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慎【說文】:『牙,牡齒也(牡據段玉裁當為壯,壯齒即大齒)。象上下相錯之形。
,古文牙。』
王筠【文字蒙求】:牙,當口上下齒謂之齒,在頤內者謂之牙。虎牙亦曰牙。牙形平,故象其上下相切之形。
牙,指位於口中兩側的臼齒,形狀平緩,主要用來磨碎食物,所以又稱為磨牙。由於臼齒可以咬合地非常緊密,所以造字時便用上下相錯相合的兩個牙齒表示。牙字甲骨文筆者未見,金文第一、三例是上下相錯之形,第二例則是側轉牙齒,左右之形。戰國文字第一例承襲金文第二例,不過下部拉長,與後來篆文隸書與楷書一脈相承。戰國文字第二例與【說文】古文相近,乃是在牙字下面加了一個齒字,成為牙聲符,齒義符的形聲字。
牙與齒是有區分的。牙是兩側的臼齒,形狀平。而齒則是中間的門齒、犬齒,形狀尖且不能臼和,即『當口上下齒謂之齒,在頤內者謂之牙』。成語『咬牙切齒』就很能形象地說明兩者的區別。因為牙可以咬合在一起,所以說咬,齒則用切。又【詩經】『誰謂雀無角,誰謂鼠無牙』,雀本來沒有角,鼠本來沒有牙(臼齒),卻有門牙(即齒)。在詩中,因為雀和鼠可以穿屋穿牆,似有角牙,所以用了反問句。從此句詩可以看出,牙齒當時既有區別,也有混用的趨向。後來牙齒逐漸不分混用。
齒字造形,表示口裏面漏出的牙,後來上面加止表示聲音,成為止聲符齒義符的形聲字。
整理:勇精-獨立者
編輯:張子鸞
圖片來源:小學堂、中華語文知識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