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37|回复: 0

[汉文堂] 中国的汉字与西方的拼音

[复制链接]
徐彦卿 发表于 2017-8-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百多年前,凛冽的西风吹垮了腐朽的满清王朝。自强不息的人们怀着救国的梦想引入西学。进而否定满清王朝所包含的一切,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不少开眼看世界的青年志士认为,中国若欲自强,必须全面学习西方,包括西方的文字。

这种认识,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还说过:“文字必须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虽然今天我们没有用上拼音化的文字,但简化字就是汉字拼音化的步骤之一。这也直接影响了今天所有中国大陆人的生活………

百年前那代人,是在救亡图存的迫切心情下,产生的这种认识。且当时西方国家正处于最强势时期。“大英帝国”自称“日不落帝国”,此外还有法兰西、德意志、俄罗斯、奥地利、美利坚等帝国。而今天,中国的重新崛起及西方社会显现的种种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再重新思考这种问题:拼音文字真有优势吗?

文字的差别

若将古埃及、古巴比伦都算是“西方”,那么西方文字的起源是象形文字。但今天西方拼音文字的主要源头,最初来源于地中海沿岸的腓尼基商人的记账符号。商业繁荣的时代,文化必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腓尼基商人兴起时,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字已经很成熟,但这些文字主要掌握在上层贵族手中,普通人没有机会学习。古埃及最正式的文字“圣书体”,(相当于中国古代篆体字的地位。)就是专门用于神庙中的祭祀仪式。而汉字的“字”,其原始象形,也是一个“子”孙后代进入宗庙(进行祭祀)的形象。这位进行祭祀的子孙,一定是贵族中的嫡长孙系,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人,就是古代的天子。文明之初,皆由高层贵族掌握文字。因为那个时代,掌握文字,就是掌握与祖先对话的权力,掌握传承累代文明成果的权力。而商人,那时处于社会底层,中国古代划分士农、工、商四阶层,商人排在最后。西方未必会将商人排于农、工之后,但也绝不会高于农工。

7a0d261ecda707330b5bcb50d319e554.jpg

金文的“字”


腓尼基商人游弋于地中海沿岸各个民族,或者称为部落。大海的分割,注定了沿岸各部落必定语言、文化非常的多样化、复杂化。这种环境注定腓尼基商人的记账符号一定要浅显易懂,并且不那么复杂。如果说象形文字是一副副写意的山水画,那么记账符号一定是用最少笔画勾勒的连笔画。这种符号长期的使用后,经过总结、规范,形成了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成形后,古希腊人学习,进而改造成希腊字母。古罗马人学习希腊字母,产生拉丁字母。斯拉夫人学习希腊字母,产生俄文字母。

7262d9546e8e57c82ce4b0dbe546881a.jpg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是所有拼音文字的鼻祖,拼音文字皆具有表音不表义的特点,其字义在于人对读音的理解,而不是文字字形本身。所以我们将其称为拼音文字。拼音文字诞生伊始,大受各族欢迎。因为不同的语言,都通过字母的发音,拼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这显示了拼音文字的实用性。但实用性较强的东西,未必是最优秀的。尤其是在人文方面,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一些形而上的内容,虽不“实用”。但却是人类文明必不可少的。比如汉字的“道”,及其背后所包含的内容,不但英文没有词汇与其对应,我想任何一种拼字文字,都没有。

汉字是现代世界主要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象形文字嫡系后代。我们能认识的最早的系统性汉字,是甲骨文。甲骨文字看起来就是一个个简单的图画。从甲骨文到西周的金文,春秋的大篆,战国后期至秦的小篆,再到汉代的隶书,直至三国时产生“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的楷书,汉字虽不那么“象形”了,但书写方式达到了规范化,更易于人们掌握、书写。时至今天,我们仍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找到其原始指代的象形。


b03c354f6aabf5d02fcea744e6e5dac0.jpg

从上至下甲骨文、金文、隶书:日月山水

拼音文字表音不表义的特点,注定发音必须准确,若发音有差别,则字义就有差别。而汉字则有形、音、义三要素,所以同一汉字的发音,可以差别很大,比如各地方言对同一汉字的读音多有差别。这样看来,也许会认为拼音文字更加标准,易于推广。但这仅是横向观察,如果纵向观察,也许结果是反的。

语言的变化

什么是纵向观察?就是加上“时间”要素。许多问题加上时间要素后,就大不一样。比如广义相对论比狭义相对论的主要差别,就是广义相对论加入了时间要素。以时间来看语言和文字,会发现无论哪种语言,其发音都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体现在每代人之间。每个人都可以对比一下,会发现自己有些字词与父辈的发音不一样。这是因为每个人学习发音时都受个人理解、外在环境等影响,以及发音器官先天的差别。比如某人舌头稍长一点,他可能怎么学习,发音还是与别人不同,但他的孩子舌头正常,由于受他的影响,也会学习一个不正常的发音。这种发音差别若只体现在父子两代之间,并不十分明显。若加大时间距离,比如一百年、两百年时间,就会发现变化很大。若操同一语言的群体分裂隔离成两个或多个群体,会发现若干年后,群体之间的口音都不相同。比如台湾人的标准发音,也是民国期间颁布的国语标准音,但现在台湾口音与中国大陆普通话就有明显差别。此外,大陆与台湾对西方名词的翻译也不同。大陆把米国总统翻译为特朗普,台湾人称为川普。大陆人把laser直译成激光,台湾人将其音译成镭射……这种差别继续下去,两者间语言差别就会越来越大。但无论大陆和台湾在发音和名词翻译上差别多大,只要双方认同的汉字相同,(虽然大陆汉字进行了简化,但大陆学界仍有许多人能熟练掌握繁体字,尤其是在书法界。)则双方至少能通过文字进行沟通。

拼音文字的书写由读音而定,若指代某个含义的发音产生变化,则其文字就被迫改变。这种变化持续几百年,后人就很难看懂前人的文字。所以英国人现在极少有人能读懂400年前莎士比亚的原著。而西殴诸国语言都源于古罗马的拉丁语。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一千多年,拉丁语分化成了今天的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

世界格局的影响

拼音文字易于推广、学习,这是它的优势,但快餐往往比不上正餐。不同的民族即使使用相同字母拼写各自的语言,还是不同的文字。这就造成西方文化难以统一。古罗马是西方强大的帝国,但在帝国内,却有希腊语和拉丁语两种官方语言并行。也许地方上还有更多小语种。基督教的兴起,原本是古罗马进行文化统一的好机会。但由于古罗马西部说的是拉丁语,采用拉丁字母。东部说希腊语,采用的是希腊字母。语言与文字的不同,造成了对《bible》(即所谓的基督教《圣经》)中的教义理解不同。进而加大了文化差异,又因基督教与政治的紧密联系。使得这种宗教、文化差异,最终造成政治分裂。导致古罗马一分为二,形成东、西两个罗马。

分裂后的西罗马,受到日耳曼人等各族的冲击,很快灭亡。这些民族虽然都在西罗马学了拉丁语、拉丁文字。但民族的差别造成发音习惯的差别,不同的民族建立自己的国家,相互独立,最终将他们学到的拉丁语分化成多种语言。当罗马一国独大时,西方只以拉丁语为标准语,但当国家林立,彼此互相制衡时。则皆以本族语言为标准。语言和文字的差别,导致更大的文化差别。使得西殴一千多年来,一直是国家林立的状态。

中国的文字自秦代“书同文”以来,一直使用统一的文字。官方有标准的读音,地方也有各自的方言。方言的形成,一方面是环境的问题,比如黄土高原上,人们经常爬坡,体力较好,加上常常需要隔山喊话,所以肯定声音大,重音较多。让陕北人学习江南水乡女子温婉的语音,即使能学好,也不可能用于生活中。反过来,人口稠密地区,一般发音比较小,语气温和。否则,在人多的地方总是说话振聋发聩,很容易与人产生矛盾。这种由环境造成的差别持续数代人,自然就形成各地区的方言。另一方面是受外界的影响,一般来说南方保留古音多一些,北方方言则与古音差别较大。因为古代北方受少数民族、外国朝供团等外界影响较多。而福建、广东等地,古代相对较少有外人涉足。但不论发音差别有多大,中国使用统一的汉字。北方人到了广东,即使听不懂广东话,也能认识各种标语、文件,与人交流,即使口音不通,可以使用文字交流。虽然读音不同,但各地对汉字字义的理解相同。也就不会产生太大的文化差别。所以,汉字维系着中国文化的统一。历史上虽有五胡乱华、五代十国等分裂时期,但最终仍能统一。汉代开拓西域后,对西域进行了大量移民。所以四百年后,唐代很轻易的再次将西域纳入版图。这背后,文字的认同非常重要,因为时隔四百年,西域汉族肯定在生活习惯、口音等方面发生变化,但文字却不因此而变。唐代后,随着西域伊斯兰化,不再有人使用汉字。所以虽然明朝亦较强大,但却无法收回西域。由此,足见汉字对维系华夏民族统一的重要。试想,若我们也使用拼音文字,则不同的方言书写的文字必然不同。如此,则北方人到了广东,就如同到了另一个国家一般,语言不通,文字不通。如此,则一旦国家分裂,将再难统一。而分裂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其实古罗马帝国的分裂,就是这样的例子。

近代西方殖民者入侵世界各地,将拼音文字及其带来的分裂模式带到全球。今天、米式英语、英式英语、澳式英语等语言,都有显著不同,这还是在全球交流频繁的环境下。若米国从独立后,与英、澳等国没有交流,则恐怕今天米国人与英国人已经很难进行口语沟通了。这里仅仅是以英语为例,美洲还有许多地区说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这些语言都使用拼音文字。拼音文字对今天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格局的形成,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许多学者预测将来人类将全球化,一体化,但拼音文字却是全球化最大的阻碍。

由于发音随时代而变化的特性不可避免。则拼音文字很难有纵向的传承。这给文化的传承带来巨大的阻力。汉字的特点,使今天的汉人不但能认识两千年前古人写的字。即使学习甲骨文,也较容易。西方人学习古拉丁语,则如同学习外语一般困难。

所以,不论是纵向还是横向,汉字,或者说以汉字为代表的象形字,都有更强的生命力和适用范围。而拼音文字,只会不断的曾加博物馆的内容和语言研究学者的负担,促进语言、文字的多样化,进而促进文化和国家的多样化。所以,人类文明要稳定的传承下去,使用形、音分离的象形字,才是最好的选择。而汉字是唯一使用到今天的象形文字。

思维方式的影响

英语有轻重两种发音方式,汉语有四个音调。英语只有靠发音准确来表达意义,而汉语有许多同音字。同音不同义的字,可以用字型区分。如此,则英语的发音必然比汉语复杂的多。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学不好英语的原因之一。由此,则表达同样含义的字词,英语往往要比汉语发音长。举个简单的例子,分别用汉语、英语读从110十个数字,无论如何练习,只要是口齿正常,汉语肯定较快。人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用自己最熟练的母语在大脑内自言自语的过程。如此,则中国人的思维速度,必定高于西方人。

常用汉字大约有两三千字,一般人掌握五六千汉字,不论是生活中看书,还是看学术性论文,都没有问题。而英语单词,则至少掌握几万甚至十多万,才能达到同样的阅读能力。并且,一旦有新事物出现,英语就要造一个新单词来命名。比如“激光”,英文laser实际上是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缩写,即“受激辐射放大的光”的英文缩写。但以“l”、“a”、“s”、“e”、“r”开头的字母很多,看到字母“l”,并不一定能想到light。所以laser这个词已与原句没有多少联系,是新生词汇。而汉字的“激”、“光”二字,原本就存在,只需拿来进行组合,就形象的描述了“laser”这种物的特性。因此,汉语单字只需五六千,便能适用于当今生活,而英语,今天仍有许多新单词在不断诞生。为什么汉字可以这样组合而英语单词不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汉字表义性更强。因为汉字除了音外,多了“形”这个维度。

英文单词的特性,决定了英文单词可能很长,现在最长的单词是“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有45个字母组成,而其汉语对应意义是“肺尘病”,仅需三个字就表达同样的含义,比常用的成语还短。这意味着,当使用英语者,花大量的记忆力记新词汇时,使用汉语者却一边喝着茶,一边认识一下新生的词组。我们知道电脑存储内容要耗费存储空间,而空间的使用量、使用率,也会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那么,如果记录同样的内容,汉语只用五六千字,英文却要几十万单词,而且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使用者几乎要终身学习新单词。则使用英语者的大脑,必定因记忆单词而多耗空间,影响运行速度。如此,则汉语使用者大脑的运行速度,将远高于英语使用者。并且,这种差距,未来会随着新单词产生的数量,越来越大。联合国文件会有多种文字版本,在众多版本中,汉字版本总是页数最少。

拼音文字对发音的准确要求,形成了西方人精确的思维方式。汉字重形轻音的形式,形成了中国人相对广泛混沌的思维方式。近代科技能从西方兴起,与此亦有较大关系。但注重细节者,往往难以更好把握全局。例如西医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疗方式;而中医则是对全身进行调理。语言文字的差别,造成西方人思维比中国人更直接。典型的是,中国的文学作品,大多从勾勒一幅美景开始,比如“关关睢鸠,在河之洲。”进而引申到主题。而西方文学作品,则大多单刀直入,直奔主题。

拼音文字是不同字母在一条横线上的排列。汉字则是一副二维的图画,如果加上对汉字原始象形的理解,则有些汉字甚至是三维的立体图画。所以,汉字比拼音文字多一个维度。一维就是一条线,二维就是一个平面,三维就是一个立方体。一个箱子比一张纸,一张纸比一条线,能多储存多少信息?这就是一个维度的差别。一个人不管学习多少种语言,大脑内的思考过程一般以自己的母语为主。也就是说,母语相当于大脑的系统软件,而其它语言,只是系统下的应用软件。这造成:母语是汉语者,相较母语是英语者,在思维上多一个维度。

综上所述,中国人的思维,更立体,所以中国人能总结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合一”哲学观。西方人的直性思维,最终形成展现个人、挑战自然的价值观。古希腊神话中,不泛人神战争的故事。而中国神话中,人类从未与最高神发生斗争,仅有的人神战争,也是人类在正义之神的引导下,战胜邪神或自然灾害。这些,都基于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维差别。所以中国人的处事哲学,有“自卑而尊人”、“谦尊而光”,中国哲学中的完美人物形象,是诸如《诗经·卫风·淇奥》中所描写的卫武公一般,既是能领兵克定祸乱安天下的将领,又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谦谦君子的形像。中国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也多是从小努力学习,成材后足智多谋,文武双全的形像。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常读《春秋》,诸侯亮更是从小读书,才成为能文能武的蜀汉丞相。而西方哲学中的完美人物形象,则大多是生来血统高贵不凡,成材后个性张扬的形象。至今从米式电影中,我们仍能找到许多这样的人物。如电影《超级战舰》的主人艾利克斯·霍普等,漫威和DC漫画下的众多越级英雄,亦大多是这样的形象。这些,皆因文字不同,延伸到的思维方式不同,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别。

并不是说所有使用拼音文字者都是直性思维,所有使用汉字者,都是立体思维。中国也有许多注重细节而钻牛角尖无法自拔者,有性格直接而不知后退者;西方也有一些大格局者。只是说在文字对思维和文化的影响下,相对来说,使用汉字的群体中,立体思维观者会较多;使用拼字文的群体中,平面思维观者较多。但在大脑中,降低维度很容易,提高维度就很难。比如我们很容易理解三维、二维、一维是什么,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可是大部分人难以理解四维空间是什么状态,因为谁也没有见过。所以汉字使用者中出几个思维简单直接的人,很常见。但使用拼音文字者中,出现几位思维全面的大格局者,就比较困难。例如西方著名作曲家几乎都被认为是天才,比如贝多芬莫扎特等。这是因为在只有轻重音的语言习惯下,去构想音律的起伏,是一件很费脑力的事,非天才不可。而汉语有四个音调(古汉语音调更多),使得我们在说话时,就在进行音律起伏的训练。所以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会作曲。比如宋词,每个词牌就是一首曲子,都是创作词牌者新作的曲。古代有多少人创造新词牌?这只能专业研究诗词的人去统计了。

文以载道

文字记录信息,传递信息。通过学习文字所蕴含的信息,人们实际上是在重复信息记录者的思维方式。数千年来,这种信息的传递、学习、训练一直在重复、强化、升级。东西方各自的历史典籍中,所蕴含的思维模式,就是双方文字所载之道。譬如西式思维者个性张扬,中式思维者相对含蕴。这就是背后所习得的“道”不同。

前文已述,拼音文字造成西人更加注重细节及事物的准确性。这是工业革命兴起于西方的原因之一。虽然“细节决定成败”,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将细节做到极致者,往往会忽视全局的协调。而掌握全局者,却容易去照顾细节。有一个故事,生产线上会有包装盒内没有装入货物的情况发生,比如香皂盒、香烟盒,有可能完美的包装盒内,空无一物。西方人为此投入研究,研制了先进的检测设备,用于将空盒检出,为此耗费不少人力、物力。而中国产线上的工人,直接在生产线旁放一个大风扇,将空盒吹走。这个故事典型的说明了东西方思维的差别。米国最新的F35战斗机造价高昂,也许就与西人的直线式思维相关。

不仅在科技、生产,许多方面,都能体现出东西方的思维差异。同样学科的书籍,比如管理学,即使是中文版的米国著作,一般都是大开本且较厚实的书籍。而中国人写的管理学书籍,大多开本小,页数少。艺术方面,中国古代的乐,是将乐器演奏、歌唱、舞蹈等全部纳入体系。一位乐师,一般都精通这些,还包括音乐创作。而西方,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舞蹈家往往由不同的人来担任,这些职务之间,也没有必然的兼容。也就是作曲家不一定是歌唱家,歌唱家不一定是演奏家,即使作曲家是演奏家,在西方人看来,就如同既当厨师又当司机一般。而中国的乐,又服务于王道政治,被王者用于移风易俗,这恐怕更是西人所不能理解。

也许是拼音文字起源于记账符号的原因,也许是西方人直线思维的原因,商人的地位首先在西方崛起,以致今天受西方模式影响下的全球,实际上就是商人在主导,但中国古代一直秉承重农抑商的政策。许多人不假思索的将其形容为“封建”思想,但要明白,任何人都不会无故损害自己的利益,“封建”帝王和官员料也是如此。如果重商能让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得到更高的利益,他们为何要抑商?西方商业兴起的原因之一,是小国林立,各个国家间需通过商业互通有无,才能调配资源。而小国林立的原因,前文已述,拼音文字是原因之一。西方商业兴起的另一原因,是精细化的思维缺乏对政治全局的考虑。有句古诗“商人重利轻别离”,是说商人重利而轻感情。马克思说:“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所以商人为了利益,不但轻感情,还轻法律,这就是商人的特点。中国古代政治家早就洞穿商人逐利的特点,所以对社会阶层进行士、农、工、商的排序,士是贵族阶层,也包括普通读书人,负责社会舆论的引导,战时保家卫国等。如果平民百姓间有矛盾,一般都找当地有名的士去主持公道,基本上不用对簿公堂,就把矛盾解决。在士的影响下,社会风气归于淳朴、安定。农负责农业生产。“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安定的物质基础,所以仅次于士。工负责工业品生产,也是国不可缺的重要群体。商人,在古代看来,有“度远近,调余缺”的正面作用,也是国家之必须。但由于商人流动的特点,很可能利用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牟取暴利。比如将甲地的特产贩运到遥远的乙地,抬高价格;或者囤积货物,坐地起价等。这会损害国家整体的安定。古代发现这种情况,政府都会打击。如“宋太宗雍熙三年八月,剱州言谷贵,诏遣使以官粟赈饥民。”这就是中国古代抑商的原因。

今天,在社会发展及西方模式流行的背景下,全球的政治、文化都由商人主导,尤其是文化。平民崇拜成功的商人,于是许多人模仿商人经营、处事方式。商人利用经济力量影响政治,社会风气等。典型的事件是,米国总统嫌F35战机太贵,买不起。商人通过广告等手段,刺激许多不必要的过度消费。以上种种,不但使人们向商人学习的自私自利,浮躁虚荣,还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污染。如果引领世界的不是商人,而是学识渊博、考虑问题全面的学者(其实就是古代定义的士),那么,今天世界必然不至如此。这一切,也许不是西方政治家的主观愿望,但却是由西方所兴起。其背后,是以西方文化,及由文字作促成的思维模式为背景。

科技的发展无止境,所以西方科技仍在前进。但其前进速度,已经非常缓慢。究其原因,与西人钻牛角尖的直性思维不无关系。中国虽经历一百多年的西方文化冲击,现代科技也学习自西方。但中国总体的国家管理模式,仍然偏重于传统的全局式思维。这是中国在二战后,面对西方的技术封锁,仍能快速发展科技、生产、经济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同样是人口大国,而且受西方大国支持的印度等国,却发展缓慢。清末以来,当国人接触到西方近代科技,就开始努力学习,耶暦1909年,旅米华人冯如便已独自设计制造飞机,试飞成功。二战以来,两弹一星、核实验等大国重器,等成就,紧跟在米苏两大国后面。中国人在科技方面的学习能力、研发能力,豪不逊于西人,只是古代没有注重往这方面发展罢了。当中国人的立体思维加上对现代科技的掌握,那么超越西方只是时间问题。

aad20e180437651e7ea39390c3f13166.jpg

冯如及其设计的飞机


假如一个公司各个部门尽管都工作尽心竭力,但努力的方向不一至,则该公司必然浪费许多人力、财力,无法高效的产生效益,甚至造成各部门相互报怨,矛盾重重。事实上,西方社会今天的许多矛盾,正类似于这种模式。观注一下新闻就知道,西方的社会福利问题、种族冲突、宗教矛盾,其背后都有各个国家,国家内各部门相互掣肘的原因。

在国际博弈中,西方人常用“你我”的思维权衡利益,其结果就是外交皆以本国利益为准,不过多为对方考虑。而中国,常用的是“我们”的思维,所以中国能提出“共赢”的概念。所以一带一路不仅惠及中国自身,也惠及沿路所有国家和民众。究其原因,是中国人明白,别人生活也安定,才不会总跑去你家当难民。

中国传统的立体思维观,不但注重人与人、国家秩序之间的协调,还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是传统的“天人合一”概念。所以古代十分批判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向自然索取。徐某曾参观某宗族的祠堂,家训上赫然写着,有青年子弟私自到后山伐木者,将受到严厉惩罚。这就是古代的环境保护措施。今天,工业的发展对神州大的的环境产生巨大的破坏,但要明白,这是在学习西方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过程,产生污染的生产设备,绝大多数是西人的设计。当中国人超越西方,成为科技的领导者,在传统思维的引导下,必然以中国式思维设计工业设备,彼时,人与自然将更加协调。

泱泱中华,数千年文明不绝,正是汉字给我们的文明注入了强大生命力。与此同时,世界上不知经历了多少文字的诞生、消亡。一时的挫折使我们怀疑过汉字的价值,但当沉静下来,才发现华夏文明的未来,就在汉字中;人类文明的未来,亦在汉字中。所以,只要我们使用汉字的华夏民族自强不息、屹立于世,终有一天我们将再次引领世界,时间会证明这一切。愿你我以华夏儿女之血脉,共同致力于这一天的到来。



原创不易,如您认同本文观点,敬请赞赏,苹果用户可用下面二维码。

7c50b76e2660383a0b79b9545fe194b8.jpg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