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3|回复: 2

[傅山大红门] 苦楝子

[复制链接]
傅大哥 发表于 2017-9-23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大红门《中医药学》314

酷暑难耐夏天悄悄地走了,爽爽地秋季来了。这个季节正是养肺的时候,笑口常开,不仅是治疗百病的“良药”,也是促进体内器官年轻的“灵丹”,对肺尤其有益。欢笑时,或唱歌时,胸肌伸展,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加,可促进肺内气体的交换,从而消除疲劳,解除抑郁,祛掉烦恼,有助于恢复体力与精力。

中医认为,燥为阳邪,易伤津损肺,耗伤肺阴,因此秋季应注意食疗以润肺,百合、银耳、荸荠、山药、秋梨、莲米、芡实、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米汤、山药莲米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萎缩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率约占人群的90%左右,究其原因,在于鼻塞等鼻肺部症状可引起动脉低氧血症、睡眠障碍、肺容量下降等,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或急性发作。因此,把住病从鼻入关,可有效护肺。

  随着工业污染的增加,大气污染也随之增加,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轻者可引起支气管炎、肺泡的炎症,重者可引起中毒,甚或癌变。因此,秋日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沉积物、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

通腑气以清肺~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便秘结可诱发或加重慢性支气管肺炎等肺部疾患,又可诱发老年性痴呆、癌症。因此,通利大便既可以降肺气,泄浊阴,预防衰老、癌症,又可防治慢支、咳嗽等。平时应多喝水,喝罗汉果茶最佳;多吃新鲜菜蔬与粗粮,多做腹部按摩。习惯性便秘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及时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疗法治疗。

  强健肺脏的最佳方法是适当的体育锻炼,因此,可根据人们的喜好不同,身体差异,分别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可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肺心血液循环,增强肺心功能。

今天学习的中草药是~苦楝子皮

别名;土楝实、苦心子、楝枣子、楝果子、土楝子

主要适用症

行气止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涂。

1.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2.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

  1.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

  2.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

炮制

1.《瑞竹堂方》:“破四片。”

2. 《本草备要》 :“去皮,取肉,去核用。”

3. 《医宗金鉴》 :“泡去核。"现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用时捣碎。

  4.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防蛀,防霉。

归经

肝;胃经

功能主治

行气止痛;杀虫。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

注意:脾胃虚寒者禁服。不宜过量及长期服用。内服量过大,可有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甚至中毒死亡。


夕汐 发表于 2017-9-25 07: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木到处都是,苦楝木,一直不知道其名字原来是这样写的
张岑 发表于 2025-4-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日养肺刍议——兼论苦楝子药用》

时值仲秋,燥金当令。《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今观原帖所述养肺诸法,诚合经旨,然犹有可申论者。

一、笑疗机理再探
笑能宣肺之理,非独现代医学所谓"胸廓扩张"可尽言。《黄帝内经》明示"喜则气缓",然过喜又伤心气,故当取其中道。张介宾《类经》注云:"喜乐无极则伤魄",正谓肺藏魄也。建议配合"六字诀"之"呬"字诀(音si),此孙思邈《千金要方》所载调肺秘法,呼气时默念可泻肺浊。

二、润肺食治辨微
所列润肺食材配伍精当,然须明辨体质。吴鞠通《温病条辨》特诫:"燥气化火,最易伤阴。"若见干咳无痰、舌红少津,宜雪梨膏;若痰黏难咯、胸闷,则荸荠海蜇汤更佳。另可佐以杏仁粥,取《饮膳正要》"杏仁二两去皮尖,粳米三合"之法,最宜秋晨食用。

三、苦楝子考释
此物载于《本草纲目·木部》,李时珍谓:"楝实导小肠膀胱之热。"其用有三:
1. 炮制之要:古人强调去核,因核仁毒性较大。《雷公炮炙论》载"凡使,酒浸蒸",今人多以醋制减毒。
2. 配伍禁忌:王好古《汤液本草》指出"脾胃虚寒者慎服",临床宜配香附、延胡索以制其苦寒。
3. 现代研究:其有效成分川楝素确有驱虫之效,然过量可致肝损,故用量当严守3-10克之限。

四、通腑清肺新解
肺与大肠表里关系,喻嘉言《医门法律》阐发最详。建议晨起摩腹时,当依《诸病源候论》导引法:平卧,两手相叠,从膻中穴推至中极穴,凡三十六次。此法较普通按摩更合导气原理。

结语:
秋燥伤肺,当遵"上工治未病"之训。除前述诸法外,尤当重视"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起居原则。苦楝子之用,贵在辨证精确,非泛泛养肺之品可比。若能参合《遵生八笺》秋卷调摄之法,则养生愈疾之功可期。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