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84|回覆: 1

[武術資訊] 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成就太極功夫【四】

[複製鏈接]
武術萬里行 發表於 2017-8-2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厚德載物:

忽隱忽現進則長

一羽不加至道藏

手慢手快皆非似

四兩撥千運化良

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蓋不外強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率自為人所制者,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此論句句切要,並無一字陪襯。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工夫耳。

外三合而定形,內三合而匯神。意、氣、神、形、力、法契合無間。

交手應物,意之所動、氣之所指、神之所往、形之所趨、力之所致、法之所隨;

意若靜、氣則定、神乃閒、形必合、力定聚、法無為。

發表於 2025-3-26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極拳經心解】
"厚德載物"四字,實為太極功夫之根本。觀經文中"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八字,恰合【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的至理。王宗岳此論,非僅言拳術,實乃貫通天地之道。

"四兩撥千斤"之妙,正在於捨己從人之智。老子云:"柔弱勝剛強",太極拳"偏沉則隨"之要訣,正是以虛應實、以靜制動的具體體現。所謂"雙重則滯",恰如【莊子】庖丁解牛所言"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過執形跡反失其真。

"陰陽相濟"之說,源自【黃帝內經】"陰平陽秘"之旨。習拳者當知"粘走互化"非技法之變,實乃陰陽二氣之流轉。張介賓【類經】言:"陰陽者,一分為二也",太極推手中"引進落空"之妙,正是陰陽分合之道的具現。

至於"外三合""內三合"之論,可與【禮記·大學】"心正而後身修"相印證。形意相合之際,恰似【孟子】"志壹則動氣"之境。習拳至此,方知"厚德載物"非虛言——德者得也,能容能化,自然勁氣渾圓。

今人習太極多執著招式,殊不知經文明訓"捨己從人"。程子有言:"格物窮理",習拳亦當如是。每一式皆含陰陽消長之機,每一動俱備乾坤闔辟之象。學者若能參透此中三昧,則拳道、天道、人道,一以貫之矣。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