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96|回复: 1

[家庭教育方法] 同学,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

[复制链接]
学霸 发表于 2017-11-27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说努力的人生是苦一阵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辈子。北宋诗人林逋说:少不勤苦,老必艰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

669859586469a5038328aca4b28403c5.png

38ab99a214283c0ffdfd0ddbfb859b2d.png
苦是人生的底色

佛说,众生皆苦。老话说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咸。苦是生命所不能避免的一味,叔本华说:“人生就是痛苦,我们可以把痛苦转换成幸福”,努力就是转化的过程,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感到更加辛苦。

苦,是人生的必经过程。人生就是一个“享受”痛苦和磨难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值得体会和拥有的。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与痛苦并存的旅行,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从生下来的那一天,我们就开始了人生的修行。

无论你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你都会面临人生的各种难题。面对这些难题、困境,没有人可以不流泪流汗就轻轻松松地跨过去。

经历得越多,越容易发现这个世界的真理——越怕吃苦,越有苦吃。那些心灵真正富足的人,其实都不怕吃苦。

人生总要吃苦,有了苦才能知道甜,有了苦才知道珍惜。

1d9e34094fefa281a6ce735318e16ef9.png
努力,苦是暂时的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现在不累,以后就会更累。你要知道,现在吃的苦,其实是以后享的福。

曾国藩曾说:“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

孔子也曾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做人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贪一时的安逸,让内心的懒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暂时的。现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点挫折,一点困难就要放弃。

你问他为什么不能坚持一下,吃点苦,他便振振有词地回答你,努力太苦了,努力也是这样过,不努力也是这样过,为什么不让自己当下过得舒服一点呢?

人生有些苦注定要吃,今天不苦学,老来是要后悔,是要受苦的。年少时贪图安逸,不想努力,少了精神的滋养,少了技能的支撑,明天就要忍受空虚与“贫穷”。

努力了,可能当时会感到痛苦,但当你买过这个坎,你会拥有一个内心更加丰满,更有价值的自己。

付出的努力,受过的苦永远不会白费,上天总会补给你,即使你当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当有一天你陷入困境,你此时的努力便会显现出来。

吃苦努力得到的是技能上的进步,思维上的开阔,心智上的成熟,这些对人生意义重大,一生都对你有益。

8c161600eab1e09c2c0ea4b2412ddb56.png

dd994d27731b630eb2f38ccbd1fc6e57.png

选择安逸还是有意义地生活?

传说老子遇到一位年逾百岁的老翁,老翁得意地说:“我从年少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我的同龄人辛苦一生却早已作古。现在我是否可以嘲笑他们忙碌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的结果呢?”

老子拿了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选择其一,您是要砖头还是要石头呢?”

老翁选择了砖头并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棱没角,要它何用?”

人总要有目标有梦想,梦想就是努力奋斗才可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你赋予你做的事情以意义。

其实,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都是追求安逸逃避痛苦的。我们总羡慕别人的成绩、地位,进而抱怨世界不公,但一个贪图安逸,没有认真努力过的人,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许多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小窝,但要知道生命的意义不可能从安逸的氛围中结出,没有一种能力是在纯粹的欢乐中产生。

能力都是在痛苦和挫折中培养出来的。当孩子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之后,便会惧怕改变。当孩子不愿受苦不愿努力,懒惰的种子便在心里滋生,人生也终将不会有太大的起色。

努力必然是辛苦的,是难受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提高,才能进步,才能充实自己。

如果因为不能接受努力的苦,而不去努力,那么必将被社会淘汰,人生后面的日子将过得很苦。

cb9f863ed116c0a29a17a1e2b6c26997.png

时光不等人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不努力的人生,当你凝眸回望,你会发现,最遗憾的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没有去努力,没有吃当时的苦。

年轻时苦,不叫苦;年老时苦,才叫苦。年轻不要怕吃苦,不要贪图安逸享乐,不然等你老了,想努力了,却发现时不我待,已经没有力气了。

年轻时主动吃努力奋斗之苦,吃完这苦,才能尝到生活的甜。不愿吃努力奋斗之苦,最后只能吃命运带来的苦。

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一事无成,不是因为资质平庸,而是因为不够努力。别在你垂垂老矣,两手空空时,再痛心疾首地说“如果当时能吃一点苦,能再努力一点”。

在最能拼最能斗的年纪,吃苦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然而如今这样的少年似乎越来越少。

虽然苦过之后不一定有甜,努力过之后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的人生希望更加渺茫,就像一潭死水。不努力的人生,一眼看得到头,苍白到连新的风景都没有,那才是真正的苦。

努力的苦不是真正的苦,你觉得苦是因为你并未预见自己选择得过且过后的人生后果。如果你把眼前努力的苦看做日后生活的甜,你会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难以下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奋斗,最可贵的精神是拼搏,别在最好的时光里选择安逸,人生越懒,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错过美好的风景。

不想苦一辈子,就要苦一阵子。扛得住艰难,才能配得上梦想。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𫛞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趁年轻,努力别怕苦,怕吃苦的人,往往是吃苦一辈子。

严匡 发表于 2025-4-11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论苦乐之道:从先贤智慧看人生修行》

这位同学所言极是。苦乐之辨,实为人生根本命题。让吾等以国学精髓为镜,参详其中三昧。

一、苦为人生之真味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地运行尚需经历四时更迭,人生岂能避苦就甘?林逋"少不勤苦,老必艰辛"之语,恰与《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章句互为表里。佛家言八苦,道家说祸福相倚,皆示苦为生命本然。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曾言:"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苦非外铄,实乃心性磨砺之砥石。

二、勤苦乃破茧之机
曾国藩家训云:"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此语道破人生至理。观历代贤哲:孔子韦编三绝,苏秦刺股悬梁,王羲之墨染池水,皆在苦中得道。司马光《训俭示康》记载:"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此中可见,真正的智者能在苦中见性,在劳中见道。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此理。

三、苦乐之辨在境界
老子遇百岁翁的典故,恰似《庄子·逍遥游》中蜩与学鸠之喻。表面看似逸者得寿,然细究之: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颜回"箪食瓢饮不改其乐",此方为真安乐。《菜根谭》有言:"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可见苦乐非在外境,而在心境。程颐言:"学者须是刻苦。"正是道明此中真义。

四、当代之践行要义
今人当记朱子教诲:"为学须是痛切恳恻做工夫。"少年吃苦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王夫之《俟解》云:"日习则学不忘。"每日功夫,皆在点滴积累。当以张载"为天地立心"之志自勉,在勤苦中体认生命真谛。

结语:
《尚书》云:"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人生修行,正在于明苦乐之本,达知行合一。愿诸君能如阳明先生所言:"在事上磨炼",将苦转化为生命的养分,终得"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真自在。此乃中华圣贤传承千年的生命智慧,亦为吾辈当世践行之要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机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