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46|回覆: 1

[文化反思] 一個青銅爵引發的『禮崩樂壞』·古代爵位為何源於酒器?

[複製鏈接]
是飛 發表於 2016-12-14 21: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很多人都知道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西周末年,周幽王為博愛妃褒姒一笑,命人點燃烽火,使得鄰近諸侯帶着士兵在從四面八方趕到驪山腳下,前來勤王。見此場景,褒姒莞爾一笑,這一笑,卻讓西周付出了亡國的代價。

西周滅亡時,鄭國國君會同其他各路諸侯勤王救駕,保護周平王遷都洛陽,開啟了東周的歷史,立下了汗馬功勞。

左傳】記載,東周惠王在位時,鄭國國君厲公設宴招待周惠王。周惠王為了表示感謝,將王后使用的鞶鑒(一種有帶子的銅鏡)賞賜給鄭厲公。不久,另一個諸侯國虢國的國君向惠王要賞賜時,惠王竟然賞給虢公一件青銅爵。鄭厲公聞聽此訊勃然大怒,從此對惠王十分怨恨。

後來,鄭國國君文公攻打滑國(今河南偃師)。滑國與周接壤,又常年與周王保持良好關係,於是,周襄王派人去鄭國為滑國說情,鄭文公竟將周王使者扣押起來,要挾周襄王屈從自己。

一個青銅爵引發的『禮崩樂壞』·古代爵位為何源於酒器?

一個青銅爵引發的『禮崩樂壞』·古代爵位為何源於酒器?

小檔案 藏品名稱 平底爵 年代 二里頭文化

為什麼一件青銅爵就能致使君臣交惡?這還要從爵這種器物在古人心中的地位說起。

天津博物館器物部館員李君介紹,銅爵自二里頭文化始現,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天津博物館中就收藏有一件二里頭文化銅爵,是為華夏青銅文明初期的代表器物。

對於青銅爵的描述,東漢許慎的【說文】中有:爵,禮器也,象雀之形,中有鬯(chng)酒,又持之也。所以飲。器象爵者,取其鳴節節足足也。

正如許慎描述的那樣,爵的整體造型舒展空靈,其外形像一隻雀鳥。在古代,爵讀作雀。

天津博物館器物部館員李君介紹:銅爵自二里頭文化始現,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天津博物館中就收藏有一件二里頭文化銅爵,是為華夏青銅文明初期的代表器物。

二里頭文化是指以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一至四期為代表的一類考古學文化遺存,它是介於中原龍山文化和商代文化遺存二里崗文化之間的一種考古學文化。

該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於晉南、豫西,首先發現於洛達廟遺址,但尤其以二里頭遺址發現的該類文化遺存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故以此命名。

二里頭遺址既是二里頭文化的命名地,也被考古界初步確認為夏代晚期都城遺址,而二里頭遺址和二里頭文化,也成為學界公認的探索夏文化的關鍵性研究對象。

天津博物館館藏的這件二里頭文化銅爵,通高19.7厘米。上世紀60年代,文物工作者從天津電解銅廠的廢舊雜銅中,揀選出此件珍貴的文物,據說銅料來自河南商丘。

考古發現顯示,先秦的爵,除了青銅材質之外,還有陶的,時代至少可以上溯到夏代。總的說來,爵下面有三個扁扁長長的尖足,中間是圓筒形的杯身,杯身的一側裝有把手,方便把握和舉持。

其器型最特殊的地方在於口部,圓形的器口被向兩側拉長,前端開出一個長長的凹槽,如將爵側傾,酒便可順着這個凹槽流出來,後端則上翹,形成一個尖尖的尾巴。

這樣一來,在飲用中,飲用者需手持酒爵,一仰面就能將爵中的酒一飲而盡。可以想見,我國古代酒席間飲酒的風度是頗為豪放的。

有趣的是,有的銅爵的爵口上還有兩個像蘑菇或是傘狀的小柱。有人說,這兩個小柱可能是用於拴掛香料包的,就像我們今天喝袋裝茶一樣,古人將香料包泡在酒里,喝酒時香料包因拴在小柱上而不至於被一起倒出來。

也有人說,古人不剔鬍鬚,成年男子的鬍子都很長,這兩個小柱可以分開鬍鬚,飲酒時,鬍鬚不會沾上酒。然而,它到底作何使用,至今沒有定論。

天津博物館館藏這件二里頭文化銅爵的爵口上,並沒有小柱。李君說,這件二里頭文化銅爵形制原始、風格粗朴,帶有早期青銅爵的顯著特徵,此器平底、薄壁,長流短尾,下部假腹有圓孔,通體合范鑄成。

這裡提到的假腹,位於下接銅鼎三足的位置,在使用時,由於下部有圓孔,因此並不能盛放液體,是為假腹。

所謂合范,是指此青銅器鑄造時用的范不是一體的,而是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部分,製作鑄件時再將它們合為一個整體,彼此固定住後,澆鑄銅液,冷卻後再分開。

一般說來,製作這種青銅爵時,泥范分為內范和外范兩個部分,製作時,將內范倒置於底座上,再將外范置於內范周圍,內外范之間有支撐物留出澆築空隙。

當外范合攏後,上面有封閉的范蓋,范蓋上至少留下一個澆注孔,將熔化的青銅溶液沿澆注孔注入,等銅液冷卻後,打碎外范,掏出內范,將所鑄的銅器取出,經過打磨修整,一件精美的青銅器就製作完成了。

除了器物之外,古時流通的銅錢也是採用這種合范法鑄造的,由於銅錢需要大量重複鑄造,聰明的古代工匠為了提高效率,在一對合范上會做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印跡,鑄造時每范可以出成品銅錢十幾枚或幾十枚。

和當年很多青銅器一樣,青銅爵應該主要作為禮器使用,用爵飲酒並非專為飲食,更是着重於禮,正因為貴族使用不同等級的酒杯,後來便出現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若說古人的飲酒之器,除了爵之外,還有觴碗樽杯盞等,而古代文人和文學作品中對於酒和飲酒器的描述讓我們浮想聯翩。

書聖王羲之的曲水流觴暢敘幽情,詩仙李白的會須一飲三百杯,柳宗元【詠荊軻】中的朔風動易水,揮爵前長驅,蘇東坡的一樽還酹江月,李清照的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等,都提到了飲酒的器具,在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中有一章【論杯】,更是詳細地描述了不同酒用不同的酒杯來飲。

只不過時代不同,飲者有別,飲酒之器更顯世事變遷。青銅爵,從出現到消失經歷了夏、商、周三代,各個時代的器型特點各有不同。

二里頭時期的銅爵較輕薄,有假腹;商代形體較大,有渦紋、獸面紋,還出現了銘文;西周時期鳥紋開始出現,器壁越來越厚,腹部下垂。李君說。至於青銅爵這種器物的消失,可能與漆器等更實用的器物出現有關。和當年很多青銅器一樣,青銅爵應該主要作為禮器,只供有身份的貴族或高官使用,平民百姓沒有資格使用。

禮記禮器】記載,周代參與祭祀宴會者的身份不同,其使用的酒器也有所差異,宗廟之祭,貴者獻以爵,賤者獻以散。尊者舉觶,卑者舉角。可見,只有身份高貴的貴族才能使用爵。

另外,祭祀之時,酒的種類不同,擺放位置也有嚴格繁瑣的規定,比如祭典時,淡薄的酒放置於內室,甜酒放在門邊,淺紅色的清酒放在堂上

在當時,用爵飲酒並非專為飲食,更是着重於禮,正因為貴族使用不同等級的酒杯,後來便出現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在周代,爵作為最高等的酒杯,如果周王能賞賜一件青銅爵,對於貴族來說是莫大的恩寵。回到文章的開頭,你就會明白,虢公得到周王賞賜的爵,自然顯得高貴;鄭厲公沒有得到爵,自然顯得身份遠遠低於虢公,這便是鄭厲公對於周王懷恨在心的真正原因。

原標題:古代爵位設立源於這種酒器

次次掛科 發表於 2025-4-17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從青銅爵看三代禮器制度的政治隱喻】

青銅爵作為"禮崩樂壞"的象徵性器物,其政治意涵遠比器物本身更為深刻。這件看似普通的酒器,實則承載着三代禮制中"器以藏禮"的核心要義。二里頭文化出土的平底爵(通高19.7厘米),其形制已具備後世爵器的基本特徵——前有流,後有尾,中有柱,側有鋬,下有三足。這種造型並非簡單的工藝設計,而是暗合【周禮·考工記】"爵之制,象天地人三才"的禮制思想。

從文字學角度考察,"爵"與"雀"的古音相通並非偶然。【說文】釋爵為"禮器也,象雀之形",實則揭示了更深層的文化密碼。在商周祭祀體系中,爵作為"祼禮"核心器用,其雀鳥造型暗喻"通天媒介"的巫術思維。考古材料顯示,二里頭至殷墟時期的青銅爵多出土於高等級墓葬,且常與觚組成固定配伍,這種"爵觚組合"正是【儀禮】記載的"大夫祭器"標配。

周惠王賜虢公青銅爵引發的政治風波,本質上反映了禮器制度的等級屬性。【禮記·王制】明確規定:"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鈇鉞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青銅爵作為祼祭權柄的象徵,其賞賜意味着祭祀特權的授予。鄭厲公所得"鞶鑒"雖貴為王后用器,但終究不及爵器所代表的祭祀權重要。這種"器以明尊卑"的制度設計,正是西周宗法秩序的物質體現。

二里頭銅爵的發現更值得深入解讀。該器出土於夏代晚期都城遺址,其平底特徵與商代弧底爵形成鮮明對比。考古類型學研究表明,平底爵向弧底爵的演變,恰與夏商禮制變革期相吻合。天津博物館藏品的特殊價值在於,它可能是現存最早的青銅禮器實物,為研究"夏禮"向"殷禮"的過渡提供了關鍵物證。

青銅爵從祭祀重器淪為權力博弈的籌碼,這一過程生動詮釋了"禮崩樂壞"的歷史實質。當周天子將象徵神權的爵器隨意賞賜時,不僅破壞了"惟器與名不可假人"的政治倫理,更動搖了"敬天法祖"的信仰基礎。鄭國扣押王使的僭越行為,正是禮器神聖性消解後的必然結果。這件穿越三千年的青銅爵,至今仍在訴說着權力與禮制永恆博弈的古老命題。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