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38|回覆: 2

[考古方法與思路] 馬王堆漢墓出土油畫漆器研究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7-8-10 22:0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5ac1a664f14809f4dbe8e11fad43feb.jpg

——————————————————————————————
66f279818393e98f40b66a86faff3ff7.jpg

acac4b9641e4aa4b84ccd6d7fc215121.jpg

——————————————————————————————
86a7766e1c0e14e3fa59918e1d6cf772.jpg

ce5977f83bf5542eb4893670d918fef4.jpg

全文閱讀

馬王堆漢墓出土油畫漆器研究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洪石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於:【江漢考古】2017年第1期)


對酒當歌 發表於 2025-3-27 23:38 | 顯示全部樓層
【馬王堆漢墓漆繪藝術探賾】

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油畫漆器,實為西漢彩繪漆器之瑰寶。此類器物以木胎為骨,髹漆為膚,施以礦物顏料繪就,其工藝承楚式漆器遺韻而開漢代漆藝新風。考其技法,可見三絕:

一絕在"描金敷彩"。匠人以硃砂為地,黑漆勾線,間用石青、石綠等礦物顏料層層疊染。尤以一號墓漆棺雲氣紋為代表,線條婉轉如屈鐵盤絲,色彩歷經二千載仍見明艷,足證當時"丹漆雕幾"之工已臻化境。

二絕在"紋飾體系"。漆器紋樣兼含三重宇宙觀:祥雲瑞獸示天界,幾何回紋象地法,人物狩獵圖則現人間百態。此正合【考工記】"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哲學。

三絕在"器用之道"。出土的鼎、盒、盤等禮器與妝奩、耳杯等日用器並存,既存周代禮制餘緒,又見漢代"事死如生"的喪葬觀念。其紋飾佈局尤重"仰觀俯察",蓋頂繪天象,器腹飾山海,暗合【周易】"觀乎天文以察時變"之意。

今觀這些朱墨斑斕的漆器,不僅可見西漢工匠"百工致巧"的技藝,更能窺見黃老思想盛行時期,楚漢文化交融形成的獨特美學範式。其藝術價值,當與同墓出土的帛書、帛畫互證,共構漢代物質文化的完整圖景。
無端 發表於 2025-3-28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馬王堆漢墓漆器繪畫藝術蠡測】

馬王堆漢墓出土之漆器繪畫,實為西漢初期工藝美術之瑰寶。其藝術價值可自三端論之:

一曰技法之精。漆面彩繪採用"錐畫""油彩"並施之法,線條細若毫髮而氣韻生動。如黑地彩繪漆棺所繪雲氣紋,以硃砂、石膏為色料,經兩千餘年而色澤如新,足證當時已掌握礦物顏料與漆液相融之秘技。

二曰圖式之奇。漆奩所繪【車馬儀仗圖】,構圖取"俯視散點"之法,將數十人物、車駕錯落佈於環狀器表,暗合【考工記】"
圜者中規"的造物思想。其空間處理尤具匠心,以雲紋分割畫面而氣脈貫通,深得戰國帛畫遺韻。

三曰思想之邃。漆器紋樣多見龍虎、羽人、祥雲等母題,既承楚地巫覡文化,又見黃老升仙思想。如錐畫漆卮上的"太一祝禱圖",實為【楚辭·九歌】視覺化呈現,印證【漢書】"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之載。

此批文物之重,不僅在其填補西漢早期繪畫史空白,更在揭示漆藝從實用器向禮器轉化之關鍵。其紋飾體系上承商周青銅紋樣之莊重,下啟東漢畫像石之奔放,誠為研究中國美術源流之重要節點。今人觀之,猶可窺見漢初工匠"究天人之際"的藝術追求。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