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548|回覆: 1

[陰陽五行] 『五行』說再考源

[複製連結]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1-25 08: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光明日報·國學】

『五行』說的起源問題似千古之謎,筆者【『五行』說源於天道歷數考】(【光明日報】2013年1月7日第13版)曾考『行』字本義、『五行』文獻等,提出『五行』本是天道天行的歷數概念,並解釋了圍繞原始天道五行說而分別注入五德、五材說的思孟五行論、鄒衍五德論之來歷。因版面限制,一些重要論述未及展開,茲再述若干問題。

尚書】『五行』說

今人探五行說多以【尚書】4處『五行』為源:【甘誓】曰『威侮五行』,【洪範】曰『汩陳其五行』『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甘誓】『威侮五行,怠棄三正』亦見【墨子】等引,當非偽書,其『五行』即原始五行義;王引之曰威侮即烕侮,烕通蔑,烕侮即輕慢義,與後文『怠棄』相類,亦與【泰誓】『狎侮五常,荒怠弗敬』同,此五行、五常皆為天道歷數概念。『三正』非後儒所謂三代各建寅丑子之時位為正月或元旦等,實漢【太平經】『天正以八月為十月故物畢成,地正以九月為十月故物畢老,人正以亥為十月故物畢死,三正竟也,物當復生』義,即黃道躔度與大氣、生物三者循環拐點有時間差問題,【春秋繁露】『正者正也,統致其氣,萬物皆應,而正統正,其餘皆正』庶幾近之。【甘誓】『五行—三正』並稱且同屬十月制歷數義,非有他義或玄奧;【洪範】『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據『其』字及句意可知此『行』僅指洪水之行,再據其四字式修辭等,則知此『五』字當為衍文。

洪範】後兩『五行』一在劉歆、馬融、班固等謂出自【洛書】的『初一曰五行』章,一在『九疇』詳解章,且詳解章系後出。劉節、馮友蘭、傅斯年等謂【洪範】出自戰國,梁啓超、郭沫若、馮友蘭、竺可楨、楊向奎、羅光、龐朴等又謂【洪範】後兩『五行』僅普通材質義,漢唐註疏亦以普通五材解之,正與【左傳】『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及帛書【易傳】裏孔子談『水火金土木』五材吻合。若『初一曰五行』之『五行』系前所考天道歷數含義,則其與後文所敘歲、月、日、星辰、歷數的『次四曰協用五紀』有衝突,即『九疇』中『五行—五紀』兩疇有重疊,故【洪範】後兩『五行』當全為五材義而用字非『五材』。劉起釪謂【洪範】為商作又曰先秦書引之皆無神秘義而至漢代方大變,此或可證此篇主體不偽或不晚出,但亦證後兩『五行』十分蹊蹺。故筆者疑【洪範】後兩『五行』尤早出的『初一曰五行』之『五行』,系由『五材』所訛,秦漢時鄒衍式金木水火土五德說已泛濫成大思潮,【尚書】在傳抄中發生『五材→五行』之改奪亦屬可能。

另【墨子·經下】『五行毋常勝,說在宜』、【孫子·虛實】『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多被解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畢沅校【墨子】謂說篇不出墨翟,孫詒讓更疑經篇亦如是,竊亦疑說篇尤為戰國起之作品,故說篇以五材之名解該『五行』。誤解孫武『五行』者見杜佑【通典·兵十四】注曰『五行謂金木水火土,四時謂春夏秋冬,言五行更王、四時迭用』。然【墨子】【孫子】該『五行』實與陰陽、四時、八正、九解等概念同類,皆言天之行時行氣,並非思孟式五德天論或鄒衍式五材天論。

『天干地支』說

『支幹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橈之所制也。』古書多言黃帝時代隸首作算數,大橈作甲子,容成綜合日月星占律呂甲子算數諸術『著調歷』。華夏祖神號『炎黃』(兄弟倆)非源於中土黃、南地炎,而源於太陽崇拜下的日黃、日炎印象。【管子】『道之在天者日也』,【論衡】『日,火也,在天為日,在地為火』,【白虎通】『其帝炎帝者,太陽也,其神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春秋繁露】『帝號必存五,帝代首天之色,號至五而反……軒轅直首天黃號,故曰黃帝雲』且蘇輿注曰『黃者首天之色,帝者首天之號』,此可見炎黃之號與太陽崇拜、五行歷數的關係。黃帝曆法是簡便可行的五行太陽曆且沿用至夏,周秦漢唐皆謂夏曆得『天正』且周秦祭祀田獵等大事仍用夏曆。

今有學者言天干來自黃帝時十月制太陽曆,如陳久金、孫新周、何新、田合祿、王先勝等,甚是。唐王冰注【內經】曰『天分五氣……五氣分流,散支於十干』,宋【玉海】曰『五常之形氣出於律歷之數』,宋【天原發微】曰『十干者,五行有陰陽也』,又曰『五即十干,六即十二支』,明【莊子通義】曰『六極只是十二支,五常只是十干』。郭沫若、范文瀾、齊思和等皆謂十、五常數源於單、雙手之指數,劉師培、章太炎謂人類最初『只知五數』,甚是。康有為『數以十為止,外國亦然』,【左傳】『日之數十』『天有十日』,【大戴禮】【家語】【淮南子】【說文】等『日數十』,【內經】『天有十日』『夫陰陽者數之可十』,【逸周書】『數起於一而成於十,次一為首』,【太平經】『十者數之終也,故物至十月而反初』,【春秋繁露】『天之大數必有十旬,旬,天地之數,十而畢舉……十而畢成』『天之大數,畢於十旬……十如更始,民世世傳之,而不知省其所起,知省其所起,則見天數之所始』,【說文】『旬,遍也,十日為旬』。金文旬字乃日行一圈之象,十日輪巡即十干輪迴,古人十日輪出神話本此。李奇注【漢書】『合於十日,從甲至癸也』,高誘注【呂氏春秋】『日,從甲至癸也』,許慎注【淮南子】『十,從甲至癸也』,王肅注【家語】『日數十,從甲至癸也』,【左傳】『日之數十』杜注『甲至癸』,【左傳】『歲時日月星辰』孔疏『日謂十日,從甲至癸也』,【周禮】『挾日』鄭注『從甲至甲(一作癸)謂之挾日,凡十日』,此十日即十干之意。

史記正義】以十天干、十二地支釋【律書】『十母十二子』。子——亥十二地支或源自一天干三十六日除三得十二日,彝族舊曆法即以十二日三分十月制之每月三十六日。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曰商代不以十二地支命名一晝夜之十二時辰,但亦肯定商代已以十二地支單獨紀日;干支組合紀日、年不紀月及古人稱『支幹善日』是支字在前,此可證十二地支源自一干內十二日乘三。王充、班固等謂十二地支源於辰數十二,此辰數非指時鐘或朔望月而指黃道星次,漢蔡邕等及今陳久金等又謂十二地支源於朔望月十二,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有月數、辰數二說且後說甚詳。【論衡】所始記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或源自歲星(木星)一周天十二年之星占術,或黃道十二星次之星占術。

『三綱五常』說

倫理性『三綱五常』亦源於天道歷數,如同三綱五紀、三綱四支、三統五行、三統五端、天綱、斗綱等初義。五常本五行,三綱即三辰,辰是有時間坐標意義之星。【太玄經】『三綱得於中極』,【內經】『黃帝坐明堂,始正天綱,臨觀八極,考建五常』,【文子】『神農、黃帝核領天下,紀綱四時,和調陰陽』,【越絕書】『不失陰陽、日月、星辰之綱紀』『陰陽萬物,各有紀綱』,【春秋繁露】『循三綱五紀,通八端之理』,【漢書】『斗,天之三辰,綱紀星也』『玉衡杓建,天之綱也;日月初纏,星之紀也』,【內經】『夫五運陰陽者……萬物之綱紀』等,皆言星運及氣行。

『三綱五常』最初是由天道領域的歷數概念引入人道領域並賦予倫理或德性內涵後成人間德數或倫次,此正如思孟派引仁義禮智聖(誠)五德說入天道五行說以建構天人倫理貫通、德性貫通的『新五行』說(此新五行說是天道化、倫理化的五德義),又如後孟子的鄒衍之流以五材生克之德入天道五行說以闡天道主運、更息而張『五德終始』說,此皆是鳩佔鵲巢而『五行』含義日益被附增且其本義漸湮的思想學說史之典型。

(林桂榛 作者單位:曲阜師範大學)

知秋 發表於 2020-8-4 16:2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曾考『行』字本義、『五行』文獻等,提出『五行』本是天道天行的歷數概念,並解釋了圍繞原始天道五行說而分別注入五德、五材說的思孟五行論、鄒衍五德論之來歷。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