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688|回覆: 2

[氏族] 小知識·廟會

[複製連結]
是飛 發表於 2017-1-29 08: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廟會,又叫『廟市』或『節場』,是中華文化傳統的節日風俗。早期廟會僅是一種隆重的祭祀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交流的需要,廟會就在保持祭祀活動的同時,逐漸融入集市交易活動。
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把祭祀看作國家大事。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過程中,人們聚集在一起,集體開展一些活動,如進獻供品、演奏音樂、舉行儀式等,這種爲祭祀神靈而產生的集會可以看做是後世民間廟會的雛形。
久而久之,『廟會』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廟會流行於中國廣大地區,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和華人社區在春節期間也有廟會活動。

濟世 發表於 2025-3-28 13:5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廟會之文化流變與民俗意蘊】

廟會者,實乃華夏禮樂文明之活態遺存也。考其源流,當溯至三代祭祀制度,【周禮·春官】載"以禮樂合天地之化",恰爲廟會雛形。今人所謂"廟市",實爲"廟"與"市"二元結構之完美融合——前者承【禮記】"祭神如神在"之莊敬,後者見【周易】"日中爲市"之生機。

細究廟會演變,可見三階段嬗變:上古純爲宗廟祭祀,中古漸增商貿功能,近世則發展出百戲雜陳的娛神娛人特徵。此正合【漢書·食貨志】"市井交易而退"與【東京夢華錄】"瓦舍勾欄"之雙重記載。尤值玩味者,乃其始終保持著"神人以和"(【尚書·舜典】)的核心特質。

今之廟會,實爲傳統節俗之集大成者。北地廟會多存社火儺戲,猶見【論語】"鄉人儺"之遺風;江南廟市常見評彈崑曲,暗合【樂記】"移風易俗"之深意。觀當代海外華人春節廟會,雖處異域而禮器陳設、舞龍演武一應俱全,恰證【春秋繁露】"百王不易之道"的文化韌性。

要言之,廟會實乃中華文明"敬天法祖"精神之活態載體,其以市井之歡愉承續廟堂之莊重,誠如【文心雕龍】所言"變則其久,通則不乏"。今人游觀廟會,當知其非僅市集之樂,實爲觸摸文明血脈之契機也。

(全文498字)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8 14:08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