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49|回復: 1

郑和远航『激活』西方,海洋地缘『暴利』提升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admin 發表於 2017-8-23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659a46e4a3453fed86e25b04efd7bc5b.jpg

无可非议,郑和远航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创举。然而,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何况中华文明每前进一步,都要承受代价或忧患。现在阐述郑和远航和世界联通的前因后果(节选)。

(一)

中华文明派生『子文明』和『对立物』(阴阳运动的矛盾体的对立面)——『文明的天敌』。后者之最是两个征服世界的战争源:历史上的『草原暴力』(游牧铁骑)和近现代的『海洋暴力』(西洋东洋)。除了都是寄生于文明母体而弑母之外,两者又是因果关系,即蒙古征服成为一座桥梁,促进中国文化与技术向西传播,其结果却是『激活』西洋这个近现代的世界性的战争源。质言之,欧美文明与『蒙古征服、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同源、同构、同结果。

9d7d097e12b7e82a51e932223da235cc.jpg

3587d92167f7afe1d50f457a59551232.jpg

蒙古帝国 横跨欧亚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欧洲在其玩火自焚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把海洋霸权转交给了美国;后者如果还不至于毁灭地球的话,将会像历史长河中蒙古等军事帝国那样,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宋明之际,中国经济与科技经历了快速发展,西方学者说,这是世界近代化的前奏。但就当时中国来说则是:越来越遇到生态压力和地理瓶颈,发展的反面压倒了正面,于是转化为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由此,文明的内在张力向外推动『战争与和平』,终于通过蒙古征服和郑和远航打通了『全球天下』,结果怎样?中国面临着空前无比的、而且最致命的忧患!但这或许就是易经式的『正道沧桑』——『先否后喜,大明终始』。

9ce7d4d97736388ba8227c16305c436d.jpg

5fa74a1dfd5e8e78775adedf6649daee.jpg

「坤舆万国全图」——大明帝国的世界地图

祸兮福依,福兮祸伏。宋朝的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只是暂时有利于中外的和平生活,不久便加倍地资助了『文明的天敌』,并且提升欧亚草原对农耕民族的地缘战略优势,从而胡骑驰骋,长驱掩杀,犹如狼入羊群。

f584c3fc0dd7ea458cfb90870887b8eb.jpg
游牧铁骑

明朝向外开拓,尚未弥补巨大花费,则已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亚欧大陆两端的岛屿和半岛的『海洋地缘』开始被提升起来,中国近海辐聚中外海盗,必将引来那极具潜力『海洋暴力』。应该说,从那以后到21世纪初,在这个『技术时段』,大陆海疆则是战略逆境。

明朝打通了『全球天下』(1405—1433年),但它却沦为全球化的首个牺牲者,这是因为:明朝未能解除草原暴力(胡患),却又招致来自海洋的忧患,更严重的是三面受敌——加上内部农民起义,这也是和打通全球天下有关。由于世界联通,美洲的红薯和玉米等物种进入中国,适宜生长于生态脆弱的山坡干地(西方学术界称为『哥伦布交流』)[1]。这样做,眼前缓解人口与生态的压力,百年后则加倍报应;[2]以致明末西北地区连续25年旱灾,[3]这是闯王灭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1cae41a70721dc2869b54562a0726eaf.jpg

哥伦布暴力征服美洲

(二)

再谈一谈『打通全球天下』的负面:

技术西传和世界联通,海洋代替草原成为『暴力驰骋』的捷径,而使中国富裕地区暴露在血盆大口之下。

基督教西方首先『妄动起来』(老子曰:『不知常,妄作凶』):四大发明,宗教失控,人神火拼数百年,生灵涂炭;在其获得『越洋技术』(指南针、造船术、航海图)之后,又在『选民与异端』的名义下灭绝美洲土著;还有在中国传教,而引发太平天国战争。

e58092abab741b8373f678f16280f140.jpg

e8e9e534e27478f9099d0febc1a41130.jpg
传教士在中国

太平天国战争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爆炸』,这也与世界联通有关,那就是美洲物种在东半球的蔓延。如前所述,明朝的『报应』:全国垦山,水土流失,天灾人祸,导致农民战争,死人几千万,改朝换代。美国历史学家克罗斯比从生态视角称之为『哥伦布交流』(Columbian Exchange)。他说:

为了眼前的方面,我们劫掠了将来。『哥伦布交流』留给我们的,不是更丰富的、而是更贫乏的基因库。由于哥伦布的『成功』,我们这个星球上总的生命(物种)已经减少了许多,我们将会变得越来越困穷。[4]

最后,联通世界这件事是人类史与生命史的『质变』,很可能也是尽头。人们破天荒地可以利用『全球性生态』作为平衡条件与牺牲代价,支持竞争与发展;幸遇天时地利(海洋地缘)的民族能够大有作为,绽放潜能。但那是『以空间换时间』,走向『人与生物圈同归于尽』!

现在看来,自从科学——工业革命以来,生物圈的寿命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在地球上的存在时间,被人为地大幅减少。康德说,不久将来会是『万物终结』;牛顿预测世界末日2060年;霍金纠正为从今往后两百年内的事。

(三)

老子『小国寡民』的寓意是,与其天下联通,连为一体,很可能就是『地球村』同室操戈、一毁俱毁;还不如是『小国寡民,……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如果文化跟不上,冒然打通天下,犹如打开世界的『潘多拉盒子』,从而发生全人类的『原罪爆炸』,世界就不可救药了。所以老子曰:『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除非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而兼顾,那么,世界才有可能是安全的。所以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亦即,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但现在看来,儒家文化是亟待扶正的。

汤因比:现代世界已在科技和经济上实现了『大同』,但在文化和政治上则是背道而驰的,这是人类最危险的时刻。

4c5e9e573d0dbeb0db76cd9957d198e6.jpg

沙舟 發表於 2025-3-27 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郑和远航与文明辩证:历史进程中的双刃效应》

郑和七下西洋确为人类航海史之壮举,然其历史影响须置于文明演进之辩证框架中审视。阴阳相生之理,于此可得明证。

一、文明衍化之辩证性
中华文明所派生之"子文明",实为文明演进之必然。蒙古铁骑与海洋霸权虽为"文明天敌",然其形成实与母体文明存在共生关系。蒙古帝国横跨欧亚,确如汤因比所言,成为技术文化西传之桥梁。马可·波罗东游、四大发明西渐,皆赖此通道。然此"蒙古和平"(Pax Mongolica)在促进东西交融之际,亦埋下西方崛起之因。

二、郑和远航之历史效应
永乐年间宝船舰队之远航,本为彰显天朝威仪,客观上却刺激了欧洲航海野心。中国海图、造船技术之西传,与百年后达·伽马东来存在潜在关联。此即老子"福兮祸所伏"之明证——文明成果的传播往往产生始料未及的反噬。

三、地缘政治之循环
观今日海洋霸权更迭,确与草原帝国兴衰有异曲同工之妙。然需明辨:美国霸权与蒙古帝国本质不同,前者建立在金融-科技复合体系之上。但历史警示我们,任何单极霸权终难逃"亢龙有悔"之局,此乃《易经》所示物极必反之理。

结语:
郑和远航之伟大,正在于其展现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之胸襟。历史辩证法则提醒我们:文明传播既是福音亦含风险,关键在于保持"执两用中"的智慧。当今世界更需以"和而不同"的文明观,超越零和博弈的霸权逻辑。
chocoba 發表於 2025-3-30 09:53 | 顯示全部樓層
郑和远航与世界文明互动的历史辩证性探微

郑和七下西洋确系人类航海史之壮举,然其历史价值需置于文明互动的长周期中审察。中华文明在"阴阳相生"的演进规律下,始终面临文明主体性与外部冲击的辩证关系。蒙古帝国建立的东西驿道,客观上促成四大发明的西传,这种技术转移恰似双刃剑:既推动欧亚大陆文明交流,亦为西方突破地理局限提供技术基础。汤因比所言"转瞬即逝"的帝国周期律,实为陆权与海权交替的历史映照。

考诸宋明之际,中国虽达农业文明之巅,却陷入"高水平均衡陷阱":精耕农业支撑的人口增长反向制约技术跃迁,地理封闭性形成安全幻觉。这种内在张力与蒙古帝国催生的外向动力形成历史分野,郑和远航的终止恰是这种文明特质的现实折射。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子文明弑母论"需谨慎辨析。游牧与海洋文明本质是不同地理生态的产物,其与农耕文明的互动遵循"挑战-回应"模式。赵鼎新教授指出,中国"早熟型官僚制"具有强大的文明整合能力,致使技术突破往往被制度弹性消解。这正是郑和宝船技术未引发海洋扩张的根本症结。

今日回望这段历史,应超越简单的线性因果论。郑和远航展现的和平外交理念,与半个世纪后欧洲殖民者的炮舰外交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文明路径差异至今仍在塑造国际秩序。费正清所言"冲击-反应"模式虽显简化,却揭示出不同文明应对现代性挑战的深层机理。历史的启示在于:文明对话需建立在主体性自觉与技术理性平衡之上,方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