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194|回覆: 1

[醫藥臨床] 【名醫名方】·補腎排毒湯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7-1-12 16:1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周信有,男,漢族,1921年生,山東牟平人,甘肅中醫藥大學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屆甘肅省名中醫。2010年入選全國名老中醫藥傳承工作建設項目專家。2015年榮獲甘肅中醫藥大學『特殊貢獻獎』。他對【黃帝內經】有著深入、系統的研究,先後出版了【內經類要】【內經精義】2部專著。此外還著有【決生死秘要】【中醫內科急症證治】【老年保健】【周信有臨床經驗輯要】等著作。

組成:熟地20克,山萸肉20克,黨參20克,白朮(麩炒)20克,生黃芪30克,茯苓15克,益母草20克,丹參20克,淫羊藿(羊脂油炙制)20克,制附片9克,懷牛膝9克,生大黃6~10克。

功效:益氣溫腎、活血利水、通腑泄熱。

主治:慢性腎功能不全。

臨證加減:陽虛偏重者,加巴戟天20克,仙茅20克;偏陰虛者,加女貞子20克,鱉甲(醋制)30克;蛋白尿長期不退者,生黃芪加至50克,另加生水蛭粉5克,早晚分沖;血尿明顯者,加白茅根30克,仙鶴草30克;血尿素氮、肌酐明顯升高者,生大黃可加至20克,另加生牡蠣30克。

按語:慢性腎功能不全在中醫學中屬於『水腫』『關格』等病的範疇。周信有認爲治療本病的思路應集中於保護殘存腎功能,促進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改善機體的自中毒症狀。本方是集泄濁、祛瘀、扶正三法於一體的綜合應用。

臨證加減方面,水蛭不焙炙,一律生用,可裝入膠囊吞服,減輕服藥刺激。應用生大黃治療該病,是取其通腑泄濁之效,給邪以出路,臨證不可拘泥其用量。用通下泄水、溫腎排毒治療尿毒症,制附片、生大黃爲必用,制附片可加至30克。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發表於 2025-4-10 08:18 | 顯示全部樓層
周信有"補腎排毒湯"方義闡微及臨證運用要旨

周氏此方融匯【內經】"開鬼門,潔淨府,去菀陳莝"之旨,以"扶正祛邪,標本兼顧"爲立方要義。全方配伍精當,暗合"補而不滯,攻而不伐"之妙,實爲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之良方。

組方深義:
方中熟地、山萸肉滋腎填精,取"精化氣"之理;淫羊藿、制附片溫補腎陽,遵"少火生氣"之訓。此四味共建"腎之陰陽互根"之功。黨參、白朮、黃芪補脾益氣,暗合"後天養先天"之機;茯苓、益母草利水滲濕,丹參活血化瘀,正應"血水同源"之論。尤妙在用生大黃通腑泄濁,牛膝引藥下行,使濁毒從二陰分消,深得"給邪出路"之三昧。

配伍玄機:
補瀉同施:黃芪配大黃,一補一瀉,固本清源
溫清並用:附片協大黃,寒溫相制,去性存用
升降相因:牛膝佐黃芪,降濁升清,斡旋氣機

臨證心法:
1. 量效關係:大黃用量當隨肌酐值調整,初期6克漸增至20克,以日行2-3次軟便爲度。附片用量可隨陽虛程度遞增,但須久煎60分鐘以上去其毒性。

2. 增效配伍:蛋白尿頑固者,水蛭粉宜用生品裝膠囊,取其"破血不傷血"之性;血尿明顯時,白茅根需鮮品搗汁兌服,效尤佳。

3. 證變方隨:陰虛證見舌紅少苔,當減附片加鱉甲,先煎60分鐘;濕熱偏盛見苔黃膩,可加積雪草30克、六月雪15克。

運用禁忌:
本方偏溫補,濕熱壅盛證見口苦苔黃膩者慎用;終末期腎衰(GFR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