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刘贺玉印造型独特 汉代考古首次发现
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左右等分。 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正在省博物馆火热展出,展厅内首次展出了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身份的直接证据刘贺玉印。11月30日,记者从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获悉,经专家考证,刘贺玉印的造型为鸮(xiao)钮,鸮钮玉印在此前我国的汉代考古中从未发现过。 在刘贺墓中,出土了刘贺玉印、大刘记印玉印、无印文龟钮玉印材、海字青铜印等各式印章。这枚刘贺玉印,是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印面边长2.1、通高1.5厘米(汉代一寸约合2.3厘米)。印文刘贺二字为阴刻篆书,左右等分。字迹线条粗细基本一致,空间分割讲求匀适,显示出方朴端重的艺术风格。
海昏侯墓刘贺玉印造型独特 汉代考古首次发现
玉印印钮为鸱鸮 出土之初,玉印被淤泥包裹,印钮难辨真容,有专家根据造型初步判断为蟾钮,后经仔细清理,印钮形态显露出禽鸟特征,又有专家认为是凤钮。近日,经专家考证,该玉印造型匐身回首,短尾疏翅,瞠目钩喙,眉耳毕现,为鸱(chi)鸮(xiao)的造型,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猫头鹰。这只鸱鸮工艺精娴、生动鲜活、殊为奇特,在此前我国的汉代考古中从未发现过。 鸱鸮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典籍中。《诗经》用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的呼号,表现了母鸟目睹幼鸟被猫头鹰抓走时的极度惊恐和哀伤。《史记贾谊列传》记载,西汉文帝时著名政论家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看到有鸮飞入舍中,认为会给自己带来折寿的厄运,悲痛伤感,特别作《鸮鸟赋》来自我安慰。由此可见,鸱鸮的形象在汉代已被视为凶鸟。 在传世文献有关刘贺不多的记载中,竟也出现了枭(鸮)的身影。《汉书武五子传》记载,汉宣帝地节四年九月,山阳太守张敞奉命查看软禁中的废帝刘贺在故昌邑王宫内的情状。他在给汉宣帝的报告中说,我想用话触动他,观察他的心事,就用恶鸟试探他,说:昌邑多枭。刘贺回答说:是的,以前我西行到长安,根本没有枭。回来时,东行到济阳,就又听到了枭的叫声。这段对话人们有着不同的解读,或认为刘贺有些大大咧咧没心没肺,或表明刘贺犹记得当年凶事谨言慎行。 学术界普遍认为,以当时公认的凶鸟作为个人私印的印钮,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反常的。这是刘贺本人的创意还是他人所为?这些都有待未来的深入研究为世人带来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