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64|回覆: 2

[傅山大紅門] 苦楝子

[複製連結]
傅大哥 發表於 2017-9-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讀聲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內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紅門【中醫藥學】314

酷暑難耐夏天悄悄地走了,爽爽地秋季來了。這個季節正是養肺的時候,笑口常開,不僅是治療百病的『良藥』,也是促進體內器官年輕的『靈丹』,對肺尤其有益。歡笑時,或唱歌時,胸肌伸展,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加,可促進肺內氣體的交換,從而消除疲勞,解除抑鬱,祛掉煩惱,有助於恢復體力與精力。

中醫認爲,燥爲陽邪,易傷津損肺,耗傷肺陰,因此秋季應注意食療以潤肺,百合、銀耳、荸薺、山藥、秋梨、蓮米、芡實、魚鰾、蜂蜜等有滋陰潤肺作用,冰糖銀耳湯、黃精秋梨湯、雪梨膏、百合蓮米湯、山藥蓮米湯、芡實山藥羹等也有養陰潤肺作用。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萎縮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率約占人群的90%左右,究其原因,在於鼻塞等鼻肺部症狀可引起動脈低氧血症、睡眠障礙、肺容量下降等,導致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感冒、支氣管炎或急性發作。因此,把住病從鼻入關,可有效護肺。

  隨著工業污染的增加,大氣污染也隨之增加,人體吸入空氣中的污染物,輕者可引起支氣管炎、肺泡的炎症,重者可引起中毒,甚或癌變。因此,秋日應注意經常開窗通風換氣,每日早晚應選擇空氣清新處主動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沉積物、污染物,減少肺部損害。

通腑氣以清肺~中醫認爲,肺與大腸相表里,大便秘結可誘發或加重慢性支氣管肺炎等肺部疾患,又可誘發老年性痴呆、癌症。因此,通利大便既可以降肺氣,泄濁陰,預防衰老、癌症,又可防治慢支、咳嗽等。平時應多喝水,喝羅漢果茶最佳;多吃新鮮菜蔬與粗糧,多做腹部按摩。習慣性便秘者可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採用藥物或非藥物療法治療。

  強健肺臟的最佳方法是適當的體育鍛鍊,因此,可根據人們的喜好不同,身體差異,分別選擇合適的鍛鍊方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可改善呼吸功能,增強肺心血液循環,增強肺心功能。

今天學習的中草藥是~苦楝子皮

別名;土楝實、苦心子、楝棗子、楝果子、土楝子

主要適用症

行氣止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克。外用:適量,研末調塗。

1.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

  2.生於海拔500-2100m的雜木林和疏林內或平壩、丘陵地帶濕潤處,常栽培於村旁附近或公路邊。

  1.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

  2.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

炮製

1.【瑞竹堂方】:『破四片。』

2. 【本草備要】 :『去皮,取肉,去核用。』

3. 【醫宗金鑒】 :『泡去核。"現行,取原藥材,揀淨雜質。用時搗碎。

  4.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鑑別"項。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蛀,防霉。

歸經

肝;胃經

功能主治

行氣止痛;殺蟲。主脘腹脅肋疼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凍瘡。

注意:脾胃虛寒者禁服。不宜過量及長期服用。內服量過大,可有噁心、嘔吐等副反應,甚至中毒死亡。


夕汐 發表於 2017-9-25 07:1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這種木到處都是,苦楝木,一直不知道其名字原來是這樣寫的
張岑 發表於 2025-4-6 09:33 | 顯示全部樓層
【秋日養肺芻議——兼論苦楝子藥用】

時值仲秋,燥金當令。【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云:"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今觀原帖所述養肺諸法,誠合經旨,然猶有可申論者。

一、笑療機理再探
笑能宣肺之理,非獨現代醫學所謂"胸廓擴張"可盡言。【黃帝內經】明示"喜則氣緩",然過喜又傷心氣,故當取其中道。張介賓【類經】注云:"喜樂無極則傷魄",正謂肺藏魄也。建議配合"六字訣"之"呬"字訣(音si),此孫思邈【千金要方】所載調肺秘法,呼氣時默念可瀉肺濁。

二、潤肺食治辨微
所列潤肺食材配伍精當,然須明辨體質。吳鞠通【溫病條辨】特誡:"燥氣化火,最易傷陰。"若見乾咳無痰、舌紅少津,宜雪梨膏;若痰黏難咯、胸悶,則荸薺海蜇湯更佳。另可佐以杏仁粥,取【飲膳正要】"杏仁二兩去皮尖,粳米三合"之法,最宜秋晨食用。

三、苦楝子考釋
此物載於【本草綱目·木部】,李時珍謂:"楝實導小腸膀胱之熱。"其用有三:
1. 炮製之要:古人強調去核,因核仁毒性較大。【雷公炮炙論】載"凡使,酒浸蒸",今人多以醋制減毒。
2. 配伍禁忌:王好古【湯液本草】指出"脾胃虛寒者慎服",臨床宜配香附、延胡索以制其苦寒。
3. 現代研究:其有效成分川楝素確有驅蟲之效,然過量可致肝損,故用量當嚴守3-10克之限。

四、通腑清肺新解
肺與大腸表里關係,喻嘉言【醫門法律】闡發最詳。建議晨起摩腹時,當依【諸病源候論】導引法:平臥,兩手相疊,從膻中穴推至中極穴,凡三十六次。此法較普通按摩更合導氣原理。

結語:
秋燥傷肺,當遵"上工治未病"之訓。除前述諸法外,尤當重視"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的起居原則。苦楝子之用,貴在辨證精確,非泛泛養肺之品可比。若能參合【遵生八箋】秋卷調攝之法,則養生愈疾之功可期。

(全文798字)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