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56|回复: 1

[考古资讯] 天大为故宫修缮提供技术支撑

[复制链接]
人民日报 发表于 2017-11-1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报天津11月9日电  (记者朱虹)刚刚度过成立80周年纪念日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近日发布了80华诞系列丛书16本,其中包括王其亨团队主持编撰的《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用大量图纸、数据、照片展示了颐和园、故宫等古建筑的策划保护历程。同时,团队也在北京故宫养心殿进行测绘、勘察和价值评估工作。目前,故宫养心殿的前期修缮设计已基本完成。

据介绍,2015年12月,养心殿启动了百余年来首次大修。此次修缮按照国际遗产保护的理念开展,将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历史信息,传承传统修缮技艺。为了做好研究性保护,天津大学团队从信息采集开始,利用手工、三维扫描、摄影等方式对建筑文物进行残损勘察。从建筑组群到单体建筑,到细微的建筑构件,团队都详细记录下尺寸,画成数字化模型,并研究制定出以工匠为主体实施隐秘部位与施作流程记录的技术策略,得到故宫研究人员的高度评价。

阿弥佗佛 发表于 2025-3-27 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简讯》天津大学古建测绘团队助力故宫养心殿修缮工程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王其亨教授团队近日发布《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系统梳理了颐和园、故宫等古建测绘保护成果。该团队现正参与故宫养心殿修缮工程,运用多模态技术开展研究性保护:

一、技术方法创新
团队综合手工测绘、三维激光扫描与摄影测量技术,构建"宏观组群-中观单体-微观构件"三级记录体系。通过毫米级精度数据采集,建立数字化孪生模型,完整保留营造尺制、榫卯构造等历史信息,实现了传统匠作技艺与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

二、修缮理念突破
秉承《威尼斯宪章》真实性原则,团队提出"工匠主体记录"策略:在保留传统八大作工艺基础上,系统记录隐蔽部位施工流程。此举既延续了样式雷"图档并重"的营造传统,又构建了可追溯的现代修缮档案,为"最小干预"原则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学术价值延伸
该工程标志着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已形成"测绘-诊断-修复"的完整技术链。团队八十年来积累的测绘数据,不仅为木构建筑病害研究建立时空坐标系,更揭示了清代官式建筑"以材为祖"的模数化设计智慧。

此项工作彰显了高校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技术支撑作用,其方法论对东亚木构建筑保护具有示范意义。(全文4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