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與胞胎,若水載舟,羊水過少,胎受擠壓而妨礙生長。羊水過少在中醫學歷代並無專門論述,參考近代中醫學屬『胞漿過少』『津液虧虛』等範疇,目前尚無辨證規範。羊水源於母體氣血津液所化生,與母體脾、腎密切相關。治療上,多以滋陰生津活血爲主,輔以補腎安胎。在中醫辨證論治的指導下治療羊水過少獲良效,現報導如下:
楊某,女,27歲,2014年10月27日初診。
主訴 停經24周,超聲發現羊水偏少23天。
症見 面部及腿部浮腫,舌體胖,舌色淡暗,苔白膩,脈弦滑。平素月經規則,孕早期無明顯不適,曾安胎治療。2014年10月19日在外院住院給予補液、低分子肝素等治療後,10月10日複查B超提示宮內單活胎,21周4天。四診合參,中醫辨證爲肝鬱脾虛、濕濁內蘊,治以養血調肝,健脾利濕,方用當歸芍藥散和溫膽湯加減。
處方 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白朮15克,炒麥芽20克,陳皮10克,法半夏10克,蒼朮10克,竹茹10克,枳殼10克,黃芩5克,桑寄生30克,刺蒺藜10克,甘草5克。共6劑,水煎服,日1劑。
2014年11月3日複診,來診時精神較前好轉,面部及腿部已無浮腫,行走較前爽利,自訴服藥5劑後,舌仍淡暗,苔白稍膩,脈弦滑,病機同前,守原方14劑。2014年11月17日複診B超羊水指數已上升至正常。
本例患者用當歸芍藥散和溫膽湯共奏調和樞機,疏利三焦之功。當歸芍藥散藥物組成可分爲兩組,當歸、芍藥、川芎爲血分藥,有和血舒肝的功用;茯苓、白朮、澤瀉爲氣分藥,有健脾運濕的功用,全方能養血活血,健脾行水。而溫膽湯分消走泄,既能宣化又可寬中導下,水液道路通暢後水液正常輸布,故面部腿部浮腫可消,而羊水增多,可謂一舉兩得。方中配用刺蒺藜調肝膽,桑寄生固腎安胎,肝脾腎同治取效獲愈。
(文中所載處方、治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