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96|回复: 1

[傅山大红门] 草石蚕

[复制链接]
傅大哥 发表于 2017-10-1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048b677b9273f8a9b68350b16348aaf3.jpg

大红门《中医药学》323

有一种植物的根果外形和冬虫夏草极为相似,在广西药行里叫“土虫草”,也有骗人的用普洱茶泡一下,插入二根干草茎当冬虫夏草卖,一般人认不出来的。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味传奇的药材~~草石蚕,别称:甘露儿、宝塔菜、地蚕、螺狮菜、地古瘤地灵、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闽东本草》),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广西药植名录》),白毛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毛骨碎补(《福建中草药》),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原产于东亚、中国大陆,台湾由中国大陆引进栽培已有15年以上的时间。

分类:唇形科

型态:株高15~25公分,茎方形,全株密生细毛,叶对生,长卵形,先端钝,锯齿缘,春至夏季开花,花冠淡紫色,地下块茎具短节状,白色,形似蚕体,质脆。

《用途》:常做观赏植物,因形似蚕宝宝,颇为奇特,1996~2000年间,坊间伪称是新鲜的‘冬虫夏草’而声名大噪,价钱高昂,许多人受骗仍不知情,但经推广之后,已成为新兴蔬菜。

12~1月盛产。

性喜温暖,忌高温潮湿,生育适温15~25度。

栽培土质以肥沃之砂质土壤为佳,排水需良好,滞水不退易腐烂。

《繁殖》:可用扦插法或块茎繁殖。

分布生境

分布于贵州、河北、山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等地。生于水边或湿地。

主要价值

和五脏,下气,清神。泡酒喝,除风破血。煮食,治溪涧砂毒。焙干吃,主治走注风,散血止痛。

药用价值

《功效》: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

《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黄疸;淋证;疮毒肿痛;毒蛇咬伤。

《功效分类》:祛风药;清热解毒药

食疗价值

《性能》:味甘,性平。能养阴润肺。

《用途》:用于肺阴不足,干咳痰少,或虚劳咳嗽。

《用法》:煎汤,蒸食或煮食等。

草石蚕以地下块茎为食用器官,每 100 克 块茎中含蛋白质 5.5 克、碳水化合物 20.3 克、脂肪 0.3 克,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胆碱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草石蚕口味甘甜鲜美,形态美观,质地脆嫩,是制作泡菜的好原料。


道法自然 发表于 2025-4-9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石蚕考辨及其与冬虫夏草之辨伪》

《名实考》
草石蚕一物而具廿余别名,此乃本草命名"因形赋名"之典型。观其块茎状若蚕宝,故得"地蚕""土虫草"诸称;其茎蔓似蛇虺,遂有"石祁蛇""老鼠尾"之名。按《本草图经》所载石蚕条,苏颂已辨明其"非虫类,乃草根所化",然民间至今仍有混淆冬虫夏草者,实因二者形似而质异。

《基原辨正》
本品为唇形科水苏属多年生草本(Stachys sieboldii Miq.),与冬虫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之虫菌复合体有本质区别。其块茎具明显节状结构,断面呈白色海绵质,此与虫草"虫形草尾"之特征迥异。昔年奸商以普洱茶渍染插草伪充,当察三点:真虫草环纹明显、腹足八对、子座单生;伪品则具唇形科植物根茎之纵棱及须根痕。

《药用沿革》
考历代本草,其用有三变:
1. 《食物本草》载其"利五脏,下气清神",主攻痰嗽;
2. 《闽东本草》发展其"除风破血"之功,用治痹症;
3. 现代研究确认其含胆碱、水苏碱等成分,乃转型为食疗佳品。

《临证应用》
1. 治肺阴亏虚:取鲜品60g配伍麦冬、玉竹,效法《重庆草药》蒸鸡方;
2. 疗湿热淋证:配车前草、海金沙,此系岭南民间验方;
3. 外敷蛇伤:捣汁调雄黄,见载于《泉州本草》。

《栽培鉴要》
其性喜凉恶湿,江淮流域宜秋播(9-10月),采收期以经霜者为佳。近年台湾栽培者多作泡菜原料,此物含水苏糖(Stachyose)甚丰,腌制后尤利肠道益生菌增殖。

《按》
此物本为寻常药食,昔年被炒作为"鲜虫草",实乃商业噱头。今人用之,当遵《中华本草》所定"甘平润肺"之性,莫再惑于形似之名。真伪之辨,岂独在形?更当究其气、味、质、效,方得本草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