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89|回覆: 1

[醫藥臨床] 清熱宣郁 養血祛風治肺癌

[複製連結]
順天道化 發表於 2017-1-13 09: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病案】

王某某,女,66歲,2007年1月31日初診。左肺癌術後4月余,病理可見中分化腺癌,部分爲細支氣管肺泡癌,腫瘤大小3.0×2.2×2.2厘米,淋巴結轉移:0/18,斷端(-),未化療。咳嗽不重,痰少,口乾,咽癢,納差,皮膚濕疹瘙癢,二便調,舌質紅,苔薄黃,脈沉細。

辨治要點 肺氣膹郁,燥熱蘊積,而成積聚;金木失媾,木逆侮金,血虛風生。治宜清熱肅肺,宣郁化積,養血柔肝,祛風止癢。擬方如下:

處方 百合30克,川貝母10克,桔梗10克,金蕎麥15克,蘆根30克,桃仁6克,生薏仁15克,沙參15克,麥冬10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杭白芍15克,地膚子10克,蟬蛻5克,防風10克,僵蠶10克,代赭石15克,雞內金30克,生麥芽30克,草河車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10克。

方義 百合、川貝母、桔梗、蘆根、桃仁、生薏仁清熱,解郁,散結;金蕎麥、白花蛇舌草、草河車清熱解毒;沙參、麥冬養陰生津;生地、當歸、白芍養血;地膚子、蟬蛻、防風、僵蠶祛風;代赭石、雞內金、生麥芽開胃消積;生甘草扶中、調和諸藥。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7年3月5日複診 皮疹瘙癢減輕,偶有咳嗽,納食增,有時胸前發堵,舌質紅,苔薄黃,脈沉細,擬方如下:

沙參15克,桑葉10克,枇杷葉15克,麥冬10克,生地10克,川芎10克,地膚子10克,蟬蛻5克,防風10克,浙貝母10克,僵蠶10克,杏仁10克,金蕎麥15克,草河車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雞內金30克,生麥芽30克,莪朮8克,龜版15克,炙甘草10克。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2007年12月12日複診 左肺癌術後1年3個月,中分化腺癌,骨掃描未見骨轉移徵象。胸片同前,頭顱CT未見異常,腹部B超正常。皮疹消失,納可,偶爾眠不安,大便正常,舌質紅,苔薄黃,脈沉細。擬方如下:

沙參15克,百合30克,川貝母10克,桔梗10克,蘆根30克,桃仁6克,生薏仁15克,生熟地各10克,當歸10克,杭白芍15克,鼠婦10克,金蕎麥15克,炮山甲10克,鱉甲15克,炒棗仁30克,合歡皮30克,僵蠶10克,代赭石15克,雞內金30克,生麥芽30克,草河車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10克。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之後以上方爲基礎方,根據病情變化隨證調整,堅持服藥,情況良好。

2009年9月14日複診 左肺下葉癌術後3年,近期複查胸部CT未見復發及轉移徵象。易生口腔潰瘍,近來口乾,咽癢,時有咳嗽,不重,痰不多,納可,眠可,二便調,舌質紅,苔薄黃,脈弦細。疏下方以資鞏固:

生地10克,丹皮10克,竹葉10克,生石膏30克,蓮子心3克,車前草15克,沙參15克,百合30克,川貝母10克,浙貝母10克,鼠婦10克,僵蠶10克,蘆根30克,杏仁10克,生薏仁15克,九香蟲5克,生蒲黃10克,蜂房5克,金蕎麥15克,大青葉15克,生甘草10克。14劑,每日1劑。上藥煎2次合在一起約400毫升,早、晚分2次服。

【按】 本例從患者皮膚瘙癢著眼,考慮血虛生風,而血虛又與金木失媾、肺金膹郁,失其清肅下降之職,金不能平木反被木侮,由此熱益盛、燥益甚、水益虧而血益虛,血虛則風起矣。孫桂芝在本例的治療中,始終把握這一基本線索,根據邪正之消長,或清熱、或潤燥、或滋陰、或養血、或祛風,病象縱使萬千,然卻成竹在胸也。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南丘 發表於 2025-3-28 18:08 | 顯示全部樓層
【學術評議】本案以"清熱宣郁、養血祛風"法論治肺癌術後,體現了中醫"病機統攝、多髒同治"的辨治特色。患者術後見肺燥鬱熱(咳嗽痰少、舌紅苔黃)、肝血虛風(膚癢濕疹)、脾胃失和(納差)之複合病機,符合【內經】"肺熱葉焦""諸痛癢瘡皆屬於心"之論,更暗合金虛木侮、土不生金之傳變規律。

方劑構建頗具章法:①以百合固金湯爲底,合貝母、桔梗、蘆根等肅肺散結,既承【金匱】"百合病"養陰清熱之法,又取【醫學心悟】貝母瓜蔞散潤燥化痰之妙;②當歸、白芍、生地取四物湯意養血熄風,佐地膚子、僵蠶等風藥,既應"治風先治血"之訓,又合【外科正宗】消風散配伍精要;③代赭石配生麥芽、雞內金,乃張錫純鎮肝健脾法之變通;④金蕎麥、白花蛇舌草等現代抗腫瘤藥味的選用,展現古今匯通思維。

此案啟示有三:其一,肺癌辨治當突破"肺臟本位",重視肝肺氣機升降;其二,血虛風動證候可能是腫瘤免疫相關皮損的中醫表徵;其三,術後未化療者,中藥當側重調節內環境而非一味攻伐。惟脈沉細提示正氣已傷,若長期調治,或需酌減苦寒,增入黃芪、靈芝等扶正之品。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