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3|回复: 1

[医药资讯] 在日本,汉方医院(诊所)原来是这样的……

[复制链接]
日中商报 发表于 2017-11-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读声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点 标 题 下 蓝 字 关 注 中 医 馆 第 一 新 媒 体

来源丨日中商报

汉方,在日本是中医的别称。在台湾地区及海外多称中医为汉方。也算是在日本发展起来的日本化了的中国传统医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自的体系。

16c90a796f5360b0b283c5c2a397971b.jpg

前一段时间笔者参加了几次日本汉方相关的健康讲座后,于是乎日本汉方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因此在一位从事30多年汉方医疗的日本朋友介绍下,拜访了东京学艺大学附近的一家知名汉方中医诊所,可能是我来的时间正好是中午午休的时刻,这里显得特别安静,在前台服务员引笔者进去后,首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不像是一家中医诊所,空气中没有中草药的味道,远处的沙发上还有几只熊娃娃,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温馨。

02bb724e654a5214e3f8d686667785bb.jpg

在稍等片刻之后,见到了笔者当天要拜访的这家诊所所长天井先生(在日本,先生是对医生、教师等职业的尊称),在与天井先生的交谈中了解到,天井先生是日本中医学会的会员,毕业于日本福井医科大学,早年曾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医院学习过,对于内科和皮肤科的疑难病有其独特的治疗方法。据她介绍,在日本很多汉方医疗诊所是不适用于国民健康保险的,但是在这里在一些范围内,是适用国民健康保险的。这里不仅有日本的中医师还有会中文的中医生,给很多求医的日本人及在华人就诊提供很大的方便。

d58c7c8381262f44f948be5d22be8c5a.jpg

日本汉方与中医属于同根同源。汉方是在秦汉时期传入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全面引进西方医学体系,从根本上排斥汉方医学,导致其几乎灭绝。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以老年疾病为主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对此束手无策,且西药对人体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因而汉方医药又逐渐兴起。在日本,许多家庭主妇及老人经常收看电视汉方讲座,还参加各种各样的汉方讲习班,学习使用药草治疗常见病及如何增加免疫、预防疾病。197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确定了汉方药医疗保险适用制度,即批准可以使用中国《伤寒杂病论》中的210个古方汉方生产汉方药,汉方药产业随之得到迅猛发展。

73796773682b6bbe9fd2d1d4757881fe.jpg

日本汉方界普遍认为:汉方对什么病以及对病的哪方面有好的治疗作用等,绝不是现在实验室、研究所能回答的,必须在临床运用中来认识。

7428c7a166ef1783866e489d54a75d89.jpg

天井先生还介绍道:汉方最主要是讲究治疗和调养相结合,汉方治未病,未病先防和饮食调养。与西洋相比,两者的治病思维模式并不相同,“标”与“本”的区别。汉方会以增强人体免疫力,扶正助阳来对抗外来疾病,治病求本。简单的打个比方,西医对于外伤、传染病,有独特的办法,在手术、检查上,汉方是难望其项背的。但西医对于慢性病和一些疑难杂症是束手无策的,很多是由于身体功能、体质下降而形成的病。往往也就是由生活方式错误而形成的病,如果求治于西医,等于是问道于盲,汉方可通过一些身体调理治疗达到痊愈效果,并避免一些不必要引起的副作用,同时对于某些急性病汉方也有很好的疗效。

e3d9917232d4624254054c5f3d453cb7.jpg

在天井先生诊所的楼下就有一家汉方药局诚心堂,这里也可以为很多患者提供中医咨询及购买汉方健康产品。周末时间,诊所一般都是特别忙的,很多时候都预约不上。

I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为日中商报,版权归权利人所有。

· END ·

1633e0f74e63a956ea172fe53ad35f1e.gif

黎仕 发表于 2025-4-5 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瀛汉方之观察:传统医学的异域流变与当代价值

日本汉方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海外分支,其发展轨迹颇具研究价值。汉方医学自秦汉时期传入东瀛,历经千年本土化过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观今日日本汉方诊所之景象,实为中日医学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

日本汉方之特色,首在其"和汉融合"的诊疗环境。不同于中国中医诊所常有的浓郁药香,日本汉方诊所更注重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此乃日本"おもてなし"(款待)文化在医疗场域的体现。这种环境设计,既保留了汉方医学"形神兼养"的核心要义,又融入了现代医疗的人性化考量,实为传统医学现代化转型的有益尝试。

在医疗制度层面,日本汉方经历了从边缘到主流的曲折历程。明治维新时期西医的全面引入曾使汉方几近消亡,而1976年厚生劳动省将210个伤寒论方剂纳入医保体系,则标志着汉方医学的制度性回归。这一转变背后,既有对西医疗效局限性的反思,也体现了日本社会对传统医学价值的重新发现。今日部分汉方诊所能够适用国民健康保险,更是传统医学纳入主流医疗体系的重要突破。

日本汉方界"以临床验真知"的务实态度尤为值得关注。不同于实验室导向的研究范式,日本汉方医师更注重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古方的疗效,这种经验主义的学术取向,恰与《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精神一脉相承。天井先生等医师兼修中西医学的背景,也反映了当代汉方医师"贯通中西"的学术追求。

汉方医学"治未病"的理念在日本民间得到广泛传播。家庭主妇学习药草知识、老年人参与汉方讲习班的现象,说明预防医学思想已深入寻常百姓家。这种将医学知识大众化的努力,不仅传承了《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的智慧,也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健康挑战提供了文化资源。

日本汉方的发展启示我们:传统医学的现代化,既需要坚守"辨证论治"的核心方法论,也应当积极融入当代医疗体系;既要重视经典理论的传承,也要开放包容不同医学体系的优长。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今天,汉方医学的东瀛之路,为中国传统医学的海外传播与本土化发展提供了宝贵镜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