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60|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当人家嘴上说『没关系,小孩子嘛』时,心里想的是『小就可以没教养吗?』 ...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9-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37e3b99176f6641abbb4254e61a8014.jpg

01

世上并没有什么熊孩子,有的只是大人的教育问题。



『孩子还小,跟它计较什么啊。』

这是孩子闯祸以后很多父母冒出来的第一句挡箭牌。



第二句经典辩护之词是:『你这么大人了跟小孩计较什么?』

其实我们从来不会跟小孩多计较什么,只跟教育出熊孩子的家长死磕到底。

之前西安11岁孩子划伤300万豪车,『赔与不赔』曾在网上争执不休。

车主正在车中休息,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在划自己的车,打开车门就被惊呆了,本来光可鉴人的豪车侧面被划了一道深深的长线,勾起的漆面拘成一簇一簇的小粉末,刷刷地被风吹走……

拿着类似钻头的东西,专心划车的小孩子已经11岁了,车主赶紧抓住小孩子并报了警,据调查,这已经是这个孩子划的第9辆车了~

而这辆车是全球限量999台的奔驰卡尔森,车主2013年出手买进的时候,价值300万人民币!

当警察把熊孩子家长叫到派出所的时候,熊孩子家长是这么说的:

我们家家庭条件很一般,反正这样的车我们赔不起,不然你们就把他(熊孩子)关起来蹲监狱好了~

正常家长知道自己理所应当为孩子缺乏教育的表现负责任,而熊孩子的家长会当着自己没教好的孩子的面,做个不可理喻的无赖~

当家庭风气不正,家长行为素养恶劣的时候,试问孩子能好到什么地方去?

武志红说过,在心里上,妈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会在母亲的眼里看到自己的存在,孩子会模仿着家长做事情的方法去处理问题。

同样,在外面,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行为反映出来的就是家长的教养体现,但凡是没有教养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个同样的家长。

所以,别再拿『孩子还小,跟它计较什么啊。』当护身符了。现在做父母的不教育好,以后社会就会帮你教育。现在你不用言行去约束,以后社会就用法律来管制。难道这些例子,平时听到的还少吗?

人们往往容易原谅小孩子因为体质脆弱,情绪敏感而造成的哭闹,但是却很难容忍公共场合一个半大孩子不停吵嚷,打闹,上蹿下跳,甚至对陌生人拳打脚踢……前者是孩子的天性,后者是家长不加引导或制止的教养缺失。

而熊孩子问题的背后,便是教养缺失。

每个孩子天生并不熊,就算熊也并非一天养成,但在熊孩子的背后或隐或现都会有几个熊大人。网络上对熊孩子的围攻,其实更多的是对现实世界中熊大人对孩子教养不当的愤慨,都在无声质问家长为何不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每句『没关系,小孩子嘛』的潜台词是:小就可以没教养吗?你这家教也没sei了。

02

那么,如何培养一个有教养的孩子?

1、懂得关心帮助他人

不再奉行『最重要的是孩子开心』的理念,而是教他关心并帮助他人。懂得什么时候该尊重他人的需求,可以让孩子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会考虑到他人的感受。

2、不要一味纵容孩子犯错

不能以『他还是个孩子』为借口给他开脱,再小的孩子,也要教给他正确的是非观,不任由其犯错,任由他是非不分,永远不懂事下去!

3、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要让孩子意识到,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但处理方式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结果。帮助他学会有效地管理并表达这些情绪。

4、给孩子一些机会去履行责任

当孩子被期待去帮助父母做家务,帮助他人也自然会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另外,对孩子表达感谢,鼓励他们也这样,使感谢成为他们的习惯。

5、学会最基本的餐桌礼仪

应从小告诉孩子,餐桌上长幼有序。另外,再小的孩子也不可以剩饭剩菜,吃多少拿多少,喜欢的菜也不能独食,要学会和家人一起分享。

6、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引导孩子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意跑跳。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大小便。在家里乱蹦乱跳惊扰到邻居时,一定要严厉制止,并讲清楚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教他站到别人的角度思考。

7、学会基本的整理

先告诉孩子『从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这条规则帮他慢慢形成习惯。将来,无论他到什么环境,都能将东西自动『归位』,生活也更加整洁。

8、帮孩子找个年纪相仿的朋友

拥有一个年纪相仿的朋友,能让孩子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彼此分享,学会彼此分享,学会相互忍让,学会担当责任。

9、教孩子信守承诺

即使遇到某种困难也不要食言。自己说出来的话,要竭尽全力去完成,身体力行是最好的诺言。

10、让孩子爱上阅读并成为习惯

坚持阅读能拓宽视野,不仅有助于孩子性格的塑造,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还能帮助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有助于孩子以名人伟人为榜样要求自己,提升自我。

11、帮孩子建立与他人的界限

最简单的就是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自由支配』,这会帮助孩子区分『你的』、『我的』,同时也学会了正确地看待被拒绝和被接纳的过程。

12、让孩子享受自己的空间

在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去自由探索,可以尝试让他自己判断,自己决定,自己承担。

13、会原谅,懂得宽容

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当人们释怀时,实际上是在对自己施以善意。事实上,人人都会犯错,只有通过错误才能学会成为更好的人。

14、让孩子学会等待

很多情况下,属于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后来者必须等待。这能让孩子形成一个平等的交往模式,拥有一个意愿等待的好心态。

15、多花点时间陪孩子

定期花时间陪孩子,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感受被爱,孩子才能学会向父母表达想法,展示情绪,并学会如何爱别人。一定要陪伴自己的孩子共同成长!

16、做孩子的好榜样和心灵导师

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所以父母教育孩子时,要注意言传身教,而身教的力量大于言传。

当然,想要让孩子有教养,首先我们先让自己成为有教养的好父母。如果自己犯了错,也要向孩子承认,并教会他们怎样才是对的。为人父母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才能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余免戊 發表於 2025-4-12 12: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童蒙养正与家长之责》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论语》此训,正道出教养当自童蒙始之理。今人每见孩童失礼,辄以"孩子尚小"搪塞,殊不知此语背后,实藏着"养不教,父之过"的千古训诫。观西安稚子划车一事,恰如《颜氏家训》所云:"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一、家教乃立身之本
《周易·蒙卦》有言:"蒙以养正,圣功也。"孩童如素绢,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彼划车稚子非生而顽劣,实乃家长平日纵容所致。昔孟母三迁,为择善邻;今人纵子为恶,竟以"无力赔偿"推诿。此非家境贫富之辩,实乃为人父母者失其本分。《温公家范》明言:"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家长当为子女第一师表。

二、溺爱实为祸根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今之父母,多有误解"慈爱"真义者。孩童喧闹于公共场所,非但不加约束,反以"与小儿计较"斥责他人。此般行径,恰如《韩非子》所讽:"慈母有败子"。车被划而曰"关押孩子",此等言辞非但推卸教养之责,更在稚子心中种下"作恶无咎"之念。朱熹《小学》有云:"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纵容岂是尽材之道?

三、身教重于言传
《礼记·大学》言:"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家长若自身行止不端,何以要求子女守礼?孩童划车九辆而家长不察,已见平日管教之疏。王阳明《训蒙大意》强调:"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然嬉游当有度,此度正需家长立之。今人每怪孩童顽劣,却不知孩童乃家长德行镜鉴,此即《说苑》"树黍者不获稷,树怨者不获德"之谓。

四、社会教化之必然
《三字经》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当家庭教化缺失,社会自当施以规训。古人制"乡约"以正风俗,今有法律明定监护之责。孩童今日划车不教,他日或酿大祸。司马光《家范》告诫:"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所谓阴德,正在平日点滴教化。

结语: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汉书》)。吾辈当谨记:孩童非"小"可掩其过,反因"小"更须严教。每闻"孩子尚小"之辞,当思《袁氏世范》"教子当在幼"之诫。教养之道,不在责人,而在反求诸己。家长若能以《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为训,何愁子弟不端?慎哉!慎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