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09|回覆: 0

[思維啟發]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樣多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6-12-13 10: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樣多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樣多

養心殿東暖閣外牆地下火道的排煙口

現在正值寒冬時節,因為有暖氣,使得室內溫暖如春。不過,在很多年前的北京城,並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暖氣。明清時期,即便是皇帝生活的紫禁城,也只有一些重要宮殿才能安裝地暖。

那時,最常見的取暖設備就是炕,不僅皇宮裏常見,尋常百姓家也會用到。另外,還有火盆、手爐等取暖工具也極為流行。當然,紫禁城裏的火盆、手爐等設備不僅製作精美,背後還藏着諸多故事。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樣多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樣多

清乾隆掐絲琺瑯鎏金團鶴手爐

紫禁城重要宮殿有地暖

老北京有首童謠曾唱道:說什麼說呀,鍋台連着鍋呀,唱什麼唱呀,鍋台連着炕呀。這說的是古代百姓家傳統的禦寒方式。冬日天寒地凍,自古以來人們靠煤炭或柴禾來取暖禦寒。那麼往昔皇宮內又是如何度嚴冬的呢?

古時皇宮內取暖很有講究,如漢代時曾有溫寶殿,殿內有各種防寒設備,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牆壁用禦寒的花椒與泥土攪拌後塗抹,由此得名椒房殿。

到了唐代,皇宮取暖的方式越來越多樣。王仁裕寫的【開元天寶遺事】載,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與唐玄宗之弟申王以及其他皇室貴族,嚴冬時節,下令讓宮妓或又高又胖的婢妾將其團團圍住,以此來防寒遮風,這種抵禦風寒的方法在當時稱為妓圍。唐玄宗李隆基每到冬天就帶着貴妃楊玉環到臨潼的驪山行宮裏泡溫泉取暖。

金代在北京建立都城,史籍中記載:金朝在建立都城時,皇宮裏建了火炕,用來防寒取暖,皇帝和大臣冬天時,就在火炕的矮台上商議朝政,有時甚至還一起進餐。這種在居室中築建火炕並在炕桌上進餐之法,後來明清時期,流傳到民間,成為老百姓禦寒取暖的主要方式。

清代詩人褚維塏有一首【燕京雜詠】,詩云:安排衾枕臥無床,土炕家家砌曲房,移置磚爐深夜靠,慣薰煤氣當焚香。這首詩描繪出寒冬時節皇宮與百姓家用火炕取暖禦寒的情景。

明清兩代時,皇宮裏的保暖方式其本質上也是採取火炕的方式,只不過其技術和其他輔助設備更加先進。比如,紫禁城宮殿的牆壁厚實,屋頂廣大,這有利於冬季的防寒保暖。

如今,當人們遊覽故宮時,可見故宮裏一些殿堂內均設有套間暖閣或火炕,但在故宮裏卻找不到一個煙囪,那麼明清兩代的皇帝后妃以及子女們又是怎樣度過隆冬數九寒天的呢?

皇帝辦公的三大殿(一般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養心殿以及部分寢宮的牆均是空心的,殿內地磚下面砌有縱橫相通的火道,直通向殿外的地爐子。當點燃外面的地爐子時,熱氣會均勻地擴散到地面與牆壁的每個角落,整個殿堂裏溫暖如春。這樣做不但散熱面積大,熱量均勻,而且還沒有煙灰污染,類似於今天地暖的功效。

晚明太監劉若愚著【酌中志】中記載:乾清宮大殿右向東曰懋勤殿,先帝創造地炕於此,恆臨御之。由此可見,明代紫禁城中就已建造有此設施。

這些宮殿地下火道的入口一般都設在房屋的北邊,進氣口平日都用很厚的木板蓋住,還另設有排煙口,不僅可以排煙,還可通風供氧。如今,到故宮遊覽,細心的遊客還能在一些宮殿建築台基上見到地炕口。地下火道與北方地區民間所用的灶台取暖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皇宮裏的設計比民間的火炕先進很多。

不過,這種取暖方式比較費事,要打通宮殿地下部分,所以紫禁城裏並不是所有的宮殿都採用這種取暖方式。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樣多

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取暖方式花樣多

冬日的紫禁城

乾清宮炭火盆引發大火

在沒有地下火道的宮殿,均備有炭火盆。從現仍存於故宮的炭火盆文物可知,那時的炭火盆樣式非常多,太和殿的兩個炭盆均是用造價高昂的景泰藍燒制而成,為防火星外濺,火盆外還加蓋有不同金屬的網蓋,既實用又美觀。

有趣的是,入冬後,后妃們還會在入九的第一天,在點有炭火盆的居所,歡聚在一起吃火鍋取暖。

因為紫禁城裏的建築大多為木結構,炭火盆在取暖的同時,也讓紫禁城內的宮殿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易燃體。清朝嘉慶年間,圍繞這些火盆,發生了諸多故事。

嘉慶二年(1797年),乾隆皇帝已是太上皇。一個冬夜,乾清宮突然冒起大火,侍衛和太監們開始大力撲救,但此時正值寒冬,天乾物燥,火勢迅速蔓延到了北邊的交泰殿,在眼看火舌就要到坤寧宮屋檐的時候,風突然轉向,坤寧宮這才免去了一劫。事後經過查證,此次大火是因為太監在看守火盆時,沒有將火盆內的炭火蓋嚴,使得火星復燃引起了一場大火。

這場大火,使乾隆皇帝苦心收集了五十多年的天祿琳琅盡數損毀。後來,嘉慶很快將乾清宮及交泰殿重新修繕完備,另外又重新徵集各種版本圖書,補齊了天祿琳琅圖書。

此後,嘉慶對炭火盆格外注意。他甚至還下令只許在太和殿的平地上安放兩個火盆,而其他如中和殿、保和殿的火盆用完後一律撤除。

皇太后每年發炭120斤

皇宮取暖,不得不提取暖的材料:煤和木炭。皇宮的用煤多是來自寧夏的太西煤,它因出自太西鎮而得名。太西煤烏黑髮亮,觸之不染,燃之無煙無味,且有極高的發熱量。故寧夏的煤曾被稱為御煤。

木炭則來自涿州、通州、宛平、大興等近郊地區,用硬實木材燒成的炭被稱為紅羅炭,這些炭要按標準規格鋸成一節節的,然後送至宮裏。如今西安門外紅羅廠大街就是當年存貯木炭的地方。乾隆年間曾欽定過薪炭的供應標準:皇太后為120斤,皇后為110斤,皇貴妃為90斤,皇妃為75斤依級別大小供應薪炭。供薪炭的日期也有規定:即在每年的農曆十一月初一時開始發放,在次年春暖花開時節停止發放,與如今我們每年的供暖時間類似。

明清兩代時宮廷專門設有負責宮內取暖事宜的機構。如清朝內務府設有惜薪司,它便是專管薪炭的機構,每逢冬日取暖事宜分工更細,司下還設有柴炭處、燒炕處、熱火處等機構,機構下有太監專管點火燒炕。

清代時紫禁城的造辦處還曾在地安門外設有帘子庫,它是專門製作皇宮冬天或夏日使用各種帘子的機構。帘子也稱堂簾,冬天掛的帘子有皮簾、棉簾、毛氈簾等。帘子也是按官銜等級來懸掛:紫禁城皇帝、皇后以及妃子等寢宮內,為避冬寒均以裘簾錦幕,或以皮棉帷幕深垂。而太監宮女們的居屋則是使用蒲草製成的草帘子。

除了簾幕,帝后以及嬪妃們的臥具則是很厚的庫緞(庫緞,又名花緞,原是清代御用貢品,因織成後送入內務府的緞匹庫而得名)、栽絨(絲絨織品之一)等,有時皇帝的床上還鋪着幾層大紅毯與明黃毯。

當然,如果這些還不足以禦寒,皇帝、皇后和妃子們還常使用湯婆子(用銅製成灌入熱水溫暖被窩的器皿)取暖。另外還有銅製的暖手爐,暖腳爐和手提爐,這些設備製作精緻、考究。

乾隆去世後,一近臣描述了乾隆皇帝生前取暖時的一件軼事。乾隆皇帝冬一夜暖足,用大鵝子石爆火中極熱,以舊絮裹之,置諸被中,終夜溫暖異常,俗間所用湯婆子, 不免有水氣也。

乾隆生前曾在【冬夜偶成】中記述過紫禁城裏冬季的供暖情況及親身感受,其詩曰: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皓月懸長空,朔風飄碎霜。垂簾在氍毹,紅燭明塗堂。博山炷水沉,和以梅蕊香。敲詩不覺冷,漏水夜未央。

補白

明清是第四個寒冷期

在中國五千年氣象史上,曾出現過四個寒冷期,明清時期為第四個寒冷期。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850年,是第一個寒冷期,此次寒冷期,很少有相關的記載。

第二個寒冷期相當西漢末年到隋初。在第二個寒冷期內,三國時期的吳國,太平年間的初夏時節,竟然出現雷暴雨後下大雪的奇怪氣象。

唐昭宗李曄的天復元年(901年),是個大災年,先是夏秋之交久雨,入冬以後就開始下雪,雨和雪一直下到第二年春天也未停止,史書稱自冬至春雨雪不止。在這樣極端天氣下,老百姓凍死、餓死者無數,在當時的京城長安,十一月便城中薪食俱盡,民凍餓死者日以千數。

兩宋時期,是第三個寒冷期。北宋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主政22年,有5個年頭發生雪災。

宋哲宗趙煦當皇帝的元祐二年(1087年),京師(今河南開封)入冬以後天天下雪,至春不止,導致苦寒,民凍多死,趙煦因此取消了當年元宵節的游幸活動。

從明朝中期起,中國進入了第四個寒冷期,一直到1900年前後的清末才結束,長達500年。國內把這一時期稱為明清小冰期,國際上則稱為現代小冰期。最近的500年中,最寒冷的五十年,即出現在這一時期,其時間大致為1650年至1700年。

中國氣象災害大典綜合卷】中記載,1900年以前的嚴重強寒潮災害僅節選17次,明清就佔13次。 景泰四年(1453年)冬,中國自北而南的大部分地區都下了罕見大雪,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西等地連下一個多月的雪,導致太湖斷航,港口封凍,人畜凍死萬計,南方的廣西柳州等地,河裏的魚都凍死了。

明武宗朱厚照在位的正德八年(1513年),大雪使得南方的太湖、洞庭湖、鄱陽湖等變成了超級溜冰場,洞庭湖上冰合,人騎可行。原標題:明清紫禁城內如何度寒冬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