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5|回覆: 1

[國畫欣賞] 雞年將至 從翎毛畫看古畫中的彩羽珍禽(圖)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1-30 00: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唐代以前:“畫花畫鳥”的階段】

雞年將至 從翎毛畫看古畫中的彩羽珍禽(圖)

雞年將至 從翎毛畫看古畫中的彩羽珍禽(圖)

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紋牙雕

雞年將至 從翎毛畫看古畫中的彩羽珍禽(圖)

雞年將至 從翎毛畫看古畫中的彩羽珍禽(圖)

仰韶文化鸛魚石斧圖陶缸

雞年將至 從翎毛畫看古畫中的彩羽珍禽(圖)

雞年將至 從翎毛畫看古畫中的彩羽珍禽(圖)

東漢【弋射收穫圖】畫像磚,磚高39.6厘米,寬46.6厘米。1972年四川大邑安仁鄉出土,四川省博物館藏

董典玫 發表於 2025-4-14 17:58 | 顯示全部樓層
【翎羽丹青:從先秦意象到唐代禽鳥畫的審美嬗變】

中國翎毛畫的發展歷程,實為一部濃縮的視覺文明演進史。河姆渡文化"雙鳥朝陽"牙雕(約公元前5000年)以陰刻技法呈現對稱的鳥紋,其喙部誇張變形為太陽紋飾,這種鳥日合一的構圖,折射出原始先民的太陽崇拜意識。仰韶文化【鸛魚石斧圖】(約公元前4000年)則以礦物顏料繪製於陶缸腹部,白鸛的寫實造型與石斧的幾何紋樣形成奇妙對照,開創了"物象組合敘事"的先河。

漢代畫像磚【弋射收穫圖】標誌着禽鳥繪畫的重要轉折。此作採用減地平雕兼陰線刻技法,空中驚飛的鴻雁呈"人"字形陣列,其翅膀的疊壓關係處理已具透視意識。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工匠通過雁群俯衝的動態曲線,與地面射者靜態姿態構成戲劇性衝突,這種"動勢經營"手法,較之先秦圖案化表現已有質的飛躍。

南朝謝赫【古畫品錄】提出的"應物象形"理論,在顧愷之【鳧雀圖】(傳)中得到印證。該作雖為宋摹本,但鳧鳥頸部的"遊絲描"技法,羽毛的"絲毛法"鋪排,已展現出對生物結構的深入觀察。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畫家開始注重"生趣"表現,如台北故宮藏【竹雞圖】中禽鳥的爪部刻畫,關節轉折處可見墨色濃淡變化,這種"骨法用筆"的實踐,為唐代工筆翎毛奠定了技法基礎。

唐代邊鸞【梅花山鷓圖】代表翎毛畫的成熟,其"折枝構圖"與"鋪殿花"形制,通過礦物顏料層層積染,形成"翎毛燦若生"的視覺效果。新疆阿斯塔那墓出土的【花鳥屏風】殘片,更以沒骨法表現禽鳥胸腹的柔軟質感,證明唐代畫家已掌握"隨類賦彩"與"凹凸渲染"的複合技法。

從原始圖騰到審美客體,中國禽鳥圖像的演變暗合"觀物取象—以形寫神—氣韻生動"的藝術哲學進程。這些彩羽珍禽不僅是自然寫照,更是中國人宇宙觀的視覺隱喻——如【周易】所言"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在翎羽丹青間,我們得以窺見文明演進的精微軌跡。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