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清熱解毒法,適用於三焦火毒熱盛;二焦邪郁生熱,胸膈熱聚;風熱疫毒;陽明里熱等實證。用連翹、金銀花、黃芩、板藍根、魚腥草、蘆根、天花粉等爲基本方藥。凡一切溫熱病等實證,不論早中晚期,以此爲基礎,然後根據病證之發展而變化,加用其他方法。
即清熱透邪法,凡溫熱病等實證初期階段,兼有發熱惡寒、脈浮、舌苔薄白或薄黃者,爲溫熱兼有衛表之證。除用上述清解法外,還需加入荊芥、薄荷、淡竹葉、柴胡、青蒿等以宣表透達爲法。不論早中晚期,只要惡寒一症存在,則清透之法必不可少。所謂『有一份惡寒,即有一份表證』之說。
即清熱化濁法,指溫熱病等實證過程中兼有咳嗽痰多、胸腹滿悶、便溏尿濁、舌苔滑膩等痰濕內蘊之證者,可於清解法中加入半夏、瓜蔞、枳實、橘紅、青蒿、佩蘭、厚朴花、藿香、川貝、冬瓜子之屬,取芳香化濕、滌痰除穢爲治。
即清熱利濕法,指溫熱病等實證過程中兼有尿頻、尿急、尿痛、下肢浮腫、黃疸、小便不利、舌苔滑膩或黃膩者,爲熱中夾濕,濕熱下注之候,可於清解法中加入車前子、茵陳、白茅根、澤瀉、木通、土茯苓、虎杖之屬,達到清熱利濕、分消濕濁之功。
即清熱瀉火法,其藥物包括清氣分藥,如白虎湯等,又指清泄臟腑之火,其包括清肺熱、清心熱及清肝熱等。
即清熱通下法,指溫熱病等實證過程中,熱邪化燥,大便秘結,或熱結旁流,大便黏臭,或邪熱炎上,頭痛眼赤,口舌灼痛諸症,方中加大黃、芒硝,取其釜底抽薪、清泄邪熱爲治。溫病過程中,患者大便三五日未解,舌苔黃者,即可用此法。古人云:『六經實熱,獨取陽明。』
即清虛熱,引火歸元法。適用於陰寒虛火證,症見口咽痛、口舌生瘡、眼紅,而兩下肢常冷,兩足如冰,脈沉虛弱。方以金匱腎氣丸加牛膝、車前子引火下行。
【『清法』研究新思路與新思考】
『清法』隨著實踐的豐富和理論的深入而不斷深化和發展。值得重視的是,新『清法』理論的提出,標誌其治療觀念的重大改變,既是『清法』理論的突破,又是『清法』理論的重大創新。『清法』理論從創立到不斷豐富和完善,是不斷發展和創新的結果。
中醫『清法』理論雛形通過理論推演模式開創。【素問】七篇大論中據各種氣候模式,進而知曉在此種模式下因太過或不及運氣之化的病證特徵,再據病證特徵便推論出相應的治則治法,其基本治法包括『正治法』和『反治法』,以及獨具特色的『五郁治法』『六氣勝復治法』『客主相勝治法』『六氣主時補瀉治法』等,極大地豐富了中醫治療學的內容。【素問·至真要大論】曰:『熱淫於內,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發之。』開創中醫『清法』理論雛形,奠定中醫『清法』理論基礎。故而七篇大論所推論出的中醫『清法』理論,都具有很強的臨床實踐性。
漢代張仲景通過『經驗總結——醫案模式』,把積累的經驗歸納概括,升華爲新理論,進一步補充和完善了中醫『清法』理論,在陽明、太陽、少陽、少陰、厥陰、差後勞復諸病中皆有運用。創立六經辨證,以六經爲綱,整理了各種清法臨床實踐醫案,如清上的方劑炙甘草湯、桔梗湯、苦酒湯等;清中的方劑如陽明湯、瀉心湯類、承氣湯類、小陷胸湯等;清下方劑如豬苓湯、葛根芩連湯等。所以張仲景運用清法的臨床醫案至今在現代臨床實踐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堪稱經典。
【傷寒雜病論】以後,中醫『清法』理論有很大發展,特別是在氣化理論和病機的研究方面,多有新建,醫學家每每在方證對應之外,運用氣化和病機獲得新的治療途徑,以此加深了對治病求本的認識。到金元清時代,醫家又以『整體——機要研究模式』突破了『經驗總結——醫案模式』,正式確立了『清法』理論。劉完素提出了『六氣皆從火化』的『火熱理論』觀點,治療無論外感熱病,還是內傷雜病,都主張用『宜開通道路,養陰退陽,涼藥調之,慎毋服烏、附之劑』。張從正豐富了『清下法』的內容,李杲則以脾胃爲樞機,豐富了『甘溫除大熱』的『清補法』的內容,朱丹溪以相火治內傷雜病則完善了『清引』法的內容,他們建立的治則,超越了唯象的方證對應。到了清代,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等創立了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濕熱辨證等,極大豐富了『清透法』『清利法』等中醫『清法』理論,『整體——機要範式』把中醫『清法』理論推向新的境界。清代·程鍾齡【醫學心悟·卷一·論清法】曰:『清者,清其熱也。臟腑有熱,則清之。』正式確立了中醫『清法』爲中醫八大治法之一。
近代隨著西醫思想引入,中醫的『證』,西醫的『病』,對『病證同治』的模式進行了研究。最初清代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石膏阿司匹林湯首次把中醫『清法』與西藥解熱鎮痛藥相結合,開創中醫『清法』理論指導西藥運用的新河。張錫純是中西匯通派的代表人物,他稱:『石膏之性,又最宜與西藥阿司匹林並用。蓋石膏清熱之力雖大,而發表之力稍輕。阿司匹林味酸性涼,最善達表,使內郁之熱由表解散,與石膏相助爲理,實有相得益彰之妙。』阿司匹林石膏湯反映了中西匯通派並用中西藥物的思路和實踐。
隨著時代發展,中醫『清法』理論從單純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轉向醫學、氣象學、人口學、人文學和生物學等多領域的合作與交叉學科綜合研究。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如非典型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伊波拉等嚴重的傳染性疾病流行,生活方式改變導致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火熱病發生風險加大。中醫『治未病』的思想,對於具體『清法』來說,既體現在對於環境治理和道法自然上,也體現在對於實熱或虛熱體質的弱勢人群的『清法』運用。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新的製劑和劑型不斷出現,與針刺、放血、刮痧等治療手法相結合,構成了『清法』的綜合療法。多途徑給藥與多種治療手法相結合,是『清法』臨床治療的發展方向。對於『清法』基礎研究要建立在現有現代科技和現有最先進的科學研究方法上,用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和蛋白組學的研究技術,從整體、細胞和分子水平來探討,找到更爲準確的清熱解毒藥物的靶點。將基礎醫學、基礎藥理學的研究通過臨床緊緊結合起來。
總之,中醫『清法』理論研究不僅需要找到實施干預的虛熱和實熱體質的亞健康人群,還要運用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流行病學、人口學及環境學等多學科對『清法』理論綜合研究,從而推動中醫現代化發展。
(責任編輯:高繼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