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45|回覆: 0

[文化觀點] 文化圓桌·非遺,從個體傳承到人群傳承

[複製連結]
無端 發表於 2017-1-25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從2001年崑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名錄開始,由政府主導的非遺保護工作已經走過了15個年頭。15年來,從提倡『保護為主』,到強調『傳承發展』,再到如今提出『振興傳統工藝』,一系列措施的推出,折射出國家對非遺工作重心的層層推進,也折射出人們對非遺認識的不斷發展。

伴隨農耕文明發展起來的非遺應如何融入現代生活?培育工匠精神、振興傳統工藝,當務之急要做好哪方面的工作?日前,本報記者約請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就此話題展開了討論。

——編者

呼喚工匠精神的回歸

邱春林

通過研修計劃,手藝人把他們的技藝帶到高校,這既有利於高校產學研一體化的發展進程,也有利於手藝人自身藝術境界的提升。研究新中國成立以來手工藝的文化變遷可以發現,最近60年來,手工藝發展最大的經驗就是產學研一體化,很多大師都是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今天的非遺傳承人,仍然需要邊生產、邊學習、邊研究,三足鼎立,缺一不可。手藝人不光要有動手能力,還要具備理論修養,『眼高手能』才能稱作一個合格的手藝人。

從工業革命到現在,幾百年來,技術革命的紅利持續時間越來越短,技術更新換代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傳統工藝的生存空間,也越來越多地被壓縮了。手工藝生產要靠成熟的技藝,而技藝的養成並不是僅僅了解技術原理就能做到,它需要很長的時間積澱。而時間成本,恰恰是最昂貴的東西,而且在未來將變得越來越珍貴。

這些年來,非遺保護在全民範圍內廣受關注,傳統手工藝的文化屬性在這個時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凸顯,這是振興傳統工藝的良好契機。

在傳統工藝強國日本,傳統工藝在國民經濟比重的佔比是很小的,不到1%。中國如今也不到1%。不同的是,日本的傳統工藝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美譽度。為什麼?因為大家非常認可日本工匠做的東西,認可他們的誠實守信和工匠精神。日本的傳統工藝特別強調這種精神,甚至上升到國民性內涵的高度。

這就是傳統工藝的價值所在。中國傳統工藝有幾千年的歷史,並不缺少這種工匠精神,現在一部分手藝人身上也同樣保留着工匠精神。傳統工藝是否興盛,不是看經濟規模如何,而是看它所蘊含的精神價值能否深入人心、能否代表國家形象、能否傳承不散。單純講創新是行不通的。這個時代並不缺乏新奇的產品,每一件手工藝品都要讓人體會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要喚起人與物之間的情感關係。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手工技藝就會永遠存留下去。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

傳承人培訓是雙向互惠

喬曉光

在中國高等教育系統中,很少有涉及民間美術、手工藝等非遺項目的學科。這意味着這些知識還沒得到足夠的重視,還無法進入主流文化體系。傳承人培訓計劃可以說是一種突圍。將傳承人請進高校,意味着把高校和民間兩種不同生態的文化場域直接聯結起來了。大學代表主流的知識體系,非遺代表生活化的文化,二者的融合是有必要的,也是不容易的,對高校形成了很大挑戰。在探索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完善之處,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中央美院在培訓試點中積累、摸索出了一些經驗,也明確了一個基本事實:培訓不會破壞非遺的傳承。一個傳承人的手藝,已經成為溶入他血液的本能,不會因為學習了一些新的技法、接觸了一些新的審美風格,就受到『污染』,就忘了本。相反,是這些來自民間的審美和技藝,吸引了高校裏的師生。很多傳承人在跟大學生們交流的過程中、講課中找到了自信,發現了自己默默堅持的東西得到了人們的尊重與認可,發現了這些手藝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傳承需要創新,傳承的方式也需要創新。從可持續的角度,我還有如下幾點建議:

第一,要注意非遺類型和相關高校的匹配度。一方面能夠發揮高校的長處,對傳承人提供最大的幫助;另一方面,由於培訓是雙向互惠的,也要考慮到傳承人的技藝門類為學校帶來的益處。我們非常強調年輕學生的參與,並發現其效果比老師參與更好。學生與傳承人的溝通能夠做到一對一,學生會深入到包括口述經驗的總結、文本的總結及創作等過程中,對非遺項目產生更深的情感認同。

第二,藝術創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而培訓的時間相對較短,會影響成果展覽的效果。因此,更重要的是建立可持續的互動機制,比如鼓勵高校在社區發揮更大的作用,把學生拉進傳承人的工作室,使社會變成一個更大的課堂。

第三,進一步通過互動來推動高校學科的建設發展,讓非遺真正成為高校學科體系中的一員。我們國家有數量如此龐大的非遺項目,沒有學科設置與相關專業,將不利於它的持續發展。

(作者為中央美術學院非遺研究中心主任)

非遺是一種生活方式

馬盛德

我是撒拉族人。我的家鄉曾有隆重的婚俗,也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婚禮往往從夏天開始準備,歷經半年左右,隆冬季節才正式舉行。風俗的形成,是由生活環境的原因決定的:冬天食物方便儲存,不會腐壞;繁雜的事務需要親友近鄰的幫助,而冬天不事生產,人才得閒。

如今,這種風俗已消失。冰箱的發明、飯館的出現,讓撒拉人不再需要花費那麼多精力去準備一個婚禮,人手問題也變得不那麼重要了。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難道就為了讓這項非遺傳承下去,而讓村民們放棄更現代、更方便的生活方式嗎?況且,繁瑣婚禮所需要的人手,在今天的村子裏已難以滿足了。

與撒拉族婚俗一樣,非遺的變化都依循同樣的道理。非遺是一種生活方式。不能融入新的生活方式的非遺必死無疑。一些專家理想化地呼籲將它們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未免顯得不切實際。畢竟,非遺的核心是『人』,人的需求是第一位的。若脫離了生活需求,無異於把非遺當作目的,把人當作實現手段,使文化凌駕於人之上,這樣不可能走得太遠。

10多年來,非遺從一個生僻詞彙,成為家喻戶曉的概念。我們探索出的一些做法,尤其是生產性保護、整體性保護等,都得到廣泛的認可。但是,今天非遺的狀況和過去不同。尤其是在城鎮化建設中,非遺自發性傳承遇到一些困難。傳承人高齡化趨勢明顯,1986名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70歲以上佔一半以上,傳承斷層的情況比較嚴重。傳統的師傅傳承、家族傳承雖在延續,但家庭人口結構的變化,使其難以適應今天的生活方式。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誕生,正是意圖改變這一現狀。

非遺保護是整個人群的一種傳承,而不是局部的個體傳承。一個領域的振興,需要足夠龐大的基數作為保證。我們在培訓計劃中提出了『傳承人群』的概念,不僅包括已獲取資格認證的傳承人,也包括入門未深的工匠、學徒,大大擴展了培訓的範圍。培訓也據此劃分層次:『研修』是資深的從業者、傳承人;『研習』側重於技術性,傳承人或者其他從業者可以在實驗室裏搞研究,解決生產當中遇到的燃料、材料、工藝等方面的技術問題;『普及培訓』則比較開放,門檻較低,重在培養大眾的興趣。只有這樣多管齊下,非遺才有未來。

(作者為文化部非遺司巡視員)

本報記者 周飛亞整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