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83|回覆: 2

[文言文] 八股文是指哪八股?

[複製連結]
夕汐 發表於 2017-8-11 18: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下一篇文章為例,標註出了八股文是哪八股: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論語·衛靈公)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破題)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於私者也,以是人而當死生之際,吾惟見其求無慚於心焉耳,而於吾身何恤乎?此夫子為天下之無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題)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變無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固有臨難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見危授命,而殺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決,而恆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於志士仁人乎!(起講)

夫所謂志士者,以身負綱常之重,而志慮之高潔,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鬧;

所謂仁人者,以身會天德之全,而心體之光明,必欲有以貞天下之大節。(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變之所不能驚,而利害之所不能奪,其死與生,有不足累者也。(過接)

是以其禍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難而求全者矣,然臨難自免則能安其身,而不能安其心,是偷生者之為,而被有所不屑也;

變故之偶值,固有可以僥倖而圖存者矣,然存非順事則吾生以全,而吾仁以喪,是悖德者之事,而彼有所不為也。(中二股)

彼之所為者惟以理,欲無並立之機,而致命遂志,以安天下之貞者,雖至死而靡憾;

心跡無兩全之勢,而捐軀赴難,以善天下之道者,雖滅身而無悔。(後二股)

當國家傾覆之餘,則致身以馴過涉之患者,其仁也而彼即趨之而不避,甘之而不辭焉,蓋苟可以存吾心之公,將效死以為之,而存亡由之不計矣;

值顛沛流離之餘,則捨身以貽沒寧之休者,其仁也而彼即當之而不懾,視之而如歸焉,蓋苟可以全吾心之仁,將委身以從之,而死生由之勿恤矣。(束二股)

是其以吾心為重,而以吾身為輕,其慷慨激烈以為成仁之計者,固志士之勇為,而亦仁人之優為也。視諸逡巡畏縮,而苟全於一時者,誠何如哉?以存心為生,而以存身為累,其從容就義以明分義之公者,固仁人之所安,而亦志士之所決也,視諸回護隱伏,而覬覦於不死者,又何如哉?是知觀志士之所為,而天下之無志者可以愧矣;觀仁人之所為,而天下之不仁者可以思矣。

勤懇 發表於 2020-7-23 11:5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八股文其實現代的論文可算五股文,五大部分必具
阿彌佗佛 發表於 2025-3-26 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八股文結構析義】

八股文作為明清科舉考試的規範文體,其結構嚴謹,由八個固定部分組成。現以範文為例,標註其結構特徵:

一、破題(首段)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二句,用聖賢立論開篇,點明"殺身成仁"主旨,此為八股精髓所在。破題需用對仗,且不得直引題字。

二、承題(次段)
"夫志士仁人"至"而恆情之所易惑者也",承接破題之意而申明之。以"夫"字領起,可直用題字,五句式為標準體例。

三、起講(第三段)
"故言此而示之"至"吾其有取於志士仁人乎",模擬聖人口氣展開議論。此段為全文總綱,末句"乎"字體現虛擬語氣特徵。

四至五、起二股(第四段)
分述"志士"與"仁人"二義,形成對仗兩股:"夫所謂志士者"與"所謂仁人者"兩節,各以"者"字收束,句式工整,義理相生。

六、過接(第五段)
"是二人者"單句過渡,承上啟下,為後文張本。此乃八股關鍵轉捩處,需簡練有力。

七至八、中二股(第六段)
"是以其禍患之方殷"與"變故之偶值"兩大對仗段落,分論生死抉擇。每段內部又含"然"字轉折,形成"股中有股"的複式結構。

未及後比、束股,然已見八股之要:破承起講為"冒子",四比八股為正體。此文嚴守"體用排偶"規範,每股必以虛字呼應(如"而""者""也"),體現"代聖立言"的科舉文章特質。其價值不在創新,而在程式之精嚴。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