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55|回复: 1

姜文·狗日的中年,狗日的现实

[复制链接]
姜文 发表于 2017-10-29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4500d13915cb8496e435744a6161fdd.jpg

作者:姜文

第一次进入社会工作,我19岁,在一个机械厂做体力活,每天像毛驴一样重复着围磨般的工作,那时候纠结我的最大人生困惑就是吃炒饭省钱还是吃炒面省钱。

我的房东是个40岁左右的男人,每天四平八稳的睡到自然醒来,踱着方步把我们几个出租房检查一遍,接着就在大把富足的时间里打盹,喝茶,看天。更要命的,这狗日的居然早点就吃炖肉,香味像狗舌头一样撩涮着我的味觉。

那时候,做梦都在盼望着我的40岁什么能到来,我也可以这样踱着方步在时光里浸润,那是一个多么向往年龄啊。

cb79cad734845377a3b7427ceda0427b.jpg

想不到一奔子就挖到中年,才发现中年碎了一地的烟火。中年是个卖笑的年龄,既要讨得老人的欢心,也要做好儿女的榜样,还要时刻关注老婆的脸色,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中年为了生计,脸面,房子车子票子不停周旋,后来就发现激情对中年人是一种浪费,梦想对于中年人是一个牌坊,守得住忠烈,还要做得好婊子。 

中年是一场斗争,人斗不过命,命斗不过时间。多少当时觉得无法过去的坎儿,过上几年突然就风轻云淡了。我没见过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恨一辈子的,更可怕的是忘记和不在乎,最后都败给了时间,再娇惯的贾宝玉也会遁入空门,再厉害的如来也敌不过妖精的不在乎。

346b53cb55559f38e90a78f67972684d.jpg

禅宗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情,不能硬干,60岁的刘晓庆硬是要和30岁的范冰冰比美,不是找死,就是割肉。邓丽君之所以成为传说,就是和他同台的机会都不曾给你留过,才叫江湖。齐秦、罗大佑生生地把自己沦落成乡间交流会上的马戏团台柱子,得捯饬上一天才能唤醒曾经的故事,和时间死磕,败的只有传奇。与其逆流而上,不如随波逐流,这是对生命的敬畏。

中年是一道清茶。在觥筹之后,人散夜阑之时,一半妥协,一半坚守,两边都让一小步。妥协就成了从容,坚守就成了雅致。从容多了,就会豁达温存地体会一下怨恨之间的不舍,以及市井里不精致却扎实亲切的活法。茶要慢品,多一些留白,多一些转身的空间,无声的流泪,抿嘴浅笑,都是一种风景。每段时光都是最好的经过,每个女人都有最美的时光。

中年可以深刻,但千万不要尖刻,看得开,千万别点破。那种咋咋呼呼的人,心中无比自卑才会如此丈八。我见过一种人,全世界没有他能看上眼的人和事,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丈量不见自己的人,他会用尖酸刻薄来过滤生活,终日郁郁寡欢,把日子过得跟太监似的,怎么能体会生活的跌宕起伏,潮涨潮落。

e395c0106a9c3bb0effa3ea8209717bf.jpg

一位医生朋友曾讲过一个笑话:

说一日,有患者就诊,患者说,他半生讲究养身养生,没有一点不良爱好,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老是百病缠身?后医生停顿了一会问:你抽烟不?不会。你喝酒不?不会。那你嫖不?么有。后医生十分沉痛的说了一句:死个哇。看好了病又有甚意义?医生朋友说,这个世界,医生只能看病,绝对不能救命。这种把生活过得尖刻的人,除了送他奔死的节奏,再不知道如何安慰对待自己这么苛刻的人。

中年是独处时候的沉默,是热闹时候的不正经。中年不是演讲中的"扬手是春,落手是秋"的轻描淡写,中年是生活场上的"扬手是打的,落手是掏钱"的干净利索,在这一扬一落之间,把很多的细节都留给了自己。

中年是狗日的现实。当我们终于可以腰缠万贯时间的时候,才知道中年并不是我看到的表象,狗日的中年不仅消融掉我浓密的长发,也弄丢了我蓬勃的激情和梦想。有些时候,一觉醒来竟然忘记了很多重要的记忆。更要命的是孤独开始富得流油,忧伤也异常亢奋,唯一不变的是毛哥对我的冷若冰霜,也没有几间出租房让我每天检查。

997cea287ea4bc10730085f32f36b3ac.jpg

现在明白,人生的境界不是天天幸福,而是天天不烦。有一些思念和牵挂可以入梦,梦会绵长,有一些爱好可以入心,生活就会充实,有一两个人懂你的沉默,黑夜就不会漫长,有一两个圈子可以分享,时间就会缓慢。没有爱好,时间就会无聊,没有兴趣,生活就会无味。人生不是竞走,用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而忽略了一路的风景和喝彩,这不是中年。

中年不是摇滚,持续的愤怒和亢奋不会快乐,我见过一个斗士,每见一次,斗士都是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这个社会仿佛没有一件让他可以称心的事情,鲁迅一般。人生活在极端,总会倾斜,特别是一个女人,忘记柔软等于慢性变态。中年也不是民谣,清新到忘记年龄,单纯到忽略世事,都是要不得的,不能跟生命较劲,弄好了就是刘晓庆,弄不好就成了刘胡兰。

中年更不是学院派的民族唱法,千人一面,千人一声。登不上大雅的舞台,又不屑于乡野僻壤的原生态,活着活着就忘记了来路。

b88e706869ac45d22ae671dc19736260.jpg

中年更要懂得敬畏,敬畏生命,敬畏生活,敬畏阅历,敬畏年龄。

中年应该有两种事尽量少干,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二是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

牛皮风味 发表于 2025-4-1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年三昧:在妥协与坚守间寻找生命的圆融》

姜文先生以刀削斧劈般的笔触剖开中年困境,恰似《世说新语》中"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中年之困,古已有之。孔子言"四十不惑",实则是将中年置于生命坐标系的原点——前承青涩,后启暮年,恰如《周易》"坎""离"二卦之交,水火既济而未济的微妙状态。

一、中年的时间困境实为存在之困
文中"人斗不过命,命斗不过时间"之语,暗合庄子"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的洞见。但中年人对时间的焦虑,本质是存在价值的迷失。东晋王羲之在兰亭雅集时感叹"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种时间纵深感恰是中年觉醒的契机。所谓"碎了一地的烟火",实则是将青年时的线性时间观,破碎重组为立体的生命容积。

二、妥协与坚守的辩证智慧
"一半妥协一半坚守"的中庸之道,深得《菜根谭》"处世让一步为高"的精髓。但需辨明:妥协非犬儒,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是坚守,而"采菊东篱下"却是对世俗的妥协。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录繁华散尽后的平淡,正是这种辩证法的生动实践——表面的退让里藏着精神的持守。

三、尖刻与深刻的界限
文中警惕的"尖刻"现象,恰如《围炉夜话》所言"性情执滞之人,不可与言文"。中年之"深刻"当如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圆融,而非李贽般"童心说"的锐利。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主张"性灵说",正是对中年创作需保持温润的绝佳注脚。

四、茶道中的生命隐喻
以茶喻中年,深得陆羽《茶经》"啜苦咽甘"之妙。但中年这盏茶,最忌如妙玉般"五年梅花雪水"的刻意,当学赵州和尚"吃茶去"的平常心。文中"留白"之说,恰合中国画"计白当黑"之理——中年之美,正在于懂得在负重处留喘息之隙。

结语:
中年实为第二次"冠礼",需以《黄帝内经》"四气调神"的智慧,在"狗日的现实"中修得"应物不伤"的功夫。姜文笔下"炖肉的香味"与"清茶的苦涩",正是生命不同时节的馈赠。愿每位行至中年者,皆能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妥协与坚守的平衡木上,走出自己的圆融之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