不經意間越過了虎溪,虎即吼叫起來,三人相視大笑。這就是虎溪三笑美談。 關於佛道之間的敵視及其消弭情景,還有下列故事:東晉將領、權臣桓玄信奉道教,最初對佛教多有裁抑。有一次,他征伐行軍途徑廬山,便居高臨下地傳令慧遠出虎溪一見,但慧遠卻堅守規矩,稱病不出。桓玄只好氣勢洶洶地自己入山。哪知一見慧遠的莊嚴神韻,不禁肅然起敬。會面期間,桓玄拿【孝經】中身體膚發,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來詰難慧遠剪削(剃髮)爲僧。慧遠非常從容地遣用了【孝經】的話予以應答:立身行道。桓玄被徹底折服了。後來他登基爲帝,對佛教表示友好。 從以上傳說來看,儒釋道三教的交鋒並非你死我活,而是有所敵視,有所包容。事實上,當年許多人的宗教信仰也是變動不居的,許多名流還一身兼三教。 回顧三教交鋒圖景的現實意義 魏晉時期,三教交鋒的舞台已經搭起,其融合的大戲也已經開幕,爲後世上演了更多精彩絕倫的好戲打下了基礎。軍事衝突往往兩敗俱傷,宗教爭鋒常常是雙贏。從大唐盛世至今,三教之間不斷地在強強爭鋒中合流融通,又不時地在合流融通中擦出爭鋒的火花。這種碰撞與交融一直在助推著中華文明的進程,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2014年,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指出: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但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演化,佛教同中國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發展,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給中國人的宗教信仰、哲學觀念、文學藝術、禮儀習俗等留下了深刻影響。2000多年來,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等先後傳入中國,中國音樂、繪畫、文學等也不斷吸納外來文明的優長。對佛教以及其他外來宗教對中國文化建設的作用予以高度評價。 當今,三教發展又得到重視。2016年,習近平主席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支持各宗教在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義、禮儀制度的同時,深入挖掘各自教義教規中有利於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這就要求我國宗教與時俱進、革新發展,努力發揚積極因素、淘汰消極內容,對教規教義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 回首以往,中國本土的儒道二教繼續在互補中前行,外來佛教也早已在與儒道爭鋒融合後化入到中華文化體系中,這種多教相生相剋的傳統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繁榮;展望未來,已成爲我們文化自信有機構成的儒釋道三教,也必將通過創造性轉化而大大有益於世界文明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