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的顯學是儒學、墨學及道學。而如今,讓人奇怪的一件事,墨家學派居然沒有傳人!而且自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墨學真是就一點蹤影也沒有了,在近二百年間戰國時期轟轟烈烈的學派為何消失得無影無蹤? 甚至連司馬遷寫【史記】時都一直感嘆墨家的資料太少,連墨子這個人的生卒年月都無法確定。這種現象在中國歷史中實屬蹊蹺,在一個社會中如此轟轟烈烈存在過的一群人物和一段歷史居然被消滅地乾乾淨淨。 墨子 這就令我們懷疑:除了歷史被人為地做了手腳,很難找出其他原因。 大家可以翻開【史記】看一看,關於墨子的敘述只有24個字,只是在『孟子荀卿列傳』最後提了一下墨子:『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這與其他諸子百家連篇累牘的記載比起來,司馬遷的做法真是厚此薄彼。 是司馬遷有意冷落墨子,還是手頭確實沒有墨子的記述材料?我想這兩方面的原因都有。從觀點上講,司馬遷傾向儒家,可能從心裡反感墨家思想,因此,在寫【史記】時特意將其省略。要麼就是礙於當時的政治氣氛,不敢記錄封建專制統治者不喜歡的學說。從【史記】的撰寫已經可以看出當時獨尊儒術造成的社會思想『白色恐怖』。漢武帝的專制比秦始皇差不了多少。 墨子一生著述甚多,戰國時期墨學興盛時,據說有書籍三車。【墨子】『天志』篇里說:『今天下之士君子之書,不可勝載,言語不可盡計,上說諸侯,下說列士,其於仁義則大相遠也。』 梁啓超在研究私人藏書的起源時說:『蘇秦發書,陳篋數十;墨子南遊,無書甚多。可見書籍已經流行,私人藏儲,頗便且當。』 從這些話中可以猜想出墨家著作在當年的數量,但如此多的墨家著作到了今天,只留存了【墨子】53篇。這種局面不能說不是封建專制文化絞殺的結果。 墨學類似中國先秦時期的平民共產主義,是封建帝王深惡痛絕的學說。 墨家為什麼為封建統治者所不容?主要原因是:墨家是橫亙在封建集權專制統治道路上的一座巨大障礙。不除掉墨家這一障礙,秦始皇就不能統一中國,中央集權專制的大帝國就難以建立。因此,消滅墨家,便成了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任務。
由於歷史資料的缺失,墨家與秦兵搏鬥的經過只能靠後人想象得知。有一部【墨攻】電影問世,這部歷史片以真實的虛構向人們展示了墨家的命運。在『非攻』思想的主導下,墨家成了當時社會反對戰爭的中堅力量。開始是阻止關東六國之間的相互征伐,後來便成了主要是反對秦國對六國的兼併。 在一場對抗秦國入侵和兼併的過程中,墨家耗竭了元氣,人員死傷大半。隨着秦王朝的勝利和圍剿,墨家的有形力量已經在中國難以隱藏,不少墨家殘餘逃亡海外,東渡日本。可以說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墨家學派是最早被徹底打跨和消滅的思想武裝集團,繼之而來的是儒家和方士集團。 對於這段歷史,流傳下來的只有『焚書坑儒』,為什麼沒有『焚書坑墨』的事情發生呢?主要是當時墨家已經不存在了,墨家集團的成員大多已經戰死了,或者已經不能公開存在了。這就是墨家神秘消失的主要原因。 當然,在焚書的過程中,墨家之書肯定是主要銷毀的對象。秦王朝的統一對墨家來說是一次毀滅性的打擊,墨家集團從此一蹶不振。隨着封建專制和中央集權政治牢固地建立,墨家再也沒有復興的氣候和土壤了。 墨學與封建集權專制是個有我沒他、有他沒我的關係,兩者形同水火,勢不相容。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秦始皇的封建專制是墨家的最大剋星,只要有墨家存在,就不會有秦始皇的存在,只要有秦始皇,就不會有墨家的存在。 如果當年墨家力量戰勝了秦國的兼併統一,中國歷史就會改寫,就不會是後來的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帝國,中國就會發展成另外一副樣子。或許像歐洲,諸國並立,倡導民權,主張民主,文化科技繁榮發展。 秦始皇(注:圖片來源於【秦時明月】) 秦王朝和漢王朝是塑造中國社會政治文化制度的重要朝代,自此以後,中國走上一條王權愈發強大的封建君主專制道路。蓬蓬勃勃的先秦諸子百家的自由思想時代從此宣告結束。 選天子——封建帝王最忌諱的墨家主張。今天研究墨家的學者在介紹起墨學時,大多將【墨子】一書中的幾個章節題目複述一遍,什麼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等等。 從這些題目表面上看,也不一定完全為帝王所不容,譬如說節用和節葬,有些帝王和君主還是比較節省的,並不一定非要主張鋪張浪費。至於尚賢、兼愛、非攻,有些觀點甚至是深獲帝王所讚許的。 那麼什麼主張使中國歷代的統治者行動一致地擯棄了墨家學說?什麼思想使帝王統治者感到了最大的威脅?那就是墨家的『選天子』思想。在『尚同』篇里,墨子反覆強調了『選天子』及地方長官的思想。 墨子說:『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為未足,又選擇天下之賢可者,置立之以為三公。』可以說民主政治思想在中國早已有之,墨家學派是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 【墨子】一書中不僅提出了『選天子』主張,也提出了一套系統的選拔各級政府官員的思想。 『尚同下』篇里這樣說到:『三公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左右天子也,是以分國建諸侯,諸侯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治其四境之內也,是以選擇其次立為卿之宰,卿之宰又以其知力為未足獨左右其君也,是以選擇其次立而為鄉長家君。是故古者天子之立三公、諸侯、卿之宰、鄉長家君,非特富貴游佚而擇之也,將使助治亂刑政也。故古者建國設都,乃立後王君公,奉以卿士師長,此非欲用悅也,惟辯而使助治天明也。』 在這裡,墨子選天子及各級官員的思想徹底打破了封建帝王家族世襲的體制,與當時的封建政治產生了深刻的矛盾。如果聽任墨家這種思想在社會上傳播普及,那麼一旦被社會大眾所掌握,封建統治者的權力地位便岌岌可危,民主共和政治制度便可能在中國產生。 在這種致命的威脅之下,封建君主怎能容忍墨家的昌盛呢!選舉國家領導人是動搖帝王權力的事情,私家王權怎能輕易讓與他人!因此,墨家成為獨裁專制集大成者秦始皇的眼中釘是理所當然的,加上墨家反對戰爭的堅決態度,墨家集團便成為秦王統一過程中首先要消滅的對象。 不僅秦始皇厭惡墨家,漢武帝也肯定痛恨墨家,否則司馬遷不會在【史記》裡對墨家的事跡隻字不提。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同時代出版的【淮南子】,對墨家事跡倒記載了不少。 封建統治最忌諱的還有墨家的平等思想和平民思想。正是這一思想強烈衝擊着封建特權等級制度。如果允許墨家存在,封建等級制度便難以維持,因此,王權專制的力量一旦強大到一定時候必然對墨家集團進行徹底圍剿。 墨家退出歷史舞台的後果 兩千三四百年前中國的一場民主政治運動由於墨家被殘酷鎮壓和消滅,終於銷聲匿跡了。 歷史實際上是非常相似的,當古希臘城邦民主政治在雅典等地展開之時,中國黃河流域這一地區也發生着具有民主傾向的平民運動。如果墨家這一群體和這一思想不遭遇來自外部的野蠻力量,漢民族可能會選擇一種相對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和生活方式,中國的歷史也可能會是另一種樣子。 墨家在戰國是一重要學派,和儒家一道被稱為顯學,其徒屬遍天下。墨家的創始者墨子,約生於公元前468年,死於前376年。他是戰國初期思想家、政治家、藏書家。墨子名翟。魯國人,一說為宋國人,曾習儒學,學習孔子之術,稱道堯舜大禹,學習【詩】、【書】、【春秋】等儒家典籍,因不滿其煩瑣的『禮』,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他的『非命』、『兼愛』之論,和儒家『天命』、『愛有等差』相對立。認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要求『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 由於每一個朝代封建統治者們圍剿和篡改,許多真實記事已無法展現在我們的眼前。 漢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