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秦昭王聽說趙國得到了寶玉和氏璧後,表示願以15城相換。當時秦強趙弱,趙惠文王不敢拒絕,但又怕被秦王欺騙,遂派藺相如出使秦國。臨行時藺相如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壁歸趙』。他到秦國獻了璧,但見秦王沒有換城之意,便用計將璧奪回,完好送回趙國。直到今天,人們仍然對藺相如不辱使命的大義英勇讚賞有加。 『使』字甲骨文字形與『吏』字相同,【說文解字】中說:『使,伶也』,伶即令,表示命令、指令。使字造字本義為身負重大使命的特派官員,而後引申出出使、派遣、支使之義,如【論語】中有『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說的是君主治理國家應節省開支並愛護百姓,要在適當的時間內安排百姓為國勞作。 翻閱史書,我們曾與很多優秀的外交家相遇,他們文韜武略、能屈能伸,於縱橫捭闔間盡顯智慧。不過在古代,他們更多被稱為使者。歷史上不同民族、不同國家間的衝突與戰爭中,曾經產生過不少英雄,他們橫刀立馬,為了維護民族、國家利益而衝鋒陷陣。然而在民族不斷融合的大進程大背景下,同樣值得紀念的,還有那些為促進國家、民族間交流、交融而做出和平貢獻的使者們,他們將干戈化為玉帛,潤物無聲地惠及了人民,惠及了千年之後的今天。有時靠刀劍廝殺都難以解決的紛爭,也許憑藉一次談判、一條絲綢之路、一段茶馬古道,就化解了血脈僨張的敵視。春秋戰國時期,唐雎不辱使命、燭之武智退秦師、毛遂自薦促成楚趙聯合,『不出樽俎之間,而折衝千里之外』;絲綢之路上,張騫的開拓把古老中國和遙遠的西方連在了一起,而後,巾幗不讓鬚眉的馮嫽、北海邊牧羊十九年的蘇武、棄筆從戎的班超,數不清的使者行走於漫漫絲路,為文化交流、貿易往來、國家和平作出重要貢獻。 【說文解字】中將『命』字解釋為『使也』,的確,肩負使命的不僅是使者,每個人都會面臨『天降大任』,每一條『生命』都是帶着『使命』來到世間的。一個人是努力開發自己、貢獻世間,還是潦草度日、得過且過,這與心中是否具有使命感有關。孔子自述平生時說:『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他把學習傳道和克己復禮作為畢生使命而以生命踐行之,所以老來回味時,縱然這一生有過從政失意、顛沛流離的狼狽,有過不得不遠走他鄉尋道遠方的艱難,但是仍然感覺是度過了連歲月忽已晚、人生忽已老都沒有察覺的欣然一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保爾·柯察金曾說:『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使命,就是那個讓生命因為有了至高無上的責任與沉甸甸的擔當而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就是那個讓我們回首這一生時感到無愧於心的東西。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千百年來,無數志士仁人以這段話自策、自警、自勉,寧肯放棄生命也不願放下使命:有如孟子『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有如范仲淹『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有如岳飛『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有如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到了近代,無論是在革命戰爭時期、和平建設時期還是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總能看到無數人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民族的興衰緊密聯繫在一起,知難勇進,發奮拼搏,用自己的辛勤汗水、聰明才智,乃至熱血和生命,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貢獻。在他們身上,閃耀着百折不撓、奮勇無前的勇氣,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擔當,這就是使命的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承擔起職責和使命接續努力,需要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中國故事連珠成串,需要一步步腳踏實地向前邁進。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上,一個越過了重重考驗的偉大民族正奮發前行,億萬意氣風發的中華兒女在勾勒着未來的美好篇章,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胸懷激盪的使命?(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郝思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