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88|回复: 1

[考古发现] 张献忠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启动 将围堰发掘3个月

[复制链接]
山东受学 发表于 2017-1-11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月5日,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召开了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启动通报会,标志着彭山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正式启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周科华,国家博物馆综合考古部主任杨林,四川大学教授江玉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鲁茂出席当天的通报会。

张献忠“千船沉银”遗址找到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的岷江河道在线内,2010年被眉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保护范围为东西各至河堤,南至岷江大桥,北至府河、南河交汇处,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记载明军将领杨展曾在此伏击了大西军领袖张献忠的船队张献忠大败后,留下“千船沉银”的宝藏传说。

2005年以来,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陆续发现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装于木鞘中的银锭、“西王赏功”钱币以及大量的银质饰品、碎银等。特别是2015年12月,在彭山召开的江口沉银遗址保护和考古研讨会,经专家论证,江口沉银遗址极有可能为文献中记载的张献忠船队被伏击地点。

水下考古 预计3个月

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岷江水下,面临盗掘风险,保护难度极大。自2013年以来,遭到多次盗掘。经过一年多的侦查,今年10月,彭山公安成功破获江口沉银盗卖大案,涉案3亿元,并追缴回多件珍贵文物,其中虎钮金印、五十两金锭更是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为避免江口沉银遗址遭到进一步的盗掘和破坏,充分了解遗址的分布范围以及文物在水下的保存状况,为制定保护规划和研究明末清初的四川历史提供科学依据,2016年4月,经过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制定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工作方案,发掘时间预计为3个月。

围堰抽水后 河底进行层层发掘

“本次江口沉银围堰考古发掘和以往水下考古不太一样。因为江口沉银遗址并未发现沉船,已出土的物品,主要是夹杂在石头、泥沙中的金银。因此,将采取围堰抽水后,在河底进行层层发掘。这种方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在发掘工作开始之前,该院对遗址进行了多次的实地的考古调查,并系统的开展了测绘工作。同时针对该遗址的特殊性,制定了周密的发掘方案、文保方案、安保方案、后勤保障方案及宣传方案。

据悉,此次考古发掘计划通过河道内的临时围堰工程解决考古发掘平台,再通过金属探测器确定重点发掘区域。在发掘过程中采用全站仪精确定位出水文物坐标,同时利用三维成像和航拍技术采集文物信息。目前,考古发掘所需临时围堰工程已经竣工,文保、安保设施已经到位。

筹建张献忠江口沉银博物馆,打造全国首家“宝藏”博物馆

“此次发掘是我省第一次进行水下考古发掘,水下文物的埋藏情况与陆地相比更为复杂,况且遗址本身又屡遭盗掘,因此本次考古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期望能够通过本次考古发掘对江口沉银遗址的性质、文物的分布范围、埋藏情况和保存状况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能为四川水下考古积累经验,培养人才。”高大伦表示,通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将进一步使整个遗址及文物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保管,从而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此次考古发掘中将力争做到一流的发掘、一流的保护和一流的展示。并根据本次考古发掘的进展情况,及时向媒体和社会公布工作成果。

据了解,彭山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将对明末清初历史研究产生重大的意义。张献忠大西军是影响明末清初历史走向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四川乃至全国清代以来的历史,产生过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将为解决诸多有关张献忠的历史传说提供科学依据,为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征战历史、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同时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将对认识明末清初的社会经济状况、物质文化形态,乃至明末清初以来的社会历史走向等都将产生重要的意义。为此,彭山区正积极筹建张献忠江口沉银博物馆,拟面向全国征集一流的设计团队来主刀整体策划和规划,打造全国首家“宝藏”博物馆。

阿土伯呀 发表于 2025-4-18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口沉银考古:揭开明末财富密码的科学探索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沉银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启动,这一考古项目具有多重学术价值。从方法论角度看,此次采用的围堰抽水发掘技术在考古实践中实属创新之举。传统水下考古多针对完整沉船遗址,而江口沉银的特殊性在于其金银物品散落于河床泥沙之中,这种发掘方式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开创性意义。

从历史文献学角度考证,清代《蜀碧》《荒书》等史料对张献忠江口之战有明确记载。此次考古发现的金册、银锭、"西王赏功"钱币等实物,与文献记载形成了难得的互证关系。特别是虎钮金印的发现,为研究明末农民政权职官制度提供了珍贵的一手材料。这些实物史料将极大丰富我们对大西政权经济制度、货币体系的认识。

就文物保护而言,此次考古工作体现了"抢救性发掘"与"科学研究"并重的理念。面对猖獗的盗掘现象,考古工作者在公安部门配合下追回国宝级文物,并制定系统的发掘方案,这种多部门协作的模式值得肯定。考古团队特别注重文保技术的应用,针对金银器的水下保存状况制定了专门保护方案,展现了现代考古学的专业素养。

从历史地理学视角看,江口作为岷江与府河交汇处,自古就是水路要冲。此次考古不仅关乎张献忠宝藏之谜,更能揭示明代四川水运网络的实态。通过对出土物品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以还原明末江口水域的地理特征,为研究四川盆地水系变迁提供新证据。

此次考古工作的科学价值不仅限于寻找"沉银",更在于建立明末清初四川社会经济的实物史料体系。考古发现的金银货币将为了解明末通货膨胀、白银流通等经济史问题提供关键数据。建议考古团队在后续研究中注重科技考古手段的应用,如金属成分分析、沉积物研究等,以获取更全面的历史信息。

江口沉银考古是中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实践,其科学价值将随着发掘工作的深入而不断显现。我们期待这次考古能为明末历史研究开启新的学术视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