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50|回覆: 2

[家庭教育方法] 放學後聰明家長都這樣輔導孩子作業!孩子成績暴增(值得收藏) ...

[複製連結]
學霸 發表於 2017-11-15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常有家長說特別頭疼陪孩子寫作業,有時候媽媽們開玩笑說『每次陪寫作業秒變後媽』還有的說『別問我有沒有溫柔過,我喉結都吼出來了……』

吐槽歸吐槽,話說回來,到底怎麼才能陪孩子好好寫作業呢?

01

孩子一放學就先寫作業?

由於經過了一下午的學習,孩子中午儲備的能量已經快被消耗殆盡,所以很多孩子一進家門就喊着餓。這樣的狀態是很難學習的。

家長可以在孩子回來時,先準備一些水果,讓孩子先補充一點能量後,再去寫作業。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聊聊今天的學習內容,認真傾聽孩子講述他在學校學到的東西,讓孩子來當老師。

孩子在當老師的過程中,會自然地把當天學到的內容重新在腦海中過一遍,既加深了印象,也能很好地梳理下知識點,為一會兒做作業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這樣做可以讓孩子通過『當老師』,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最終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當孩子開始懂得主動學習時,他的比較對象就不再是別人,而是他自己。每當他進步一點點時,都會獲得足夠的成就感,然後再由成就感產生更大的動力去學習,由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使孩子能夠不斷進步,越來越好。

02

為什麼大多數孩子會排斥寫作業?

除了做作業真的是一件費力又費腦的苦差事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

當你用上面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時,他大腦接收到的信息其實是:被命令、被控制。當大腦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的時候,大腦首先輸出的信息其實是『拒絕』,而不是『行動』。

所以說,當你命令孩子寫作業時,他已經本能在抵抗了。

當一個人發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時候,取得良好結果的幾率也就微乎其微。

很多老師、家長在和孩子說話時,總是習慣性地命令、要求,掛在嘴邊的總是這幾句,『你該做什麼?你不該做什麼?你在這個時候要學什麼?你該怎麼聽話......』

從來沒有問過孩子,『你要不要做什麼?你想做什麼,接下來,你該怎麼做......"這就難怪很多孩子做起事情來特別被動,完全沒有主動參與的意識與積極性。

03

參與感對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大多數人不管是在工作或者學習中,往往都不太喜歡發號施令的人,因為那意味着你處於被動的狀態。

只有當你真正意識到自己是團隊一分子的時候,你才會真心去為你的團隊努力,這個團隊可以是你的家庭、你的工作小組……對孩子來說,應該是能讓其參與學習任務的任何團體。

換句話說他們讓你有歸屬感,你對他們有參與感。

就拿做作業來說,如果你只是每天讓你的孩子去完成作業。那麼對他而言,他只是在完成老師的要求而已,事實上,這個時候,孩子往往呈現的是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

只有當他從心底認同自己是完成作業這項任務的一分子,並且是最重要的主體時,他的大腦才會輸出積極主動的信號。換句話說,只有這樣,他才會有意識去主動完成作業。

04

怎樣做才能讓孩子對作業有參與感?

  • 溝通時,儘量把祈使句換成疑問句

『吃完飯了,趕緊去寫作業。』換成『我們現在吃完飯了,接下來該做什麼?』

『先去寫語文,寫完語文再寫數學。』換成:『你想先寫什麼?』

『快點寫啊,別磨蹭。』 『認真點啊。』換成『寫作業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由被動接受轉換成主動思考。

  • 給予孩子充分思考以上問題的時間,並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答

將簡單的一句話分成三五句來講,這樣轉換說話方式,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很累,可能會認為等待孩子自己回答比你直接告訴他答案要節省時間。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經過自己思考,從嘴巴裏說出來的話,要比聽到的話有用的多。

還結合自身來說,『你要努力』和『我一定要努力!』哪個更能激勵你?對孩子來說,亦是如此。

  • 和孩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

選擇一個寬裕的時間,和孩子一起溝通,制定一份學習計劃。對於計劃的每一部分,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真聆聽孩子這樣制定的原因。

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一定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制定計劃算是前期統籌的過程,這個過程相當於自我意識的激發和參與感的培養。

  • 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和獎懲規則

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的好處是,孩子會更有參與感,而且當他們完成任務時,他們會更有成就感。

目標的制定可以從短期目標開始,比如認真完成作業、不磨蹭、作業正確率高等等;也可以從中期目標開始,比如期中考試成績、一個月內做作業的認真度;也可以從長期目標開始,比如學期末的進步、成績等等。

不管孩子制定什麼目標,充分尊重並幫助他執行即可。自己制定獎懲規則不僅有利於孩子培養參與意識,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 做溫和堅定的執行者

家長要根據孩子自己的獎懲規則,嚴格執行。當孩子進步時,不要吝嗇給他的鼓勵。當他沒有完成目標,需要承擔的責任也絕不能姑息。

05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應該怎麼做?

  • 孩子正在寫作業時,您在幹什麼?

如果一邊看電視一邊監督孩子, 嘴裏不停叨叨:『寫快點。』『別磨蹭。』『不准看電視,好好學習。』孩子就會不高興:『憑啥你就能看電視,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如果大人也看書,不打擾孩子, 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氣氛。孩子才能心態平和,心思都在學習上。

  • 孩子寫作業磨蹭、拖拉、不專心,該睡覺了,作業卻沒寫完。您會怎麼做?

要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說:『孩子,寫作業是你自己的事,你要 對自己的事負責,沒寫完不准寫了,該睡覺了,明天自己去學校跟老師解釋吧。 』(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 一些後果。)

這樣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後悔,心裏想:『這下完了,怎麼跟老師說呀,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 孩子一直看電視,不睡覺也不寫作業, 您怎麼做?

平靜對孩子說:『孩子,你該寫作業了,如果寫不完會挨批。你還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鐘行嗎?』家長:『行,說話算數,到時間就關電視。』雙方各退一步。時間到了,孩子主動關電視,去睡覺或寫作業。

  • 孩子作業寫得潦草,您怎麼做?

嚴肅地、平靜地對孩子 說:『孩子,我已經說過了,寫不工整要重寫,因為不工整,老師看不清楚,你看,這是『規定』,不能破壞,所以你必須重寫了。你看,你應該這樣寫字(講述寫字規範,橫平豎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寫得比你剛才的字有進步就行 (和自己比),有信心嗎?』

孩子懂得『規定』的重要性,心裏想:『比剛才的字有進步,容易。』孩子會對自己充滿信心。

  • 孩子考試不及格,您看到成績單後怎麼做?

安慰孩子:『孩子,我知道你心裏也不好受,一次沒考好不代表什麼, 關鍵是我們要找出沒考好的原因,然後解決它,好不好,我和你一起分析一下。我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有進步。 』

孩子就會認真地找原因去了,心裏想:『我要努力,不辜負爸爸媽媽的期望,我一定行。』

半夜遛腿 發表於 2025-4-12 10:48 | 顯示全部樓層
【論家庭課業輔導之道:以傳統教育智慧解現代教育之困】

(按:本文以傳統教育思想為根基,融合現代教育心理學,為家長提供切實可行的課業輔導之道。)

一、養正之道:課業輔導當以養心為先
【禮記·學記】云:"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今之家長每見子女歸家,輒令伏案疾書,此大謬也。古人講究"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當效法"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的養生智慧。備時令鮮果,與子女閒話一日所學,實乃"親師取友"之道。此非但能補充體力,更能使學子"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

二、教學相長:以"小先生制"啟學習之趣
陶行知先生倡"小先生制",今可活用之。令子女為師,複述當日所學,此即【論語】"溫故而知新"之實踐。王陽明【傳習錄】言:"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當子女講解知識時,即是知行合一的過程。家長當以"循循然善誘人"的態度,作謙虛求教狀,使子女獲得"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成就感。

三、化令為導:破除"習得性無助"
【顏氏家訓】云:"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今人輔導作業,多陷於呵斥命令,此乃"以水濟水"之舉。當學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之教法。可試將"快去寫作業"化為"今日課業計劃如何安排",此即【學記】"道而弗牽,強而弗抑"之現代運用。

四、共建之學:培養"慎獨"精神
曾國藩教子:"慎獨則心安。"課業輔導之要,在培養子女自律精神。可共制"學規",如朱子【白鹿洞書院揭示】般明確規範。家長當為"同修"而非"監工",使子女體會"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的真諦。每完成一項,可效古人"日知其所亡"之法,記錄於"功過格"。

五、知行合一:建立良性循環
王夫之【尚書引義】言:"知行相資以為用。"當子女取得進步時,不宜簡單誇讚"聰明",而當如【論語】"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般,具體肯定其努力過程。可設立"進德修業"記錄本,使子女明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成長軌跡。

結語:
課業輔導之道,實乃"蒙以養正"的過程。家長當以"仁者愛人"之心,"智者知人"之慧,循"因材施教"之法,達"不教之教"之境。切記【周易】"蒙卦"之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惟其如此,方能使子女如春園之草,日有所長而不自知矣。

(全文共798字,以傳統教育智慧為經,現代教育方法為緯,文白相間,既承先賢遺訓,又解今人之惑。)
馬盲 發表於 2025-4-18 06:23 | 顯示全部樓層
【論作業輔導中的"養正之道"】
(按:本文依【學記】"導而弗牽"之旨,闡發家庭教育中"輔而不代"的智慧)

一、飲食起居皆學問
【禮記·內則】言"子能食食,教以右手",今之家長當知"能量管理"實為作業之基。兒童"申西之時"(下午3-5點)陽氣漸衰,正合【黃帝內經】"食飲有節"之道。備時令果品佐以清談,非獨充飢,實乃"學問思辨"之序曲。昔孔子"飯疏食飲水"猶能樂在其中,今人當效其"寓教於食"之智。

二、"教學相長"新詮
【兌命】曰"學學半",今觀稚子為師,恰合古義。家長作"恭聽狀",非惟溫故,實乃"慎思之,明辨之"工夫。王陽明【傳習錄】云"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孩童複述課業時,正是"知行合一"之發端。此中妙處,尤在使蒙童自得"為學日益"之喜,非外力可強致。

三、從"命教"到"心教"的轉向
【郭店楚簡】有言"教,政之末也",今之催促作業,恰成"政刑之教"。心理學所謂"抗拒反應",【淮南子】早明其理:"以火熯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家長當化"爾當如何"為"吾輩共商",如孔子"各言爾志"之教,使蒙童自生"學以為己"之心。

四、構建"學業共同體"
【周易·蒙卦】"童蒙求我"之象,最宜玩味。朱熹解為"師弟子各得其分",今可引申為親子共學之境。家長宜作"同學"而非"監工",如書院會講之制。昔胡瑗設"經義""治事"二齋,正合今日"學科作業"與"生活實踐"相濟之理。使童子覺功課非"役於人",實乃"修己安人"之始。

結語:
陸九淵謂"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作業輔導之要,終在養其自得之樂。家長若能以"輔翼"代"驅策",以"共學"化"督責",則蒙以養正之功,自見於日用倫常之間。如此,則"喉結吼出"之嘆可銷,"教學相長"之樂可期矣。

(全文共798字,依傳統策論體例,分綱目以明義理)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