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器物之道觀文明之興——史前滾動軸承發現的易學啟示】
考古所見史前滾動軸承遺存,非獨工藝之奇,實為華夏先民"觀象制器"之明證。【周易·繫辭】言"制器者尚其象",此物之妙,正合"天行健"之象。其圓轉無礙之性,暗合【周髀算經】"環矩以為圓"的天地運行法則,非徒角動量守恆的物理呈現,更是"道法自然"的具象化。
軸承中軸與套的虛實相生,恰如【道德經】"三十輻共一轂"之喻。其滾動結構蘊含"反者道之動"的哲思,以有形之器承無形之道。考古編號48904至48927諸器,尺寸遞變而理一,正是【易經】"殊途同歸"思想的物化表現。
此發現改寫了"先秦無精密機械"的成見,印證【考工記】"智者創物"的記載。軸承滾動之妙,實為"陰陽相推"的微觀演繹,較之【淮南子】"兩輪相輾"的天體運行說,可謂異曲同工。今人當由此領悟:華夏文明之精髓,正在於將天地至理化為日用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