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368|回复: 0

[乐器] 琴曲《孔子读易》赏析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admin 发表于 2017-8-30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孔子读易》——赏析

《孔子读易》为一首古琴曲,又名《读易》、《秋风读易》,由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演变而来。琴曲可见于清代王元伯《治心斋琴学练要》,据说为张孔山所作。

张孔山,清代蜀派琴学大家。法名合修,号半髯子。自幼师从浙江琴家冯彤云先生学琴,得冯的真传,咸丰年间(1851~1861),他在四川青城山中为皇观道士,并传授琴艺,培养出很多琴学高手。张孔山对近代琴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曲意苍茫深沉,余音回响,表现的是孔子秋夜读《易》体道的情景。《易》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经解》中讲《易》之教使人‘洁静精微而不贼’。认为读《易》让人心地纯净,心思精密,从而提高人的思想境界。相传孔子晚年喜欢读《易》。《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以至于‘韦编三绝。’韦,是熟牛皮。春秋时期多以竹简写书,然后用熟牛皮编连起来,称之韦编。三,指多次。孔子反复读《易》,以至于将牛皮绳弄断多次,可见,孔子对《易经》的喜爱和学习、研究的刻苦程度。

6d79d8889d34722ed82c60c1928b1890.jpg

《易经》每卦六爻,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之道又各有阴阳、柔刚、仁义之分。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构成了易卦的根本演变规律。琴曲契合周易这种精神,琴音飘然洒脱,体现了虚无缥缈,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道家思想。

《孔子读易》为琴曲之珍品,曲意苍茫深沉,余音回响,表现的是孔子秋夜读《易》悟道的情景。

  琴曲共有六段。琴音飘然洒脱,虚无缥缈。乐曲第一段沉重大方。乐曲从散音勾一弦开始,地籁之音宽广雄厚、明朗开阔,传达着浩浩荡荡的洪荒之始。由及其简易的声音中蕴涵有无数的变化,表达出世上万物一声二、二生三、生生不息的主题。

21bdfd710c5da2e813344451aa835bf0.jpg

  

第二段开始直接进入全曲的主题音乐部分。琴曲中,六弦以背琐的手法与随后靠左手在七弦上细微快速地双撞而形成的一组旋律反复出现,仿佛孔子在秋夜读易时,思绪受到阻碍,想不通易的精微道理,摇头晃脑徘徊犹豫;在这样的旋律过后却又变得明朗起来——左手无名指在十徽四弦,五弦,大指九徽六弦上到五弦上的抹挑分开掐起后,再勾四弦勾五弦双撞带起,这一句旋律欢快出现,好似孔子的思绪在短暂的徘徊过后变得豁然开朗,这是经历了很多细微精妙的变化后才得以出现的。

412fc836b6ab5733ac882017e22d4c8d.jpg

第三段从大撮开始,声音变得更加稳重雄浑,几个由打圆指法出现的高音,表现了孔子初窥大道的内心的激动,同时了引起下段更深一步的探索。第三段的其他旋律是第二段旋律的高音区重复,在这种思绪中孔子更加确信他窥见了易的真理。

第四段是一个过渡段,用拂、背锁等指法衔接前三段与后两段,末尾的掐撮三声似乎思绪有短暂的停顿,似在沉思,在回味。

576904914820686a47b6cd80b5da1be1.jpg

 

 第五段前半部分是对第二段旋律的重复。轮指分别在六徽四分、七徽六分轮两弦的音使旋律比第二段更加浑厚。孔子的思绪已变得极其肯定,没有了第二三段的那种欣喜,而是以一种更平和的心态体验大道。细微快速的双撞之韵再度响起,在这些即使很小的的音韵中,静心聆听也都有着盈虚消长的变化。

   第六段声音开始变得灵动飘逸。这时的孔子已心中存有大道,自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于是,琴曲在一串流畅的泛音中慢慢消逝,留下天地间旷远的回响。

d72a0d2978662f2d7dfb1d113144d549.jpg

于此碧空如洗的秋夜,月下听琴,在空灵洒脱的弦音中,让我们随夫子一同体认道的深厚与苍茫。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