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51|回复: 2

[家庭教育方法] 放学后聪明家长都这样辅导孩子作业!孩子成绩暴增(值得收藏) ...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7-11-15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常有家长说特别头疼陪孩子写作业,有时候妈妈们开玩笑说“每次陪写作业秒变后妈”还有的说“别问我有没有温柔过,我喉结都吼出来了……”

吐槽归吐槽,话说回来,到底怎么才能陪孩子好好写作业呢?

01

孩子一放学就先写作业?

由于经过了一下午的学习,孩子中午储备的能量已经快被消耗殆尽,所以很多孩子一进家门就喊着饿。这样的状态是很难学习的。

家长可以在孩子回来时,先准备一些水果,让孩子先补充一点能量后,再去写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今天的学习内容,认真倾听孩子讲述他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让孩子来当老师。

孩子在当老师的过程中,会自然地把当天学到的内容重新在脑海中过一遍,既加深了印象,也能很好地梳理下知识点,为一会儿做作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通过“当老师”,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终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当孩子开始懂得主动学习时,他的比较对象就不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每当他进步一点点时,都会获得足够的成就感,然后再由成就感产生更大的动力去学习,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使孩子能够不断进步,越来越好。

02

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会排斥写作业?

除了做作业真的是一件费力又费脑的苦差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当你用上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时,他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其实是:被命令、被控制。当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时候,大脑首先输出的信息其实是“拒绝”,而不是“行动”。

所以说,当你命令孩子写作业时,他已经本能在抵抗了。

当一个人发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时候,取得良好结果的几率也就微乎其微。

很多老师、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命令、要求,挂在嘴边的总是这几句,“你该做什么?你不该做什么?你在这个时候要学什么?你该怎么听话......”

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你要不要做什么?你想做什么,接下来,你该怎么做......"这就难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来特别被动,完全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与积极性。

03

参与感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大多数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往往都不太喜欢发号施令的人,因为那意味着你处于被动的状态。

只有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团队一分子的时候,你才会真心去为你的团队努力,这个团队可以是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小组……对孩子来说,应该是能让其参与学习任务的任何团体。

换句话说他们让你有归属感,你对他们有参与感。

就拿做作业来说,如果你只是每天让你的孩子去完成作业。那么对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已,事实上,这个时候,孩子往往呈现的是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

只有当他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完成作业这项任务的一分子,并且是最重要的主体时,他的大脑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换句话说,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意识去主动完成作业。

04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对作业有参与感?

  • 沟通时,尽量把祈使句换成疑问句

“吃完饭了,赶紧去写作业。”换成“我们现在吃完饭了,接下来该做什么?”

“先去写语文,写完语文再写数学。”换成:“你想先写什么?”

“快点写啊,别磨蹭。” “认真点啊。”换成“写作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思考。

  • 给予孩子充分思考以上问题的时间,并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

将简单的一句话分成三五句来讲,这样转换说话方式,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累,可能会认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诉他答案要节省时间。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经过自己思考,从嘴巴里说出来的话,要比听到的话有用的多。

还结合自身来说,“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个更能激励你?对孩子来说,亦是如此。

  • 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选择一个宽裕的时间,和孩子一起沟通,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对于计划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聆听孩子这样制定的原因。

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啬你的鼓励!

制定计划算是前期统筹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于自我意识的激发和参与感的培养。

  • 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和奖惩规则

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的好处是,孩子会更有参与感,而且当他们完成任务时,他们会更有成就感。

目标的制定可以从短期目标开始,比如认真完成作业、不磨蹭、作业正确率高等等;也可以从中期目标开始,比如期中考试成绩、一个月内做作业的认真度;也可以从长期目标开始,比如学期末的进步、成绩等等。

不管孩子制定什么目标,充分尊重并帮助他执行即可。自己制定奖惩规则不仅有利于孩子培养参与意识,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 做温和坚定的执行者

家长要根据孩子自己的奖惩规则,严格执行。当孩子进步时,不要吝啬给他的鼓励。当他没有完成目标,需要承担的责任也绝不能姑息。

05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 孩子正在写作业时,您在干什么?

如果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 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孩子就会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如果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 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孩子才能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 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不专心,该睡觉了,作业却没写完。您会怎么做?

要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 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 一些后果。)

这样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 孩子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也不写作业, 您怎么做?

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 孩子作业写得潦草,您怎么做?

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 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 (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孩子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 孩子考试不及格,您看到成绩单后怎么做?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里也不好受,一次没考好不代表什么, 关键是我们要找出没考好的原因,然后解决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

孩子就会认真地找原因去了,心里想:“我要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期望,我一定行。”

半夜遛腿 发表于 2025-4-12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家庭课业辅导之道:以传统教育智慧解现代教育之困》

(按:本文以传统教育思想为根基,融合现代教育心理学,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课业辅导之道。)

一、养正之道:课业辅导当以养心为先
《礼记·学记》云:"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今之家长每见子女归家,辄令伏案疾书,此大谬也。古人讲究"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当效法"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养生智慧。备时令鲜果,与子女闲话一日所学,实乃"亲师取友"之道。此非但能补充体力,更能使学子"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二、教学相长:以"小先生制"启学习之趣
陶行知先生倡"小先生制",今可活用之。令子女为师,复述当日所学,此即《论语》"温故而知新"之实践。王阳明《传习录》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当子女讲解知识时,即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家长当以"循循然善诱人"的态度,作谦虚求教状,使子女获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成就感。

三、化令为导:破除"习得性无助"
《颜氏家训》云:"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今人辅导作业,多陷于呵斥命令,此乃"以水济水"之举。当学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教法。可试将"快去写作业"化为"今日课业计划如何安排",此即《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之现代运用。

四、共建之学:培养"慎独"精神
曾国藩教子:"慎独则心安。"课业辅导之要,在培养子女自律精神。可共制"学规",如朱子《白鹿洞书院揭示》般明确规范。家长当为"同修"而非"监工",使子女体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真谛。每完成一项,可效古人"日知其所亡"之法,记录于"功过格"。

五、知行合一:建立良性循环
王夫之《尚书引义》言:"知行相资以为用。"当子女取得进步时,不宜简单夸赞"聪明",而当如《论语》"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般,具体肯定其努力过程。可设立"进德修业"记录本,使子女明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成长轨迹。

结语:
课业辅导之道,实乃"蒙以养正"的过程。家长当以"仁者爱人"之心,"智者知人"之慧,循"因材施教"之法,达"不教之教"之境。切记《周易》"蒙卦"之训:"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惟其如此,方能使子女如春园之草,日有所长而不自知矣。

(全文共798字,以传统教育智慧为经,现代教育方法为纬,文白相间,既承先贤遗训,又解今人之惑。)
马盲 发表于 2025-4-18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作业辅导中的"养正之道"》
(按:本文依《学记》"导而弗牵"之旨,阐发家庭教育中"辅而不代"的智慧)

一、饮食起居皆学问
《礼记·内则》言"子能食食,教以右手",今之家长当知"能量管理"实为作业之基。儿童"申西之时"(下午3-5点)阳气渐衰,正合《黄帝内经》"食饮有节"之道。备时令果品佐以清谈,非独充饥,实乃"学问思辨"之序曲。昔孔子"饭疏食饮水"犹能乐在其中,今人当效其"寓教于食"之智。

二、"教学相长"新诠
《兑命》曰"学学半",今观稚子为师,恰合古义。家长作"恭听状",非惟温故,实乃"慎思之,明辨之"工夫。王阳明《传习录》云"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孩童复述课业时,正是"知行合一"之发端。此中妙处,尤在使蒙童自得"为学日益"之喜,非外力可强致。

三、从"命教"到"心教"的转向
《郭店楚简》有言"教,政之末也",今之催促作业,恰成"政刑之教"。心理学所谓"抗拒反应",《淮南子》早明其理:"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家长当化"尔当如何"为"吾辈共商",如孔子"各言尔志"之教,使蒙童自生"学以为己"之心。

四、构建"学业共同体"
《周易·蒙卦》"童蒙求我"之象,最宜玩味。朱熹解为"师弟子各得其分",今可引申为亲子共学之境。家长宜作"同学"而非"监工",如书院会讲之制。昔胡瑗设"经义""治事"二斋,正合今日"学科作业"与"生活实践"相济之理。使童子觉功课非"役于人",实乃"修己安人"之始。

结语:
陆九渊谓"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作业辅导之要,终在养其自得之乐。家长若能以"辅翼"代"驱策",以"共学"化"督责",则蒙以养正之功,自见于日用伦常之间。如此,则"喉结吼出"之叹可销,"教学相长"之乐可期矣。

(全文共798字,依传统策论体例,分纲目以明义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