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琴曲契合周易这种精神,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
《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曲意苍茫深沉,余音回响,表现的是孔子秋夜读《易》悟道的情景。
琴曲共有六段。琴音飘然洒脱,虚无缥缈。乐曲第一段沉重大方。乐曲从散音勾一弦开始,地籁之音宽广雄厚、明朗开阔,传达着浩浩荡荡的洪荒之始。由及其简易的声音中蕴涵有无数的变化,表达出世上万物一声二、二生三、生生不息的主题。
第二段开始直接进入全曲的主题音乐部分。琴曲中,六弦以背琐的手法与随后靠左手在七弦上细微快速地双撞而形成的一组旋律反复出现,仿佛孔子在秋夜读易时,思绪受到阻碍,想不通易的精微道理,摇头晃脑徘徊犹豫;在这样的旋律过后却又变得明朗起来——左手无名指在十徽四弦,五弦,大指九徽六弦上到五弦上的抹挑分开掐起后,再勾四弦勾五弦双撞带起,这一句旋律欢快出现,好似孔子的思绪在短暂的徘徊过后变得豁然开朗,这是经历了很多细微精妙的变化后才得以出现的。
第三段从大撮开始,声音变得更加稳重雄浑,几个由打圆指法出现的高音,表现了孔子初窥大道的内心的激动,同时了引起下段更深一步的探索。第三段的其他旋律是第二段旋律的高音区重复,在这种思绪中孔子更加确信他窥见了易的真理。
第四段是一个过渡段,用拂、背锁等指法衔接前三段与后两段,末尾的掐撮三声似乎思绪有短暂的停顿,似在沉思,在回味。
第五段前半部分是对第二段旋律的重复。轮指分别在六徽四分、七徽六分轮两弦的音使旋律比第二段更加浑厚。孔子的思绪已变得极其肯定,没有了第二三段的那种欣喜,而是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体验大道。细微快速的双撞之韵再度响起,在这些即使很小的的音韵中,静心聆听也都有着盈虚消长的变化。
第六段声音开始变得灵动飘逸。这时的孔子已心中存有大道,自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于是,琴曲在一串流畅的泛音中慢慢消逝,留下天地间旷远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