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236|回覆: 1

[城建考古] 漢長安城綜論 紀念漢長安城遺址考古六十年

[複製連結]
張啟功 發表於 2017-9-8 22: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c71fb66c97c789ce6b9adc33832b8cbe.jpg

——————————————————————————————————————
9554086139595d14965eb4ec097a7103.jpg

ce5fc0f1e5cc7a284bff11520a002828.jpg


全文閱讀

漢長安城綜論——紀念漢長安城遺址考古六十年
(來源:中國考古網 作者:劉振東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於:【考古】2017年第1期)


相關帖子

濟世 發表於 2025-3-29 0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漢長安城綜論】學術述評

劉振東研究員此文,系統梳理漢長安城遺址考古六十載成果,實爲漢代都城考古研究的里程碑式著述。全文以考古實證爲基礎,結合文獻考據,構建起多維度的研究體系,其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其一,完整呈現了都城空間格局演變。文章詳述城牆、宮室、禮制建築的考古發現,揭示出"前朝後市"的營國制度如何通過中軸線布局得以實現。未央宮、長樂宮遺址的發掘數據,爲理解漢代"雙宮制"政治空間提供了實物佐證。

其二,深化了都城功能分區研究。作者通過市場遺址、手工業作坊的分布考證,還原了"東市""西市"的商業網絡;對武庫、太倉等遺蹟的辨析,展現了軍事倉儲與城市供給系統的精密設計。

其三,方法論具有示範意義。文章將地層學、類型學與文獻互證,如通過磚瓦陶文考證建築年代,以錢幣窖藏推斷城市興衰,體現了考古學與歷史學的深度融合。

該文不僅總結了既往成果,更提出"大長安"研究範式,將城郊陵邑、漕運體系納入整體考察。這種宏觀視野,對當前城市考古研究具有重要啟示。惟望後續研究能加強科技考古手段的應用,進一步揭示都城營建的技術細節。(4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