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600|回覆: 0

[醫藥臨床] 應辯證看待中醫經驗性思維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7-2-18 17: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從中醫學形成與發展過程不難看出,其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是長期實踐的產物,經驗積累的結晶。這種在理論體系與臨床實踐中經驗遍佈的現象,構成中醫學的鮮明特色,成為中醫學的一道『風景』。學習、應用中醫學理論與方法,都無可避免地要與各種經驗打交道,並很易形成經驗性思維習慣,進而又會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對中醫學的學用帶來許多障礙。

【所謂經驗性思維】

人類思維通常分為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兩種形式,而理性思維又由經驗思維與理論思維(包括形式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兩部分組成。

經驗通常是指感性經驗,即人們在實踐過程中,通過自身感官直接接觸客觀外界而獲得的對各種事物表現出的現象的初步認識。經驗在人們的認識過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僅由具體上升到抽象,而且由抽象到具體。

經驗思維是以經驗為依據,或以已形成的傳統觀念為出發點來分析、判斷問題的思維形式,是人們最基礎、最一般的常態思維形式,是由感性思維上升到理性思維特別是辯證思維不可缺少的重要思維形式,也是科學發展初期人類所運用的主要科學研究方法之一。關於其特點,有學者概括總結為具有『內容的重要性、直觀的感知性、認識的表面性、觀察的局限性、分析的非定量性』。

經驗性思維則屬於經驗論或經驗主義的範疇,它是一種思維傾向,即把特定經驗固化、把具體經驗泛化,並在實踐中把思維角度僅僅局限於經驗的範圍內,有意無意地以經驗作為思維取向的至上權威。換言之,在整個思維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唯經驗主義的傾向,都可以歸之於經驗性思維。

【中醫經驗性思維的局限性】

經驗思維是人類的慣性思維方式,而經驗的形成過程就決定了其本身有着難以避免的天然缺陷,因而這種思維方式如果不能與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相結合,那就極易形成經驗性思維,進而導致思維的片面性、保守性、封閉性。

片面性 在人類認知活動中,經驗成了認識主體的思維活動賴以依靠的重要『記憶庫』。在以後的認知中,人們會習慣性或下意識地去『記憶庫』搜尋相關信息,選擇與新情況、新問題相同或相似的經驗知識,並以此作為思考基點,去確立解決當前問題的思路與方法步驟。因而經驗有着重要的效用性,是構成理論思維的必要前提。

但經驗有着明顯的片面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由於受認知水平、認知角度、認知環境、認知條件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而經驗的基本構成因素或主體又是感性經驗,因而即使其中有一定程度的理性認知內容,認知者的經驗也很難避免主觀性、片面性與狹隘性;如『補腎不如補脾』(孫兆)與『補脾不如補腎』(嚴用和)之爭、『無痰不作眩』(朱丹溪)與『無虛不作眩』(張景岳)之論等,其實都是因認知局限而表現出的片面性。(2)經驗所反映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現象。儘管現象是認識活動的起點,也是整個認識得以順利進行的基礎和前提,但事物的本質卻往往並非直呈於表面現象之中,需要運用理性思維『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把握,而這顯然不是經驗思維本身所能完全做到的。(3)經驗所包括的往往主要是外部聯繫,而外部聯繫雖然是把握事物整體關係的切入點,但並不能替代事物之間真實全面的內在聯繫。

概言之,經驗的獲得過程即決定了其自身的片面性,而當這些理性認識以經驗的形式作用於實踐主體的認知活動時,實際上已不具備先前認識的具體環境。若直接套用則實質上是將思維框限於經驗之中,甚而斷絕了經驗思維與理論思維之間的聯繫及互相作用,使思維難以向更高層次躍升。

保守性 以經驗作為出發點的經驗思維,本身還包含了一定的保守性,因為它在事前已預設了一個認知的角度、裁剪的尺度或衡量的標準。

經驗性思維則使這種保守性特徵暴露得更加充分:(1)對於尚未或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經驗性思維為既有的經驗所限定,不是強調根據疾病新的變化來改進、充實、發展已有的經驗,而是一廂情願地一味要求認知活動適應先前的經驗,墨守成規,削足適履,如一說糖尿病,即言陰虛燥熱;一說冠心病,即言瘀血阻滯;一說高血壓病,即言肝陽上亢等。(2)認知活動是一個從具體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的循環往復、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而經驗性思維則要求以經驗來確定認知活動,試圖以一變應萬變,使認識僵化,長期滯留在感性經驗的水平上。如對中風發病的認識過程,即可以看出這種保守性帶來的不良影響——自張仲景以內虛邪中的外風說,直至唐宋之後才強調內傷積損的內風說。

封閉性 經驗性思維把人的思維局限於經驗的層面上,自然顯示出其封閉性。主要表現為:(1)排斥間接經驗,甚至排斥理論。一旦積累出某種經驗,即會在以後的診療過程中被這種經驗思維同化並成為一種下意識的行為,思維起點固着於經驗性層面上,並會盲目自信,產生對他人經驗的不屑,甚而對理論的輕視。(2)經驗性思維並非理性的思維,而是會受制於經歷、習慣和感情。在這種由封閉的經驗主導下的思維,無法避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一些醫者在臨證中一味強調從某一角度論治某一病證,或以某方某藥應對某病的做法,即可視為這種封閉性的表現。

【如何避免經驗性思維】

受傳統文化及認知條件的影響,中醫學在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及診療時確立了整體觀念,在粗略、簡單的解剖基礎上,主要通過長期細緻的觀察來司外揣內,運用取象比類的方法來分析推理,運用體驗的形式來了解方藥的功效。在這一多次反覆的過程中,經驗隨之產生,但也難以避免地摻雜進許多主觀的東西,附帶有一些天然的局限性。

毋庸置疑,經驗是中醫學的一筆巨大的財富,經驗思維是中醫學最基本的思維方式。通過對經驗的學習、借鑑,大都可以對某一確定後的疾病的特定情境,尋找和選擇一種曾獲得成功的診療思路或方案。因此可以說,學習中醫有關經驗是提高自身臨床診療水平的捷徑,同時深入挖掘、系統整理中醫經驗也是完善、發展中醫學理論的必由之路。

經驗思維為中醫學的研究與發展提供了基本思路,也為中醫學的學用帶來了一定的便利,而經驗性思維也構成了中醫學的發展障礙,使其發展過程充滿了艱辛與曲折,甚而付出慘痛代價。此類實例可謂比比皆是,如17世紀以前,醫者基本上沿用【內經】【難經】的觀點,把溫病劃為傷寒一類,一直比照傷寒的處理方法。這種誤診與誤治,其實即是由經驗性思維造成的。直到17世紀,此前提出異議的一些醫家的觀點才被重視,並逐漸形成了溫病學的理法方藥體系。

中醫學發展史上有一個突出的現象,即由於學說師承不同而形成一個群體和派別,如根據研究方向或內容而劃分的傷寒、易水、河間、溫病、匯通學派,或根據認識觀點或治療方法而劃分的寒涼、補土、滋陰、攻下、火神派等。其實這些學派都是先由經驗持有人提出某種觀點或學說,後被他人接受和推崇,進而形成了一個個群體。這些經驗一部分經由學說而上升為理論,如傷寒學、溫病學等,但更多的還是以學說的形式存在。此即說明,這些建立在經驗之上的學說都還帶有經驗思維的缺陷。

綜上所述,學用中醫的理論與方法,經驗思維是必要的,經驗性思維則是應盡力避免的。也就是說,對中醫經驗應辯證看待,既應充分博採兼收、加以利用,又不能膠柱鼓瑟,為其所限,陷入經驗性思維的『唯經驗論』思維定式困境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樹立起中醫的理論思維,發揮辨證論治的優勢,進而豐富、完善中醫理論體系。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