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還存在著一個未受到重視的流派——古典象徵派藝術。
象徵主義反對傳統的藝術表現方式——既反對浪漫主義直抒心情、以我觀物的主觀表現方式,也反對現實主義白描形象、模寫真實的客觀表現方式。它認爲藝術是自我對世界的再創造,強調藝術的暗示性和神秘性。
在中國古典文學藝術中,一些最有獨創性的藝術家,早就在自覺不自覺地運用象徵主義的藝術表現方式。這種古典象徵主義不僅在繪畫領域中開創了一個獨特的寫意流派,而且在詩歌領域創造了一批意境深遠,風格與浪漫主義、寫實主義迥異的作品。
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在論述【詩經】的藝術表現方法時指出:
『「北風其涼」,假風以刺威虐也。「雨雪霏霏」,因雪以憫征役也。「棠棣之華」,感華以諫兄弟也。「采采芣芑」,美草以樂有子也。皆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55]
白氏在這裡所指出的這種『興發於此而義歸於彼』的藝術表現方式,實質就是象徵主義。
黑格爾曾說過:
『象徵無論就它的概念來說,還是就它在歷史上出現的次序來說,都是藝術的開始。』[56]象徵不同於比喻。象徵與比喻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以一個直接的形象,顯示一種間接的意義。但是比喻藉助於事物的形貌相似,或屬性相似。而象徵則是一種符號,它與被象徵的事物可以毫無共同之點。比喻有客觀基礎,象徵則完全是主觀的命意。比喻通常是明顯的,而象徵卻總是隱晦的。比喻藉助於聯想即可理解,象徵卻只能藉助猜測去意會。例如: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57]
詩人用碩鼠的形象去諷刺腦滿腸肥的剝削者。這是比喻,因爲碩鼠與官老爺們不僅在心寬體胖的外形上,而且在不勞而獲的屬性上都有相似點。
然而: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58]
這也是象徵。詩人用『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象徵遠離故鄉惜別不舍和思念親人的心情。但這兩種心情無論在形象上或屬性上,與『楊柳』、『雨雪』都毫無任何共同點。
在古典詩歌中,把象徵主義手法發展到十分高妙的境界的,要算晚唐的卓越詩人李商隱。例如,他的以下這篇作品: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59]
這是一篇中夜懷憶友人之作。但在詩中,詩人並未明言自己的感情,僅用月夜秋露,孤眠聽雨的形象,象徵性地暗示了自己徹夜不眠的忱忱思緒。
不妨把李的這小詩與柳永的一首小詞作一下對比:
『薄衾小枕涼天氣,乍覺別離滋味。
展轉數寒更,起了還重睡。
畢竟不成眠,一夜長如歲。』[60]
同樣以長夜不眠爲題材,柳永是抒情與實景相結合的浪漫主義,李商隱卻用隱晦而間接暗示的象徵主義,創造出了迥然不同的意境。
這種象徵主義的表現方式,使李商隱的許多作品蒙上了一層神秘幽深的藝術色彩:他的詩中仿佛有謎,加上美麗的修辭和韻律,使人即使乍讀未懂,也仍然會很愛讀。
* * * * * *
聞一多曾說:
『詩這東西的長處就在於它有無限度的彈性,變得出無窮的花樣,裝得進無限的內容。只有固執與狹隘才是詩的致命傷。』[61]
綜上所述,生動而且有形象感的語言,優美和諧富於節奏的聲律,深邃曲折的意境——這即是構成詩歌美的三大要素。[62]
茲用清人趙翼的論詩五首作爲本文的結語:
論詩
(清)趙翼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
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
李杜詩篇萬口傳,而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隻眼須憑自主張,紛紛藝苑漫雌黃。
矮人看戲何曾見,都是隨人說短長。
少時學語苦難圓,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詩解窮人我未空,想因詩尚不曾工。
熊魚自笑貪心甚,既要工詩又怕窮。
(本文寫於1981年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馮振心【七言絕句作法舉隅自敘】。
② 李白【秋浦歌】。
③ 陶弘景【答沙中書書】。
④ 羅曼羅蘭【給友人的信】。
⑤ 司馬遷【報任安書】。
⑥ R·科朗等著【數學分析】,科學出版社,1979年版,99頁。
⑦ 歌德【詩與美】,參見【西方文論選】上冊『歌德』部分。
⑧ 達·文西【筆記】。
⑨ 王國維【人間詞話】(一)。
⑩ 王國維【人間詞話】(六)。
⑪【明詩紀事】卷二十二。
⑫ [明]李世熊。
⑬ 轉引李漁【笠翁余集】卷八。
⑭ 王國維【人間詞話】(七)。
⑮ 錢起【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⑯ 杜甫【秋興八首】。
⑰ 李商隱【安定城樓】。
⑱ 嚴羽【滄浪詩話】。
[19] [清]方中通【陪集】卷四。
[20] 毛澤東【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
[21] 最近看到七十年代啟蒙派新詩的代表人物北島的評論云:『四十年後的今天,漢語的詩歌再度危機四伏。……詞與物,和當年的困境剛好相反,出現嚴重的脫節——詞若遊魂,無物可指可托,聚散離合,成爲自生自滅的泡沫和無土繁殖的花草。詩歌與世界無關,與人類的苦難經驗無關,因而失去命名的功能及精神向度。這甚至比四十年前的危機更可怕。』(北島【漢語詩歌再度危機四伏】,載於【文學報】)
[22] 【西方文論選】上冊,4907頁。
[23] 【離騷】。
[24] 郭沫若【題毛主席在飛機中工作的攝影】。
[25] 1979年【北京文藝】第4期『閃光的一頁』。
[26] 自居易【與元九書】謂:『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27] 馬致遠【漢宮秋】。
[28] 唐代作品,1974—1978年間出土於湖南長沙銅官窯窯址。
[29] 【王國維文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下部,第17—19頁。『論古雅在美學上之位置』。
[30] 王國維【人間詞話】(五十四)。
[31] 帝堯時代【擊壤歌】。
[32] 周代【孺子歌】。
[33] 西周【採薇歌】。
[34] 春秋【鳳歌】。
[35] 【雎鳩】。
[36] 【漢廣】。
[37] 【蒹葭】。
[38] 見沈約【宋書】卷六十七,【謝靈運傳】,北京,中華書局,1976年,第1779頁。
[39] 同上。
[40] 見外文出版局版【國外作品選】,1979年第11期。
[41] 『商品』【新港】1950—1。
[42] 【漢樂府民歌·上邪】。
[43] 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43] 李清照詞。
[44] 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45]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46] 王國維【人間詞話】。
[47] 或說後人偽托之作。
[48] 王夫之【夕堂永日緒論內編】。
[49] 嚴羽【滄浪詩話】。
[50] 司空圖【詩品】。
[51] 【詩刊】1980年,第1期。
[52] 法國【七星叢書】版【馬拉美全集】,『巴黎回聲報記者訪問記』。
[53] 王國維【人間詞話】(二)。
[54] 白居易【與元九書】。
[55] 黑格爾【美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第二卷9頁。
[56] 【詩經】魏風。
[57] 【小雅·採薇】。
[58] (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二崔】
[59] (宋)柳永【憶帝京·薄衾小枕涼天氣】。
[60] 【聞一多全集】,北京,三聯書店,第1卷,【神話與詩】,第205頁。
【此文原發表於【學習與探索】1982年第1期,署名『張莉』(何新助理)。收入本書時何新作了補充及修訂。】